(廈門勤奮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福建 廈門 361000)
就目前的工程建設情況來看,其中的工程質量問題仍是老生常談,拿地下室工程來講,其自防水混凝土的滲漏現象仍是較為常見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并影響人們的正常使用。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出現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滲漏問題的原因,并相應的提出防治措施。
地下室結構自防水混凝土是否能夠真正有效的做到防水,其混凝土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設計環節。由于在工程施工中,時有發生管理控制不規范、不科學,或是操作人員的自身問題存在,如專業素質低、責任心不強等等因素,進而造成施工原材料,以及外加劑等的選用和計量不合理,從而對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學準確會有直接影響,所以,最后的防水效果就不盡人意了。此外,加上各種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會對混凝土配合比的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時,要嚴格地遵循相關的設計要求來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控制水灰比,它的影響作用較大,譬如會影響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以及抗滲性能,同時還能影響著混凝土的抗凍性能,以及使用的耐久性等。
然后,砂率的選擇要合理適當。因為,在同等的水泥用量之下,其砂率的使用多少會對混凝土的抗滲性能產生直接的影響。防水混凝土不同于一般的混凝土,顧名思義,它在一般混凝土效能上更具防水性,也正因如此,它要使用更大砂率,而且,砂率更大,它所產生的粘結填充能力就更強。接著,在此基礎上,它會形成一種保護層,并把混凝土中的骨料包裹起來,從而大大的提升了混凝土自身的密實度,并且能阻斷混凝土內部的芊細管道,以此保障混凝土的抗滲、防水效果。此外,粗細骨料要做到合理的級配,各類骨料粒徑要在篩選在設計要求范圍內,砂率的選用要合理,要滿足相關的設計規范要求。
最后就是選用最為合適的外加劑。水泥在水化熱時會產生難溶于的膠體顆粒,通過它能夠充滿混凝土或砂漿中的間隙,進而大大地提升了混凝土的自身密實度,并以此達到防水的目的。
在工程施工進行時,針對混凝土的環節操作,由于技術上或施工工藝上的要求,又或是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會使得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產生施工縫。無論是針對地下室的外墻或是內墻進行抗滲處理,其中處理后的施工縫還是存在的。根據相關的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要求,施工縫大致分四種類型,即平直縫、凹縫、凸縫以及階梯縫。這四種類型的施工縫,都是利用延長防水路線來防止滲漏的。然而,在經過某些地下室實際施工操作時,會難做到在地下室墻板上留下那些施工縫,主要原因在于,地下室的墻體內有較多豎向鋼筋,然后加上對施工縫處的混凝土采取的是吊模支模的形式,因而在現實操作中很難實現,此外,它還會破壞混凝土的整體性,從而影響最后的抗滲效果。此外,針對沿混凝土結構縱向的水平施工縫,采用更經濟、施工更簡便、質量更更易得到保障的金屬止水帶施工。
在進行施工中的布料與振搗工作時,務必要引起對相關可能出現的潛在問題的重視。這是因為,有時施工的工作安排、組織等會考慮不周全,從而產生布料雜亂的局面,并且沒有區分出層次,抑或是導致澆筑工作中的某些問題產生。譬如說,在進行高層大底板混凝土澆筑時,通常的底板厚度是在一米以上,并采用輸送泵,以及管道進行混凝土的傳輸工作。并且,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較大,就兩厘米為例,通常情況下,其自由流淌距離是五-七厘米,因此,為保證混凝土內部的層與層之間不留空隙,務必進行預防的考慮,然后繼續相關的施工操作。
此外,由于施工中通常會受到一些實際施工中的客觀原因,又或者是施工作業時間過長,從而影響到相關的施工員的操作,譬如沒有及時地拆裝泵管,然后做第二次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處理的有效時間上已經過了,進而導致混凝土質量問題的產生。此外,還要注意可能產生的冷縫現象,它除了對自身結構產生不良影響之外, 還會極易引發滲水的現象產生,從而難以到達防水目的。因此,為了按照要求達到防水目的,要合理地進行施工工作分配,每個環節的施工人員都要做到位,并有相應的監督管理。畢竟有實際的施工情況表現出,只要能做到合理分工、精心組織、考慮周全、嚴格執行、監督負責等,按照相關的設計、施工操作規范開展工作的團隊,最終都能做好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工程,并能做到不滲漏,完成一個優質的工程項目。然而,混凝土振搗好壞與否,也是影響混凝土抗滲性能的重要因素,進行振搗工作務務必要按照相關的施工規范嚴格執行。其中振搗的距離務必要把握好,不能有所偏頗。否則,不僅會對混凝土的防水、抗滲效果產生影響。
進行墻體支模穿墻螺栓的工序的目的是為了固定模板之間的間距,以此來防止混凝土澆筑時產生的模板變形現象。然而,顧名思義,穿墻螺栓是要穿過墻體的,一旦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使得沿鋼筋面形成易滲透的通道,所以,一般情況下,需要在螺栓之間增加一個施工環節,也就是增焊上一片止水板,然后在它的面水處上再做一道工序,套上一個按照設計規范要求的物件,以此來提升防水性能。另外,要在鋼筋兩端加設一定規模的木塊,在進行一定的施工操作,最后來達到防水的目的。
前期的施工工作順利進行后,混凝土就要進行后期養護工作了。譬如在當日最低氣溫高五度時,應該使用水的作用來進行后續的養護,同時保證有不低于 14天的養護期。如果沒做好養護工作,那么就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后果,譬如混凝土的表面因水分散失過多而導致干裂的不良現象,并且,會產生更多的毛細孔道,從而進一步地響降低抗滲效果。因此,務必要保障有足夠的水來完成二次水反應,以此來提升混凝土自身的密實性,從而有效地做到防水、抗滲。
綜上所述,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相關環節施工操作時,會受到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它們之間對防水混凝土的質量的影響也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不能單一的看待其中某個因素可能會產生的影響,要統觀全局,綜合考慮所有產生影響的因素。然后,從實際施工中對問題進行細致考量、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此達到最佳的抗滲、防水效果。
[1]陳兵.淺談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措施[J].山西建筑,2004.
[2]邵夢欣.地下防水結構施工縫構造方法比較和分析[J].施工技術,2005.
[3]原兵.地下室結構自防水混凝土滲漏原因分析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