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1)
隨著城市化發展,建筑裝修設計同質化問題日益突出,無法彰顯地域文化特色。客家文化是特殊歷史背景下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產物,經過千百年的形成和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受此影響,閩西地區室內裝修設計呈現不同的特點,對現代建筑設計具有較高的借鑒和研究價值。本文深入研究了客家文化內涵,以及對閩西地區室內裝修設計的影響,并探討了客家文化對現代裝修設計的借鑒價值,以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裝修設計的完美融合,促進現代裝修設計發展和創新。
客家是漢族中的一個地緣性群體,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由于地域原因而形成的具有鮮明特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綜合1,客家文化的形成成為該群體識別標志和生存發展的重要力量。客家文化的產生具有非常明確的地域范圍,只產生于贛、閩、粵三角地區,主要是因為該區域被大山環繞,西面四羅霄山脈、東面是武夷山和九連山山脈、南面是南嶺,從而形成了相對獨立、封閉的自然環境。此處原住民為“百越”民,秦漢以后,客家先民自中原地區遷移到此2。在遷移的過程中,家庭或族群相互扶持,形成了緊密的聯系,為繼承和發揚中原地區傳統文化奠定了基礎。同時,客家先民與“百越”民相互雜居、融合,從而創造出以漢文化為主,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即客家文化。
閩西地區主要包括福建省龍巖及三明兩地市的部分轄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聚集地,與贛南、粵東并稱為客家金三角。受客家文化的影響,閩西建筑裝修設計具有自身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不同的建筑裝飾材料具有不同的質感,帶給人的觀感和文化內涵也不相同。客家文化在建筑裝修設計中,更為注重實用性,一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筑裝修設計所使用的材料均來自于當地,多采用木材、石材、陶瓷等材料,充分體現了綠色環保理念3。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筑的發展,客家文化元素在室內裝修設計中的應用日益增加。在現代建筑裝修中,增加木材、石材或竹材為代表的建筑裝飾材料,能夠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增強現代建筑裝修設計的時尚元素,體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在建筑材料的選擇要求設計者對客家文化要有足夠的認識,并能深刻體會各種材料在客家文化中所能體現的含義,從而更好地利用建筑材料的特性,將客家文化與現代裝修的完美融合。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建筑裝修設計的審美標準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工藝品作為裝修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室內設計美感和品位的有效方式,其中,客家文化特色的工藝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體現民族文化與現代建筑的完美融合。近年來,在以鋼筋、水泥的為主的生活環境中,城市生活的人們越來越向往悠閑自得的田園生活,但受客觀條件的束縛無法達成,在此背景下,越老越多的人喜歡在室內裝修中使用客家工藝品,營造一個田園式的居住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起到了放松身心的良好作用1。在實際應用中,如何結合建筑本身特點,將具有客家文化的工藝品與建筑融為一體,是裝修設計者考慮要點。整體而言,客家工藝品種類繁多,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展現方式也極為豐富。以客家茶壺為例,“食茶”是客家特有的文化,也是客家好客淳樸的重要表現。在裝修設計中融入客家文化元素,將茶壺設計為客家土樓的形態,以客家墻壁作為茶壺的壺身,土樓的屋頂作為茶壺的壺蓋,能夠很好地展現閩西地域特色文化,通過客家土樓抽象化和具體化,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客家土樓建筑實現了對空間層次感的塑造,不僅能夠滿足傳統活動的要求,如祭祀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等,同時,還能滿足居住環境的要求。通過多層次空間的塑造,仿佛在建筑中構建出一片獨立的天地,滿足不同各種建筑功能的需求。同時,在客家建筑中,通常會設有“天井”,是公共的交流、活動平臺,以連廊的方式將土樓內的各家各戶連接為一體,拉近了家庭之間距離,消除了隔閡感。這種建筑結構對于現代建筑具有極高的借鑒意義,雖然,現代建筑能夠提供良好的私密空間,同時以公共景觀供居民參觀和活動,但未能提供居民交流的平臺。在建筑裝修設計中,設計者應當充分借鑒客家土樓多層空間的塑造理念,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塑造多層次空間,將私密空間、半私密空間和公共空間進行融合,并在不同空間轉換上探索和創新,使多層次空間的設置既有實用性,又不顯突兀。
客家文化中,受傳統審美意識的影響,客家人講究對稱美和均衡美,以垂直軸線為基準,
兩側色塊起到均衡的作用,從而實現視覺上的平衡與對稱。色彩均衡客家文化的重要體現,主要表現為對稱的均衡和非對稱的均衡,主要體現在客家建筑、家具和服飾中,例如,客家“冬頭帕”的灰藍色彩,實現藍色與水的顏色均衡,既滿足裝飾要求,同時符合勞動環境的色彩要求。在室內裝修設計中,色彩對稱是最容易達到的均衡,能夠簡單明了的呈現秩序特征,營造平靜、安定的視覺效果,同時,如果只單純的應用對稱的色彩均衡,容易造成呆板、無趣的觀感,致使室內裝修設計顯得缺乏活力。因此,閩西室內裝修受客家文化的影響,在色彩部分以非對稱的均衡的形式,通過色彩、面積和位置的不均衡分布,在配色時按照一定的間力場作適當調整,從而達到對比的強度上的平衡的狀態。
實用價值是客家傳統民居中最為首要和最為顯著的功能之一,要求民居內的家具和器物既能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同時起到良好的裝飾作用。客家傳統民居在器物的創造之初是以實用價值為主,而后,隨著制作水平和審美價值的提高,客家人在創造與審美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例如,客家人的大襠褲,能夠滿足客家人常年參與勞動的需求和審美的要求。實用與審美是客家人樸實哲學的重要體現,至今對室內設計仍具有較高的借鑒價值和啟發意義。在閩西地區,受客家文化的深刻影響,人們更為注重室內裝修設計的實用功能,同時兼顧審美要求,尤其是在室內布局、器具的設計上,設計者應厘清功能與審美的關系,裝修裝飾設計應在適合實用的基礎前提下,滿足使用者的審美需求,包括室內裝修材料的選擇、關鍵裝修工藝、裝飾物品的擺設和應用等,也應對器具的觀賞性質,實施審美設計,因為,審美與功能并不是矛盾的關系,而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統一協調的整體。
客家文化是特定歷史時期下地域文化產物,具有鮮明的自身文化和建筑藝術價值,兼具實用性和裝飾效果,能夠為現代建筑裝修設計提供靈感,是提高建筑裝修效果的有效方式。受客家文化的影響,閩西地區裝修設計具有獨特的風格,通過將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到現代建筑中,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有效繼承和發揚了傳統文化,是現代裝修設計的發展和創新。
[1]黃潔瓊.“一帶一路”背景下客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37(01):18-22.
[2]梁錦梅.客家文化形成、傳播與地理環境關系芻議[J].嘉應大學學報,2003(02):110-113.
[3]賀超.客家文化與現代文明[J].江西社會科學,2007(01):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