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 延邊廣播電視臺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促進了人們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對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追求。在此背景下,旅游以其所具有的娛樂性、休閑性、人文性等特征得到迅速發展,成為人們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伴隨著旅游服務需求的大幅度增多以及旅游業的創新發展,廣播旅游節目受到人們青睞,成為旅游文化挖掘與宣傳,促進旅游產業優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新媒體形勢下,為提升廣播旅游節目競爭力,打造更為優質廣播旅游節目,就廣播旅游節目發展提出個人建議,旨在拋磚引玉。
面對旅游市場的繁榮發展,廣播旅游節目要想實現旅游資源的高效利用,在眾多旅游欄目與咨詢中得到長效發展,應明確自身優勢,增強節目差異性,提升節目特色。廣播作為傳統大眾媒體,其優勢主要表現為:(1)以“語音”為媒介,進行信息傳遞,給人以獨特的視覺體驗,人們能夠在不同風格的語音中,進行聯想與想象,繪制具有距離美、想象美的畫面;(2)廣播旅游節目互動性強,能夠在第一時間與聽眾進行溝通與交流,提升受眾在節目中的參與度;(3)廣播可通過直播、插播的形式進行新聞播報,其信息傳遞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較小[1]。因此,在新媒體形勢下,廣播旅游節目可根據自身所具有的優勢進行科學發展,提升節目特色。例如,廣播旅游節目應加強本地旅游資源利用率,與區域旅游管理部門、旅游產品經營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傳遞家鄉美景,探索區域歷史文化、生態文化、人文文化,使廣播旅游節目更貼近受眾生活,根據真實性、可靠性,增強廣播旅游節目鄉情味,引導聽眾了解與感知家鄉美,在休息日體驗家鄉美,從而實現聽眾與區域旅游市場的近距離接觸。又如,廣播旅游節目應深入挖掘旅游內涵,從眾多相關內容(包括旅游出行、旅游文化、旅游民俗風情、旅游歷史、旅游哲學、旅游購物等)中確定節目主題,增強節目“差異性”,賦予節目特色。例如,以旅游美食為例,制作一系列以旅游景區特色美食為核心內容的廣播節目,向人們介紹不同風景區的美食,包括美食特征、美食營養價值、美食起源、美食相關故事、具體位置、人均價格等,并通過“音樂+語言”的形式進行具體體現,增強節目畫面感,提升節目內容感染力。
廣播旅游節目要想得到長效發展,應做到與時俱進,明確節目創新的重要性。而節目的創新離不開市場資源的有效開發與節目內容、節目表現形式的科學策劃。在市場開發過程中,廣播旅游節目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通過加大節目制造經濟投入或旅游產品經營者、旅游管理部門建立合作,創造具有趣味性、導向性的節目,讓聽眾在“聽”的過程中產生“看”的沖動,使自身成為區域旅游的明信片與導航。在廣播旅游節目策劃過程中,一方面應推陳出新,從老景區中挖掘新事物,給予人們不同的感知體驗。同時,對于新事物,應加強對其的認知與了解,掌握新事物特點與優勢,對其進行有效的宣傳與報道。另一方面,應提升節目表現形式的靈活性,可通過“談話”、“介紹+訪談”、“廣播員講評”等,塑造廣播旅游節目風格,提升廣播旅游節目整體質量[2]。
廣播旅游節目在發展過程中,應進行科學定位,明確自身與旅游產業之間存在的關系,從而設置節目主題與內容。與此同時,基于自身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加強自身與新媒體,包括微信、移動客戶端、網站、微博等的融合力度,形成聯動模式,以豐富節目資源、加強節目交流互動。例如,廣播旅游節目與微信進行有機結合,向受眾進行旅游產品專題推廣,使受眾對旅游產品動態具有清晰的掌握,以便受眾更好的選擇旅游產品,進行旅游消費。又如,廣播旅游節目與微博建立合作關系,利用微博短文、短視頻傳播功能,改善自身在視覺傳播中的不足,并通過組織開展多樣性活動,如旅游達人投票評選、旅游紀念品微博抽獎、個人旅游感悟話題暢談等,增強節目互動性,進一步認知與掌握受眾需求,為節目內容完善與調整提供信息依據,實現現有聽眾的留住與潛在聽眾的挖掘。此外,廣播旅游節目可利用先進技術,如數據挖掘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創新互動方法,在原有熱線電話、書信互動基礎上,實現在線互動,調動聽眾在節目中的積極參與性。
在新媒體形勢下,“旅游+媒體”迅速崛起,成為行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廣播旅游節目要想在同類型節目中脫穎而出,應明確認知自身存在的優點,以創新發展為指導思想,從節目策劃、信息傳播方式等層面,應用行之有效策略進行優化,以推動廣播旅游節目優化發展,為旅游產品經營者、消費者、管理者架起良好溝通橋梁,為區域旅游經濟增長提供動力的同時,實現自身可持續競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