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舟
近年來,教輔出版物的編校質量下滑得非常厲害,無論是主管部門還是專家學者,都看到了出版物質量問題的嚴重性。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通過出版物質量管理年和專項檢查等活動,加大了對教輔質量的抽查力度和整改力度。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教輔質量參差不齊,良莠不均的現象仍然較為普遍。本文擬以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相關教輔的編校為例,探討教輔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以及在編校合一的制度下如何保證教輔的高質量等問題。
眾所周知,教輔的市場廣大,利潤可觀,因此,各家出版社以及民營文化公司都要來盡可能地搶占市場,這直接導致了教輔市場的魚龍混雜、選題重復率高、同類品種重復出版、產品粗制濫造,編校合一制度的推行更導致了“不管編校多少遍仍會有死角”的怪相。
未經調研,跟風出版,內容拼湊,制作周期短,是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的源頭。很多出版社及出版公司缺乏對自身優勢及定位的深刻認識,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只要發現市場上某一段時間某一種產品銷售火爆,就立刻跟風而上,不考慮自己對該選題及產品是否有深耕細作的能力,這種情況下生產出來的教輔,從形式上看似和優質產品并無二異,但實際質量粗糙,有的是新瓶裝舊酒,有的甚至是掛羊頭賣狗肉,內容拼湊移接。這些教輔書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解題能力絲毫沒有幫助。另外,從作者的角度來說,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適合編寫教輔資料,好作者是好質量的根本保證。
針對選題源頭的問題,要根據所在出版社的優勢來申報選題。在申報選題前,需要做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學校調研,創新性、實用性是教輔能占據市場的很重要的一點,否則編校質量再好,也是無益的。針對作者源頭的問題,可以采取先看樣題或審讀稿件的方式,了解新作者的水平,編寫之前,召開組稿會,明確編寫原則、體例和具體要求。
按照正常的程序,稿件到稿后,責任編輯要快速瀏覽通讀一遍,發現問題后,要和作者聯系修改,不經深度整理的稿件發排后,會埋下很多隱患。但是為了搶占發行先機,很多出版單位或公司給編輯留下的編輯加工的時間非常短,且一個人的手上可能會有幾本需要在同一時間段出版的稿件,這也就使得很多責任編輯會將這一環節省去,稿件到后,直接發稿,這也導致了很多本該在該環節解決的問題被壓到了下一環節——排版環節,排版員誤排、錯排、漏排的情況就會增加,很多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被掩蓋。因此,需要提醒很多編輯,尤其是新編輯,發稿前的深加工不可少,發稿后的稿件核對更需做。
很多出版社并沒有設置審讀室的部門,其實出版社中的審讀室就相當于工廠中的質檢部門,是產品質量的最后一道保障線。審讀室可以將社內外有經驗的專家組織起來,共同把關。每一本書付型印刷前,可以將稿件提交給審讀室完成十萬字抽檢的環節,這將能十分有效地降低教輔圖書的差錯率。
面對競爭和挑戰,忙碌之中,什么稿都得編,心態浮躁,有的稿件甚至不能嚴格按照“三審制”的流程來完成,很少有編輯認真鉆研編輯業務,單位也很難大規模定期組織專業的培訓,導致很多新的提法、新的規定已經實施一段時間,很多編校人員還一無所知。
教輔圖書的編輯與一般圖書的編輯還有所不同。除了應具備一定的語法知識、修辭技巧和一定的文字水平,還應具備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磨刀不誤砍柴工,編輯一定要利用好專業的網站和書籍,如編輯校對網、《編校手冊》《辭海》《現代漢語詞典》等。除此之外,出版社也要定期組織編輯校對外出學習交流。另外,跨專業編稿是大忌,盡量避免。
筆者擬以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為例,結合多年工作經驗,談一些具體的編校方面的內容。
高中教輔一般會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匯編類,一個是原創類,本文重點探討原創類教輔的編校。對于原創教輔,尤其是文科類的,到稿后,編輯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搜題,從網上搜索,以防陳題或一稿多投的情況。初步深加工后,方可發稿,進入具體的編校環節。
1.講解類部分的質量。
是否符合課本中對重難點知識要求掌握的程度。如:《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課第一框中的重點知識為“人民民主的特點”以及“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難點則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專政職能”。了解后,就要看書中有沒有對這三個知識點進行深度的剖析:首先,對知識點本身進行解讀,如人民民主的特點是什么;其次,最好能結合實例進行拓展,如結合我國現行情況說明是如何體現人民民主的特點的;最后,能提煉出學生容易出現混淆或錯誤的地方,如:區分人民民主與人民民主專政,區分人民民主的兩個特點的不同表現。
核對教材內容,保證教輔中的用語與教材中保持一致。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改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信訪舉報制度”改為“信訪制度”“政府的威信”改為“政府的權威”;等等。教材的內容及表述都在不停地變化中,教輔資料也要第一時間隨之改變,筆者很遺憾地看到,眾多教輔中,很多早已不用的表述或提法還在被使用。
2.試題類部分的質量。
(1)試題部分。答案準確無誤、沒有爭議是最低的標準和要求,在此基礎上,則是按照高考真題的標準來打磨試題質量。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要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生活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編輯要深入研究,才能對教輔圖書的內容質量有高屋建瓴的把控能力。
思想政治學科本身具有的時效性強的特色,有的作者為了體現自己所做的教輔資料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則過分使用和堆砌新材料,為了新而新。這樣直接導致的就是材料和題肢、選項之間缺乏關聯度。也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沒有材料,也能選(寫)出答案的情況。這不利于學生對所考查知識點的理解,也不利于學生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的有機結合。如:
為實現全省縣鄉兩級人大同步換屆,某省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于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間同步進行。
問:選舉人大代表表明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如何認識這一權利?
除此之外,我國公民還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它們的內容分別有哪些?
該題就是典型的材料和題目缺乏關聯,沒有材料也可以答題。
另外,還有選項不在同一邏輯層面、長短不一、毫無干擾性的選擇題,這樣的題目其實更像是知識梳理,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區分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考試的公平性的建立。
材料冗長,干擾信息多。一些教輔,不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都存在這個問題,核對一些真題后會發現,材料都十分簡潔,要點突出,和所要回答的要點契合度高。冗長的材料不僅會浪費學生大量時間,更會降低學生對答題要點把握的敏感度。因此,編校時,在不影響答題的前提下,可果斷將一些可有可無的信息刪去。
(2)答案解析部分。選擇題的答案,尤其是難度較大的題目,既要解答為什么選,也要解答為什么不選。非選擇題的答案以簡潔為主,要根據材料羅列出要點,使知識點和材料信息一一對應,對重難點知識,可要求作者增加拓展答案,從多個角度對材料進行剖析。
在編校時,消滅錯別字和語句錯誤是基礎,題序錯誤、答案和題目對不上等錯誤要求編輯有足夠的責任心、細心,在此不再贅述。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錯誤與編校對策:
(1)核對圖片。圖片本身的問題、圖文不符以及圖片使用不當等問題,是最突出的三類問題。出現完整的中國地圖,必須有南海諸島及釣魚島和赤尾嶼;如題目材料中引述,“中國電信……”,可是配圖卻使用了“中國移動”的官方標志,另有一些哲學類的漫畫存在使用不當的問題,圖中現象并不能反映所給選項的或關聯性不強。
(2)核對引文。包括核對材料中的文件名、網址、事件等。如:有一本教輔中的題目材料中出現這樣一句話:登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http:www.chinalaw.gov.cn)。仔細核查后,發現括號內的網址其實是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官方網站。再如:《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中的“核準”誤為“復核”;《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少了“處罰”兩字。這也提醒大家,編輯稿件時,對于文件名、網站名、書籍期刊名等都要進行逐一核對。政治學科中,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一些國家或地方領導人職務的更替,要格外留心。
(3)專業用語。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專業術語。思想政治學科也不例外,包括政治制度、黨的組織機構、國家機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用語、涉及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及歷史問題的用語等。下面列舉部分較為典型的錯例: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次會議”,簡稱“×屆全國人大×次會議”?!爸袊嗣裾螀f商會議第×屆全國委員會第×次會議”,簡稱“全國政協×屆會議”。這兩個會議名稱中的“×屆”的位置不同,不能混淆。
②民主黨派的順序不可隨意變動。出現多個民主黨派名稱時,要按民革、民盟、民進、農工黨、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盟的順序排列。
③“人大代表行使國家權力”的說法不規范,應表述為“人大代表參加行使國家權力”。
④“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叭曜匀粸暮Α备臑椤叭陣乐乩щy”,該時期成為“三年困難時期”。
⑤“一國兩制”“三個代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均要加引號。
⑥“幅員”一詞只能對國家而言,不能用于國內某一行政區域?!皟让晒欧鶈T遼闊”應改為“內蒙古地域遼闊”。另有,“地區生產總值”不能稱為“國內生產總值”“地區GDP”。
⑦盡量避免使用“大陸”一詞,如實在無法回避,可酌情使用“祖國大陸”的提法。在國際活動中介紹我國情況時不能稱“大陸”。不涉及臺灣的宣傳報道,不得自稱中國為“大陸”。“臺灣”與“祖國大陸”為對應概念,“香港、澳門”與“內地”為對應概念,不得混淆。
從事思想政治及相關學科的編輯校對工作者,要每天都關注新聞事件,除了收看《新聞聯播》、收聽《中國之聲》、了解國內外大事及動態、熟悉常用規范表達語,在編校稿件時還可時時登錄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等權威網站,核查相關信息,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另外,還要和一線教師保持聯系,經常走進教室聽課,了解教改新動向,了解學生和教師對于教輔產品的真實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編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