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太云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手機支付寶、銀行卡、微信等支付方式正逐步取代現金的主流地位。但是實際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沒零錢坐公交、因為網絡信號差難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付款的窘境,這讓人想到已經在南昌試點的“洪城一卡通”。
據了解,早在2001年,南昌就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提出了推廣“城市一卡通”的計劃,但由于種種原因,遲遲未能正式實施。根據推廣計劃,南昌城市一卡通將進行功能拓展,并完善一卡通售卡、充值網點,對市政公用行業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一卡通支付水費、燃氣費和停車費等功能。手持POS機的市政集團工作人員上門,市民可用一卡通一次性完成自來水、燃氣等費用的支付。之后,在全面實現公用行業收費一卡通的基礎上,將使用范圍擴展到超市、停車場、書店、便利店、娛樂消費等商業領域。希望基于本文調查得到的具體數據能對城市“洪城一卡通”的推廣起到促進作用。
原假設H0:人群年齡不同對洪城一卡通的認知度未產生顯著影響。
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由表1可知,一卡通政策認知度以及水電費功能認知度概率p值大于顯著性水平α(α=0.05),則應拒絕原假設H0,認為年齡不同對一卡通政策認知度以及水電費功能認知度產生顯著影響。
將近90%的被調查者處于21~60歲年齡段,而消費主體也屬于該部分人群,結合相關數據易得,城市一卡通在南昌的發展前景甚好。
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見表2),易得出以下結論:學歷不同對一卡通政策認知度以及部分功能認知度產生顯著影響。

表1:年齡對洪城一卡通的認知度影響

表2:學歷對洪城一卡通的認知度影響

表3:收入對洪城一卡通的認知度影響
過半的被調查者的學歷為本科或專科,結合相關數據可得,一卡通在大專生及本科生中比較受歡迎,而此類人群在南昌人口基數大,將有利于一卡通在南昌的進一步推廣。
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見表3),易得出以下結論:工資不同對一卡通政策認知度以及部分功能認知度產生顯著影響。
近70%的被調查者的月收入在2000~6000元。僅有13.55%的人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由2014年江西省統計年鑒可知企事業機關單位月平均工資為3600元,由此可知,一卡通對南昌市中等收入人群有較大便利,而南昌市中等收入人群占大部分比重,因此城市一卡通在南昌的發展前景較為看好。
通過城市一卡通項目,可以實現醫療保險、社會保險、公共交通、代繳話費、小額消費、水電氣等公共事業收費,可替代部分現金功能和信息載體。
(1)公共交通運輸支付。這是目前城市一卡通應用最早、比例最大的一個領域。通過一卡通項目,可增加人們出行的便利度,減少人們因為湊零錢所帶來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強市民出行的意愿,刺激市民消費,從而帶動經濟發展。
(2)公用事業收費。如水、電、氣費的繳納,手機座機費、網絡費的繳納,有線電視費的收取,可以采用城市一卡通代扣、刷卡支付、網上支付,足不出戶就可以解決市民繳費的困擾。
(3)小額消費支付。與現金支付比較,城市一卡通優勢在于攜帶方便、免找零、使用周期長。而且隨著系統建設的完善,充值也越來越方便。通過某種充值機可實現銀聯賬戶直接扣費充值一次完成,整個過程由后臺系統自動完成,不涉及任何現金交易。
(1)消費意愿及傾向。城市一卡通公共交通、小額消費支付等功能,簡化了市民付款流程,增加了市民出行購物的便利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民轉變消費觀念,刺激市民出行及消費,提高市民的消費水平。
(2)生活質量的改善。城市一卡通是一項便民工程,其便民、惠民的目標決定了其公益性和社會效益性。多功能合一的特點能夠方便市民生活,為市民的出行、購物、生活繳費帶來巨大的便利,真正做到“一卡在手,生活輕松”,改善了市民生活質量,提高了市民滿意度。
(1)南昌市民對南昌城市一卡通的優缺點看法不一,整體結果有所側重。在對樣本的分析過程中,市民對于城市一卡通的優缺點沒有統一的看法。在優點方面,有些市民注重的是其攜帶性,有些市民注重的是其多卡合一的功能特點。在缺點方面,一些市民擔心其資金安全性,一些市民則更多地擔心其損毀掛失補辦問題。
(2)南昌市民對南昌城市一卡通的滿意度整體一般,不同人群的滿意度大致相似。受市民付款偏好和城市一卡通自身缺陷的影響,南昌市民對城市一卡通的整體滿意度不高,對城市一卡通推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表示擔憂。且據調查分析顯示,不同年齡、性別、收入、學歷、職業的人群對城市一卡通的滿意度大致相當。
(3)相對于網絡支付方式,一卡通支付行為處于劣勢。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支付寶、和我信等APP付款繳費軟件得到了市民的廣泛運用。在問及更喜歡用何種支付方式時,眾多市民傾向于網絡支付的方式。
(4)南昌城市一卡通的推廣可行性從數據分析上來看,支持城市一卡通政策推行的南昌市民比重較大。由此我們可得知,城市一卡通的推廣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城市一卡通作為一種新的支付方式,在方便南昌市民生活,改善民生,刺激消費,提高政府公信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張雷.關于規劃實施“城市一卡通”項目的建議[J].太原科技,2007(8):8-9.
[2]王力.“城市一卡通”應用前景廣闊[J].中國防偽報道,2007(9):35-38.
[3]何遙.城市一卡通發展的前景[J].中國公共安全,2014(24):156-162.
[4]唐光海.副省級城市一卡通顧客價值創新效率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5):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