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超
21世紀日益加劇的科技競爭,背后的實質是人才競爭。如何最大限度發掘青少年的潛力,不僅關乎孩子的個體命運,而且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未來。為了實現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的和平崛起,我們不能再觀望與等待,唯有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機制,加緊開展創新教育,致力于打造有競爭力的下一代,才能讓中華民族以豪邁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迎接挑戰。
美國圖書館領域的研究專家杜威指出:“大眾教育主要包括學校教育和圖書館教育兩大部分?!鄙賰簣D書館作為以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校外教育機構,定位于孩子們的“第二課堂”,必然要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配合學校和家庭,為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服務。本文將從少兒圖書館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偉大進程中發揮少兒圖書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創新是一個民族永續進步的靈魂。少兒圖書館承擔著少年兒童創新潛力的啟蒙挖掘,核心任務是通過多樣化的服務模式,不失時機地激發少年兒童的創新欲望、孕育少年兒童的創新精神,進而構建一套科學創新的思維模式,為其日后成長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質基礎。對少年兒童而言,創新是指探索新事物、學習新方法、掌握新技能的體驗過程。在實際操作層面,就是要把少年兒童培養成勤于動腦、敢于質疑的“小問號”;勤于探索、獨具慧眼的“小發現”;勤于動手、樂于實踐的“小能手”。
當前,我國的學前教育尚未充分重視開發少年兒童的創新潛能,培養過程幾乎被單向知識灌輸的傳統模式主導,而少年兒童受制于身心發展的局限,遇到問題時人云亦云,不敢或不愿提出質疑。這直接束縛了少年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壓抑甚至扼殺了他們的創新潛力,由此導致的尷尬現狀是,我國少年兒童的創新意識相當匱乏。作為“第二課堂”的校外教育機構,少兒圖書館同樣把重心過度偏向單向性的知識傳導,未能給少年兒童營造一個激勵創新的寬松成長環境。
少年兒童在大腦發育初期有著天然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否把握好這個關鍵階段,建立一套科學創新的思維體系,與孩子所接受的學前教育密不可分??茖W數據證實,兒童從學前階段到小學,創造力隨著年齡增長而呈現快速衰減的趨勢,因此,孩童早期教育是開發腦力資源的關鍵時間窗口,應盡早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少兒圖書館擁有涉及領域廣泛、適合少年兒童心智發展的閱讀資源,具有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顯著硬件優勢。在日常服務中,圖書館員要樹立創新教育觀,有意識地針對少年兒童開展創新性質的啟蒙教育,營造一個鼓勵質疑、崇尚多樣化的創新環境,依托圖書館的巨大輻射能力,為孩子提供創新所需的氣候和土壤。
少兒圖書館作為專門面向少年兒童群體的專業性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有著啟發青少年、教育青少年的豐富經驗,是青少年拓展眼界、獲得全面知識的重要窗口。與青少年群體長期交流互動中,少兒圖書館積累了洞察少年兒童心智發育、情感起伏的天然優勢,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少年兒童,通過汲取知識逐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的思維體系。
為了在思維創新的層面有所突破,部分較為先進的少兒圖書館已經嘗試分步納入啟發式閱讀的新模式,遵循科學的人類認知發展理論,在少年兒童存在閱讀困惑和理解分歧的地方,給予必要的閱讀指導,把閱讀、思考和創新銜接起來,既能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又能增強其自主探索、破解疑問的成就感。
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少年兒童工作者團隊,是少兒圖書館不可或缺的核心優勢;反之,即便坐擁優厚館藏資源,館員能力欠缺的少兒圖書館依舊難以彌補軟實力的巨大差距。目前,多數少兒圖書館已經儲備了相當數量的高素質少兒工作者,他們在圖書館日常運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人才梯隊建設是一個永不過時、不容忽略的熱點議題。
若以挖掘青少年創新潛能為未來的發展導向,一名合格的少兒圖書館工作者,除了應當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完備嫻熟的專業技能,更要有開拓創新的能力。這就對館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他們貼近青少年讀者,貼近前沿動態,持續學習新知識,夯實業務基礎,以自身創新的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激發和培養少年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就目前的普遍現狀而言,我國少兒圖書館的運作模式仍然沿襲傳統的封閉路徑,館員主導的機制下,留給少年兒童自由選擇和發揮創意的空間相當有限,活動的組織形式相對單一,記憶類應試類的標準化知識灌輸是常態??傮w來說,缺乏鼓勵少年兒童自由想象、思維延展的氛圍。倘若將開放式理念納入,有望產生積極變化。
開放式理念的核心是擴大空間,將外在環境中形形色色的條條框框摘除,讓身處其間的少年兒童能夠突破限制,在廣泛空間內自由拓展思維,培育創新能力。由此而論,開放式理念既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前提條件,又是挖掘少年兒童創新潛力的催化劑。
在開放式理念的指引下,少兒圖書館應致力于營造鼓勵創新的文化環境,在館員和讀者之間形成相互分享、尊重多元、鼓勵質疑、保護創新成果的濃厚氛圍。另外,從硬件環境和讀者體驗的角度,圖書閱覽室應該采用開放通透的大格局設計,裝修風格應該力求簡約明快,讓孩子們能夠全身心的書海泛舟。
筆者認為,寬泛的定義下,創意無處不在,對青少年更是如此。少年兒童對童話故事天馬行空的演繹、在科普實驗中“節外生枝”的好奇心、考試時與標準答案不同但言之成理的個人見解,都是青少年創造性思維的碩果,無論是否偏離常規思維范式,都應該被重視和鼓勵。
少兒圖書館在組織青少年的閱讀活動時,面對孩子們的提問,館員不應秉持手握唯一答案的權威心態,更不能輕易否定孩子們的新奇觀點,正確的做法是針對問題的關鍵點做出恰當引申,引導少年兒童沿著科學軌道展開探索和創新。為了鼓勵創意,少兒圖書館不妨考慮引進獎勵機制,適時給予有創意的孩子贊美和鼓勵,這種成本有限的激勵機制卻是非常有效的正反饋手段,能夠持續強化青少年的自主創新意識。
除了傳統的引導閱讀,少兒圖書館更應著力于少年兒童的創新實踐。若在實踐中遇到各種預料之外的突發情況,周圍又配備了解決問題的常用技術和輔助設備,那么少年兒童就會自然而然地嘗試自主解決,通過各種硬件資源的無障礙支持,他們將被鼓勵驗證或證偽自己的想法,這一過程就是對創新思維的關鍵訓練。
一般來講,按照既定路線、方法和指引完成的實踐活動定義為被動實踐,這就是當前國內課堂教育的主流模式。主動實踐則是讓孩子們真正作為主體,主觀能動融入實踐活動各個環節,從發現問題、提出質疑、觀點碰撞到嘗試自主驗證、分析總結。作為一種有益的探索方向,少兒圖書館可以考慮給青少年提供一個主動實踐的開放式實驗室,該空間平臺提供充分的信息資源、無障礙接觸使用的設備工具,讓置身其中的孩子徹底挖掘觀察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在嘗試破解困境的起伏挑戰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如前文所述,由于各種現實原因,我國少年兒童的整體創新能力顯著欠缺,不同程度陷入對事物認知的固定模式,如何突破這一局限,引導孩子們展開聯想,需要少兒圖書館找準切入點。筆者認為,興趣愛好就是一把開啟青少年讀者思維空間的關鍵鑰匙。
許多研究早已證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少兒圖書館應該在活動內容方面力求匹配孩子成長不同階段的不同興趣愛好,鼓勵觀點比較和相互分享。相對于抽象的理性思維,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少年兒童,往往對繪畫、攝影、音樂等直觀形象的感性信息更有興趣,這些非邏輯思維同樣是創新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少兒圖書館可以考慮將繪畫、攝影聯合呈現,這不僅是對孩子們施以藝術和美學啟蒙,還能鼓勵孩子們將不同的藝術形式相互比較,自然而然向其傳達知識交叉、學科滲透的精髓,潛移默化地拓展其思維邊界。
事實上,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諸多方面,都能成為我們開拓其思維能力的切入點,只要少兒圖書館用心觀察,科學引導,一定能逐步增強青少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能力,進而樹立起全局思考、合理想象、科學分析、主動實踐的優良創新范式。
身處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大到民族,小到個人,要想擁有持續的競爭優勢,必須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任重道遠。青少年時期是提升個人創新素質的關鍵階段,少兒圖書館不能僅僅滿足于“第二課堂”的定位,應當致力于提供寬松自由的閱讀環境,消除扼殺創新精神的機制障礙,勇于探索激發少年兒童創新潛力的新途徑,鼓勵少年兒童不合常規的奇思妙想,并予以科學的引導,讓他們在實踐中檢驗和修正認知,逐步增強青少年群體的自主創新水平。
[1]周新學.致力于少兒讀者創新能力的培養[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3(1):85.
[2]聶晶.論少兒圖書館對少兒創新精神的培養[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4):117-119.
[3]桂紅,劉沫.淺談少兒圖書館教育職能的發揮[J].圖書館論壇,1997(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