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廣播電視臺,吉林 通化 134000)
長久以來,各時期的廣播電視媒體都在經歷著各種挑戰,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應根據社會的發展趨勢解決廣播電視媒體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從而進行改革與創新。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我國廣播電視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甚至已經危及自身的生存了。如何改革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模式,跟上現代化新媒體發展的大潮是現階段我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領域最為棘手的問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雖然為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同時來為其創造了發展機遇。因此,應對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與新媒體兩者深入地進行研究,找到兩者的共通之處,將兩者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從而推動我國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
隨著新媒體在人們生活當中的普及,不僅使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傳統紙媒、平媒等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現階段,我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中也融入了新媒體,試圖在新媒體領域中開拓新的機遇,將新媒體中視頻網站或者其他形式新媒體所搶走的收視率再奪回來。因此,應改革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模式,開辦網絡電視臺。開辦網絡電視臺需要以電腦作為依據,跟多家商業視頻網站競爭,然后再回歸到電視機終端,最后以電視機作為網絡電視臺的屏幕。開辦網絡電視臺,不僅為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開辟了新的播放平臺,而且還為電視節目提供了與觀眾接觸的平臺,同時還能彌補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中“一次性”節目的弊端,讓觀眾能夠隨時隨地觀看自己喜歡的節目。尤其是那些投資金額較大的電視節目,通過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只能一次性播放,對于這些節目資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網絡電視臺增加了觀眾觀看節目的渠道,實質上是提高了電視節目自身的價值。
開辟網絡電臺,將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科學合理地融入新媒體發展大潮當中的原因還在于電視臺節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傳統的廣播媒體電視頻道的覆蓋范圍不大,對于部分落后的地區,電視臺的數量較小,但是網絡電視臺能夠覆蓋整個國家,通過網站將節目的內容廣泛的傳達,不僅擴大了收視人群,而且還能夠將電視節目的內容傳達到我國各個地區。
例如,每年都會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雖然央視頻道的覆蓋范圍較廣,但在國外的中國同胞則無法在除夕之夜觀看到國家的春晚,對于祖國、家鄉的相思之情無法得到滿足,只能通過央視網絡在線同步來觀看。開辟網絡電視臺能夠讓看不到央視節目的國外中國同胞與臺灣同胞看到央視的春晚節目。鳳凰衛視頻道的覆蓋范圍較窄,對于落后的地區根本就無法看到鳳凰衛視,還有部分沒有上星的頻道,觀眾無法通過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看到自己喜歡的節目,而開辟網絡電視臺,不僅能夠讓觀眾看到各個電視頻道的節目,而且還能夠對各電視頻道進行推廣。
所謂的互聯網電視就是在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中融入新媒體元素,不僅能將視頻網站中的內容全部搬到電視機屏幕上,而且還能將視頻網站的互動功能、點播功能以及視頻播放功能等搬到電視屏幕上。通俗的說法就是通過電視機來觀看視頻網站。在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中融入新媒體元素能夠讓電視擁有高效互動、海量片源等優勢,而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中的諸多優勢也被保留下來。因此,開辟互聯網電視是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開辟互聯網電視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人力與物力,并且對于操作技術與運行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開發企業必須要具備開辟互聯網電視的能力、權利與實力。
互聯網電視的誕生是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與新媒體有機結合的結果,是對傳統電視媒體格局與定位的重新整合,對省級別的衛視頻道進行洗牌,對各地方電視臺頻道進行重新定位。互聯網電視不僅負責各大影視的內容、娛樂內容的傳播,而且還負責大新聞內容與國內外大事記內容的傳播,因此,必須要將電視網升級到國家級。對于部分不能升級到國家級的衛視頻道,應該向浙江衛視與湖南衛視一樣走專業化路線,自行提供國家級電視網不能覆蓋的部分,才能打破地域性的束縛。
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想要在現代化社會中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要融入新媒體元素,擴寬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信息傳播途徑,開辟新型網絡電視臺與互聯網電視,利用先進的數字化網絡體系,豐富節目內容,改革傳播模式,不僅能夠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而且還能夠將電視節目的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