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亞超 南京藝術學院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迅速發展,新興媒介不斷更新換代,從書籍報紙到電腦手機,網絡傳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微電影的產生依托于網絡終端,我們先來看微電影的定義:時長為5—20分鐘,具有明確的故事情節和清晰的主題表達的影像短片。利用廣大受眾碎片化的時間迅速占領市場,形成覆蓋面廣、傳播度高的電影類型之一。從傳統的電視傳播到現在的手機網絡傳播,傳播載體的跨越,使得微電影的制作和特點也發生一系列變化,首先我們介紹在新媒體背景下微電影的產生具有哪些特點。
傳統的電影創作需要眾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專業的拍攝器材和設備是拍攝電影的前提條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DV、手機等高科技產品的迅速發展,可以代替專業器材進行拍攝,這也使得大量非專業的受眾參與創作。科技產品對于微電影的產生起到推動作用,網絡技術的普及與傳播,使后期制作技術推廣,更多人樂于參與,為微電影的發展打下基礎。
快節奏的社會發展,讓大眾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自由支配時間減少,在進行網絡信息的篩選過程中,時間相對零散。微電影由于時間短的優勢特征迅速有效利用受眾的碎片化時間,創作出符合受眾需求的微成本、微敘事的影像短片,不僅娛樂大眾生活、豐富業余時間,而且帶來海量信息,這是微電影迅速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電影作為電影產業優化濃縮的產物,廣泛傳播的同時被受眾所喜愛。微電影以其成本低廉、制作精良等的優勢在電視、網絡、手機等多個平臺同時傳播。首先,與傳統電影相比,微電影從文本創作、畫面拍攝、敘事表達上都做出了相應的改變,由于時間的限制,在短片中的敘事時空也被有效壓縮,而正因為時空的壓縮,在故事懸念的設置上、人物沖突表達上更加具備看點,節奏的加快和密集的信息堆積也吸引受眾的觀看。其次,在人物關系的設置上簡單化。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壓力的增加,人們在業余時間的選擇更多是為了放松和娛樂。微電影在在人物關系的設置上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表達主題,觀眾在這種情境下也更容易產生心理共鳴,達到釋放壓力、提升精神需要的作用。最后,微電影的單線結構敘事。傳統電影中因其時間長,大多采用多線索敘事或者網狀敘事結構,而在微電影中,大多采用單線結構。通過后期剪輯和字幕的方式進行轉場,一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整敘事;二是為了迎合受眾對于故事高潮情節的期待。簡潔的結構方式是微電影的重要特點之一。
微電影是新媒體時代的產物,是網絡的衍生品。而制作方式和成本的低廉使得拍電影不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它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進行創作。新媒介為微電影愛好者提供展示平臺,門檻的降低,推動微電影的發展。
平民化的特點表現在創作者的平民化和受眾的平民化兩個方面,首先,草根導演、草根演員的參與制作,使得電影藝術與大眾文化生活緊密相連,迎合了新媒體時代人們對于新事物的探索與追求。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微電影滿足人們的精神訴求和娛樂大眾的作用。其次,平民化的藝術創作者展示社會底層生活,拋去影像畫面的專業性,故事內容更加貼近大眾,促進微電影的發展,擴大了微電影的影響力。
微電影的創作類型多樣復雜,如按故事類型可分為愛情微電影、懸疑微電影、恐怖微電影、動作微電影等;按創作目的可分為藝術微電影、廣告微電影、宣教微電影等。按拍攝器材和時長的不同又可分為別的類型,在此不一一贅述。因其創作目的和傳播方式的差異,劃分標準的不同,使得微電影類型復雜多樣。在此,我們列舉商業微電影進行分析。商業微電影和廣告植入具有密切聯系,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注重廣告產品的融合,相比傳統的硬性廣告植入方式,商業性微電影在創作時更多的激發受眾的觀看體驗,引起受眾興趣。如彭于晏和桂綸鎂主演的“益達酸甜苦辣”系列微電影,圍繞產品進行簡短的故事線索鋪墊,繼而引起廣大受眾的關注和巨大的經濟利益。
微電影在創作初期大部分出身于草根階級,而隨著不斷擴大的影響力,更多的大牌導演和影視明星參與其中,進行創作表演。例如2014年導演何文超創作的微電影《盲鉆》,由影帝張譯和影后梁靜主演,影片講述的是關于道德和欺騙的故事,20分鐘的影片營造了懸疑、驚悚的效果,展示了人的欲望和對于物質生活的追求,導演試圖在揭示關于現代生活中對于人性的本質,刻畫出人性的弱點,劇情緊湊、人物性格特征明顯,是一部值得探索的短片。明星的形象化表演和大牌導演的專業化創作提升了微電影的傳播力度,高規格的幕后團隊也為高質量短片的產生打下基礎。
微電影的產生和傳播搭乘了新媒體發展的列車,如何能將自身優勢更好發揮,避免被劣勢吞噬尤為關鍵。大量草根創作者的出現繁榮了微電影行業,但是良莠不 齊的文化素養也造就了影像短片質量參差不齊,混亂市場為受眾帶來了大量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質量低下的創作。低俗、媚俗、庸俗也是當前微電影行業的重要問題之一,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如何提高微電影的內容和專業化是重中之重。在多元化的文化形態下,高品質的大眾文化是豐富受眾精神世界的關鍵,微電影的創作需要厚重的文化素養和歷史積淀來支撐完成。
個性化的敘事方式和獨特的藝術展示是微電影產業的發展策略。短時間內的敘事表達,讓更多的情感鋪墊、人物形象塑造大大刪減,在情節的設置上過多利用后期制作來傳達,這也是影像畫面語言的弱化。如何有效的利用新媒介的傳播特征來創作出具有獨特藝術特征的微電影,是眾多的創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微電影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聽語言,較短的時長、微觀的敘事、簡潔的結構特征都是微電影藝術的魅力所在。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怎樣利用網絡媒介的便車來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是微電影行業值得深思的問題。傳播載體和方式的多樣,讓微電影在不同領域中實現跨界傳播。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如何避免弊端,贏得良好的發展前景是我們共同期待的,希望此篇論文能為微電影研究者提供一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