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北京》對話深圳市時裝設計師協會會長、中國(深圳)國際時裝節組委會主任周世康
《時尚北京》:深圳作為中國的時尚策源地之一,創辦中國深圳國際時裝節,為建設深圳時尚之都發揮怎樣的作用?意義是什么?
周世康:實踐表明,一個城市的形象和影響力往往需要代表性的活動來提升,也就是常說的城市營銷。好的活動平臺對推動城市發展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時尚是深圳的核心優勢所在,雖然這么多年以來深圳不乏各種各樣的時尚活動,但是缺乏一種站在全局角度和全球角度,真正能體現深圳時尚核心價值的抓手,這與深圳的時尚地位極不相稱。換句話說,深圳急需一種高端的、專業的、特色的行業活動來體現其時尚主場地位。
中國(深圳)國際時裝節開創“全球時尚、深圳發布”新境界,為中國重回全球時尚主場發揮重要的戰略支點作用。立足東風西漸新方位,開創時尚共享新境界——中國(深圳)國際時裝節前進的一小步,必將成為帶動深圳時尚業、中國時尚業與全球時尚共享發展的一大步。
《時尚北京》:中國深圳國際時裝節的舉辦為推動深圳時尚消費帶來怎么的影響?
周世康:深圳國際時裝節創辦之初,就旨在搭建貫通時尚產業鏈的戰略性平臺,實現時尚文化、時尚消費、時尚品牌、時尚產業的價值聯動,整合深圳時尚資源和產業鏈。當時有一個樸素的初衷,就是一定要辦成市民的節日,通過擴大時尚消費,來提升深圳市民的時尚品位。
該活動是深圳時尚企業一次空前的大巡禮。企業通過參展,不僅可增強品牌認知度,促進品牌消費,還將提升廣大市民時尚品位,引發“行業發動、政府推動、區域聯動、多元互動、萬眾行動”的全民時尚熱潮,大大順應了廣大市民對美好時尚生活的新期待。這樣的活動我們會繼續做下去,做出特色,做出水平。
《時尚北京》:首次發布全球時尚城市指數,解讀全球時尚城市的發展要素,對評價中國乃至世界城市的時尚產業標準和時尚度有何意義?為深圳時尚之都的發展方向帶來那些啟示?
周世康:長期以來,我國城市作為后起時尚城市梯隊,對國際時尚城市的研究、判斷和分析缺乏專業、理性、系統的工具指引。一方面導致國際上對我國城市的時尚化發展和建設水平缺乏合理認知,影響了我國城市在全球時尚城市坐標上的應有位置;另一方面國內城市打造國際時尚之都由于缺乏應有的參照系,無法制定理性、科學的發展路線圖,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局面,政府部門對時尚行業的發展規劃缺乏切實的決策參考。
全球時尚城市指數體系由深圳市時裝設計協會聯合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等多家權威機構聯合研制而成。該研究成果創造性地構建全球時尚城市監測的首個指標群,形成一套從信息采集、計算、評價到發布、實施的完整的時尚城市管理體系,為外界評判、研究全球區域時尚能力建設狀況提供專業量化工具,填補全球范圍內時尚城市指數分析的研究空白,成為全球時尚城市發展的首席“風向標”,開啟了以指數工具理性研究城市時尚發展的先河,將為深圳市政府有關部門打造“全球時尚之都”提供科學理性的決策參考。該指數體系還將成為國內時尚城市與國際時尚城市交流互鑒的重要抓手,為中國的城市時尚能力建設及時尚產業發展開辟國際合作的快通道。
《時尚北京》:深圳一直走在時尚行業創新的前列,關于深圳時裝和時尚產業的未來發展,您怎么看?深圳與北京,上海這些時尚地標城市比較來看,優勢是什么?
周世康:深圳作為中國原創品牌最集中、產業配套最完善、規模效應最顯著的服裝產業基地之一,深圳服裝業的總體研發、設計水平在中國居于領先地位,全行業經濟總量名列中國大中城市前茅。正如本屆深圳時裝節開幕式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紀朝所言:深圳時尚業是常新的,所以它的未來可期。我認為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深圳依然會是中國時尚業的領頭羊。
關于深圳與北京、上海的優勢比較,我覺得沒必要硬性地比較孰優孰劣,現在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包容發展、協調發展和協同發展我覺得用于這三大城市非常適合,唐朝詩人王勃曾經說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三大時尚主流城市應該敞開胸懷,以樹立中國時尚文化自信,實現時尚復興為共同的責任,共同打造繼續歐美之后的全球時尚第三極。為中國引領全球時尚第三次浪潮攜手努力,以中國時尚共同體來推動全球時尚共同體。
《時尚北京》:深圳作為中國最大女裝基地,也是獨立設計師的龐大發源聚集地,為推動中國獨立設計師的成長起到關鍵推動作用,您創辦深圳時裝節帶動設計師隊伍的發展,是如何期望的?
周世康:深圳國際時裝節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構建設計專業人才的孵化器,搭建專業人才選拔平臺,并搭建全國乃至全球時尚院校聯盟、建立全球時尚智庫、推進時尚產學研一體化進程,推動國際名師設計工作室落戶建設等時尚要素在深圳聚集。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本次時裝節首度評出深圳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鵬獎,此獎為目前深圳時裝設計的最高榮譽,鋪就中國設計與模特人才“星光大道”。在中國時裝設計師行業評價體系中有望形成“北有金頂,南有金鵬”的新格局。首批金鵬獎獲獎設計師均來自于“深圳市十佳時裝設計師”群體中的佼佼者,他們經過了一系列綜合評選與展演比拼,成功脫穎而出站在了深圳時裝設計的最頂峰。這為深圳本土的時裝設計師走向全國、走向國際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平臺。
《時尚北京》:獨立設計師的成長對于整個時尚產業、時尚文化的進步有發揮怎么的作用?
周世康:經過多年的發展,獨立設計師已經從小荷才露尖尖角發展到今天的千樹萬樹梨花開。設計是時尚產業的靈魂,獨立設計師的發展壯大為時尚行業的創新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源頭活水。設計力量的多元化使得時尚行業葆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但也必須看到,獨立設計師的小眾化、個性化,使其很難捏指成拳,形成整合的力量。這就需要行業組織付出更大的擔當。深圳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獨立設計師隊伍,深圳市時裝設計師協會成立以來一直高度關注、扶持獨立設計師的成長,在人才孵化、選拔,以及推動獨立設計師的市場化、國際化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時尚北京》:此次中國紡織服裝大學生雙創基地的成立,為深圳時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培養后盾。對于之后雙創基地時尚人才的培養,您有怎么的想法和預期?
周世康: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作為全國性的紡織服裝教育的權威行業機構,聚合全國的時尚教育資源,把國內首個時尚行業的雙創基地設在深圳,是對深圳時尚行業雙創水平的巨大肯定,必將大大推進時尚教育與市場及產業的深度融合,為深圳時尚業提供更加堅實的智力支撐。鳳凰擇良木而棲,該基地也將成為廣大青年成就事業、實現夢想、走向成功的大舞臺。
深圳市時裝設計師協會也將以此為契機,更好地根植行業,服務行業,進一步加強與政府溝通,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構建更加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行業人才孵化平臺,為推動深圳時尚之都建設、助力深圳引領時尚“一帶一路”發揮更大的作用。
《時尚北京》:您作為在服裝行業從業多年的成功開拓者,恰逢改革開放40年,您經歷了中國服裝行業的翻天覆地的巨變。請談談深圳服裝行業的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
周世康:創新精神是深圳時尚業生生不息最為堅實的根基。我認為應該有新氣象、高格局、大作為。必須看到當前全球時尚產業正面臨大分化、大變革、大調整的關鍵時期,全球時尚力量對比開始逆轉,長期以來以“歐美獨大、西風東漸”的時尚版圖正在改寫。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深圳)國際時裝節就是中國文化自信在時尚領域的深切踐行,是以時尚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抓手。未來的中國(深圳)國際時裝節將以更加開放共享的精神,聚合全國乃至全球的時尚優質資源,在城市建設、人才交流、品牌合作、跨界融合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入互動,充分發揮深圳作為時尚“一帶一路”的核心樞紐作用,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時尚共同體,為全球時尚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深圳智慧”和“深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