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瀟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NGTC)主任葉志斌,珠寶藝術家、NGTC珠寶文化顧問陳世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NGTC玉文化顧問李博生,英國華裔珠寶設計師劉斐,臺灣珠寶設計師林曉同,中國珠寶設計師孫倩,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館長冀鵬程,嘉德拍賣行珠寶部總監王婷,鳳凰衛視時尚資訊節目總監李輝等嘉賓,以及來自珠寶文化、藝術機構,設計、媒體、高校和科研等領域的百余人,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珠寶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其中弘揚中國精神,離不開對中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廣泛宣傳。(NGTC)主任葉志斌說:“自創立初,NGTC始終以傳播珠寶文化、樹立民族文化自信作為己任。堅持創新發展、堅持協調發展、堅持開放發展、堅持共享發展,積極為政府、消費者提供技術服務,并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發揮技術、管理、培訓優勢,對提高了我國珠寶玉石鑒定、分級水平,規范珠寶玉石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次知名藝術家和玉器大師齊聚的文化沙龍活動,是NGTC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發展珠寶文化產業,推動文化強國建設,借由NGTC2017/2018雙創峰會,面向廣大公眾推出的一場珠寶文化盛宴,以期為珠寶行業的繁榮與創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3/29/qkimagesssbjssbj201803ssbj20180328-2-l.jpg"/>
在文化沙龍藝術價值討論環節,珠寶藝術家、NGTC珠寶文化顧問陳世英老師說:“現在我們處于一個科技瞬息萬變的時代,3D打印、互聯網等技術都在高速發展。在這樣的狀態下,珠寶的未來是什么?最近兩年在世界各地我參加了許多論壇,對這個問題也思考了許久。我認為珠寶的未來就像我開始的時候一樣,不停地在追求創新。堅持研究和開發可以把你帶到另外的一個領域,不停地跨界,不停地學習,會讓你產生更多的新思路??缃缭竭h,你得到的知識儲備就會越多,看見新的材料和技術,都要懷揣一顆好奇的心,與之產生互動。珠寶是寄情的產物,它帶著情感和文化,它可以實現傳承的價值,未來某一天它可能成為一種記憶或者啟發?!敝袊に嚸佬g大師、NGTC玉文化顧問李博生說:“到2018年,我已經整整雕玉60年,一個甲子。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輪回,又要開始重新出發,從雕玉學徒開始。玉文化已經有上萬年歷史,進入新時代后,玉文化將會是什么樣的新的內容和新的步伐,值得我們期待。玉并不是雕出來的,而是琢磨出來的。一塊玉石經過創作,被人賦予了靈魂,在最終成為一件藝術品展現在大家眼前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玉是用減法造型,加法意識,加是目的,減是手段,這體現出在雕玉的過程中無處不透露著禪機?,F在都在提倡工匠精神,在我看來工匠精神體現在雕玉的過程中就是下每一刀都穩準狠,穩準狠說明你在心中有數,對整體造型有很好的把控力。同時技術上經過長期鍛煉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我們永遠要記得一件玉器什么是最重要的,人賦予它的一切是最重要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珠寶首飾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珠寶首飾正在成為繼住宅、汽車之后中國居民的又一消費熱點。消費升級帶動珠寶市場規模增加,文化價值成為珠寶企業和設計師的新追求。英國華裔珠寶設計師劉斐說:“作為現在的華人設計師繼續弘揚中國的元素和藝術是我們的責任,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好的契合點。李安是我最喜歡華人導演,喜歡他的原因是他選擇新的方式去講述中國的故事,傳播中國的文化。雖然中國文化歷史悠久,但是依然需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做珠寶的材料很多,你可以選擇各種各樣的材料,但是每種材料出來的結果不一樣,故事不一樣。選擇翡翠和玉石作為我的設計材料,其根本基礎仍然在于我是一個華人設計師,我希望在我的平臺上以最大的努力去傳播中國文化?!迸_灣珠寶設計師林曉同、中國珠寶設計師孫倩等設計師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針對珠寶的“文化價值”,交流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嘉德拍賣行珠寶部總監王婷則從自身的職業和拍賣的角度,圍繞時尚的收藏級珠寶,與眾探討了自己對珠寶文化價值的理解。
通過此次文化沙龍活動,NGTC與各界精英共同分享了珠寶文化的豐富內涵,大大推進了珠寶企業、設計師與拍賣市場等領域的跨界互動交流。在未來,NGTC將不斷以多元化的藝術形式,以維護行業信譽、保護消費信心為目的,打造更多精益求精的珠寶互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