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
距離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還有不到3個月時間,公募基金厲兵秣馬,早已布局MSCI指數基金產品線,分享境外資金進入A股紅利。3月8日、9日,南方基金和招商基金產品相繼獲批,其中,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已啟動發行,南方基金旗下的南方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將于3月19日發行。兩只產品將先嘗“頭啖湯”,為MSCI主題產品試水。
“就等監管層批復了,只要批復了我們立馬就發行。”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同時也是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擬任基金經理的白海峰,3月9日上午在深圳向記者興奮地表示。而當天下午就傳出該產品獲批的消息。
“不是所有MSCI中國A股指數都被稱為納入指數,唯有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在3月13日發售當天,白海峰在朋友圈轉發了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海報。據了解,根據基金業協會數據,目前仍有20余只MSCI相關產品處于排隊獲批中。可以預計的是,在未來會有更多類似指數型產品出現。
所謂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 China A Inclusion RMB Index)是A股將于2018年6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部分,能夠完整地表現A股逐步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過程,反映A股國際化進程,成為A股與國際市場之間的重要橋梁。
南方基金認為,隨著其進入倒計時,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有望吸引千億元的增量資金,資金國際化、機構化趨勢有望改變A股估值體系。
目前全球直接或間接跟蹤MSCI指數的資金規模已經達到11萬億美元,其中追蹤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約兩萬億美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后,預計短期內流入資金170億~180億美元,根據MSCI的進度,A股市場最終將全部被納入到新興市場指數,這將會在中長期時間內帶來3400億美元的增長資金。
對比我國公募基金整體11萬億元的規模,新增資金機會頗為誘人,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公募基金對MSCI基金抱有熱情。
“盡管A股納入MSCI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但是過去30年,印度、巴西、中國臺灣、卡塔爾等新興市場納入MSCI非常多。”據白海峰介紹,其對13個國家和地區納入MSCI后該國股市表現進行考察,發現納入MSCI 指數半年及一年后,相關股市上漲的概率高達77% 和69%,平均上漲的幅度(剔除漲幅較大的土耳其)為8%和27%。
外資機構如何看待國內A股市場?建倉速度如何?南方基金指數投資部、數量化投資部總經理羅文杰表示,從被動投資者角度,如果其持倉必須配置新興市場股票就會進場;從主動投資者角度,如果他看好A股,也會配置這個指數。
“重點考慮的是主動投資者,無非是不看好A股就低配、穩健型就中配以及看好的會高配。目前無論是華爾街投行報告,還是富蘭克林等買方年底報告都顯示,八成以上把新興市場作為2018年最推薦的資產,納入MSCI的 A股是典型的新興市場代表,所以我們預測多數外資會選擇超配+標配模式。”
自2017年起,A股從過去數年的“炒小、炒新、炒炫、炒妖”的習慣,逐漸轉向基本面研究,投資真實盈利的行業龍頭公司,白馬龍頭價值重估已逐步成為A股的共識。A股加入MSCI更加堅定了外資對中國核心資產的配置,短期會改善市場風險偏好,提振市場情緒,增加流動性。
多數基金經理認為,隨著更多海外投資者加入到A股的投資中,一、二線藍籌價值重估的趨勢已逐步形成,長期來看將逐步改變A股游戲規則。
不過,市場對行情的擔憂還表現在,過去一年白馬藍籌股已經有過一波漲幅,近期創業板頗有起色,市場風格正在發生微妙變化。截至2017年末,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成份股數量為233只,目前成份股僅含大盤股,無論是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還是南方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都宣稱將精準跟蹤上述成份股,如果風格轉換,MSCI基金該如何應對?
招商基金方面表示,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涵蓋了A股市場眾多優質大盤藍籌股,主要集中在金融、地產、消費和科技四大板塊的行業龍頭,兼顧藍籌和價值成長雙輪驅動,仍將是外資未來流入的主要標的。
此外,羅文杰介紹,MSCI國際通指數的指數成份股每個季度都會進行調整,A股國際通指數將根據國際標準,首批先納入A股大盤股,隨后納入中盤股,在完全納入A股后將保持穩定的大中盤風格。
前期市場已發行華安MSCI中國A股、華夏MSCI中國A股ETF以及創金合信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基金三只帶有MSCI的指數型基金,盡管業績不俗,但這三只標的指數都不是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與A股納入MSCI關聯度低。
作為根正苗紅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基金,此次監管層批復了一只指數產品、一只ETF聯接基金。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說,該如何選擇?
白海峰介紹,首先,指數產品費率較低,僅相當于ETF型產品的四成;其次,指數產品場內申購的流動性更好;第三,估值方式不同,ETF采用的估值方式是盯盤價格,比如很多停牌的股票就用停牌價格,這會造成非常大的跟蹤誤差,一旦出現跟蹤誤差和套利機會,就會出現規模上的變化和價格上的折溢價變化,個人投資者可能會受到一些傷害。但指數投資用的是公允價格,對于停牌股票和沒有流動性的股票,公司有一套估值方式進行等類比估值。
不過ETF基金同樣具有優勢,羅文杰表示,ETF搭配聯接基金,方便投資者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投資。
“對于偏好長期價值投資的客戶,可考慮通過場內買入或場外申購ETF份額,也可場外申購聯接基金A類份額長期持有;對于擅長波段交易型客戶,可考慮通過申贖或場內買賣ETF,或者場外申購聯接基金C類份額進行短期操作。”羅文杰表示,除了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選擇,ETF A類份額鼓勵長期持有,持有時間越長,贖回費率越低,C類份額不收取申購費,僅按持有時間收取一定的銷售服務費,適合短期波段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