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譽文 何昊 萬家峰
摘 要:醫學院校實驗室是開展實驗實踐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場所,是提高醫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平臺。實驗室建設過程中資金投入較大但同時又低水平重復建設,在醫學院校中經常存在,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學校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同時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分析,為進一步完善建立適應于我校的實驗室開放管理機制提供參考。
關鍵詞:醫學院校,實驗室開放,管理模式,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3.013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3-0038-02
Abstract:The laboratory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place where experiment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carried out.It is a platform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In the process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the capital investment is large but at the same time repeated low level construction,which often exist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restricts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analyze the concrete situation of our school,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laboratory open management mechanism suitable for our school.
Key words: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aboratory opening;Management model;Operation mechanism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傳統的“單一型”實驗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現代醫學對“綜合型”醫學人才的需求。理論好、動手強、能創新是醫學人才培養的方向,也給醫學院校的實驗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
1實驗室開放管理的現狀
醫學院校實驗室是開展實驗實踐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場所,是提高醫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平臺。醫學院校的實驗室由于歷史原因往往由學科為導向組建,學科教研室負責管理,這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資金投入較大但同時又低水平重復建設的情況,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學校的發展[1]。為了減少這一弊端,目前各個醫學院校根據自身特點,普遍采用了實驗室全面開放的方式,包括實驗時間開放、設備的開放、實驗內容的開放、實驗室對外開放等[2]。而當前,針對我校現行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實驗室面向學生和教師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開放,但由于設備共享程度欠缺,申請手續略繁瑣等原因,因此我校師生總體的實驗室開放情況很不理想。為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充分發揮實驗室在醫學教學中的關鍵地位,當前必須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深入分析積極探索,才能建立適應于我校實際情況的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
2實驗室管理和運行存在的問題
2.1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2.1.1實驗室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校的教學實驗室與科研實驗室均歸屬于資產設備處實驗設備管理科管理,但該科室在日常工作中還需承擔全校實驗儀器設備等物資的招標采購,工作任務相當繁重。由于人手不夠、職能劃分不合理等問題,實驗室管理工作基本上還處于單一模式之下,因此實驗室的具體管理工作均是由各學科教研室分管,導致各個實驗室之間彼此封閉,存在功能差異不大、設備重復購買、管理各自為政等現象,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3]。
2.1.2實驗室開放制度不統一 實驗室開放有其自身特點,比如我校學生日常教學任務繁重,實驗室開放大多只能安排在晚上或者節假日,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缺少相應的管理制度,或制度不統一,導致管理難度加大,安全也無法保證。同時,由于制度缺乏、權責不明、無激勵措施,教師、實驗室管理人員、學生三方積極性均不高。
2.2 運行機制存在的問題
2.2.1重理論輕實踐 由于醫學專業性很強,醫學院校在制定培養方案時往往存在理論學時較多,但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安排較少的情況,對實驗室的開放提議較多,但行動較少。未從實驗室的建設和儀器設備的共享方面來考慮實驗教學的安排以加強實踐技能,導致學生動手能力較弱,創新意識缺乏。
2.2.2開放經費投入少 學校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導致實驗室開放不夠,教學大綱和學生培養方案中也無相關的開放規定,因此實驗經費的劃撥就無所依據,開放經費無法保證。目前,學校雖然已開始設立實驗室開放基金,但由于數額不大且面向全校,出現了“僧多粥少”的情況,總體效果不理想。
2.2.3實驗技術隊伍水平低 當前,隨著“雙一流”等政策的推出,高校對師資隊伍建設極為重視,政策傾斜以吸引人才,師資水平提升很快,但對于實驗技術人員還未給予足夠重視,相關技術人員學歷水平相對較低,進步機會少,待遇也相對不高。這對實驗教學和實驗室開放管理都形成制約作用[4]。
2.2.4開放內容和形式較單一 我校的學生培養方案和實驗教學大綱中,實驗室開放相關規定缺乏,與實驗教學改革無法接軌,僅以申請實驗室開放項目來實施實驗室開放,或優先選擇畢業設計帶教的實驗室開放以滿足畢業生開展畢業設計,而這些實驗室大多為科研實驗室,多進行探索研究性實驗。
2.2.5網絡化管理平臺薄弱 建設網絡平臺的實驗室開放管理體系能夠全程監控實驗室的開放過程和開放質量,而我校目前尚未全面實施類似實驗室開放管理系統,而僅限于人工層面的開放管理,采用填報紙質申請,紙質記錄,人工統計開放時間等方式,效率低下[5]。
3新形勢下我校實驗室開放模式與運行機制的措施
實驗室的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協調的因素很多,不能完全照搬別人的模式和經驗,需要嘗試摸索適合自身現實情況的開放模式和運行機制。
3.1理順實驗室管理體制 學校應出臺相關政策,理順實驗室開放過程中各方職責,完善管理體系,對教學、科研、各級重點實驗室實施統一管理,構建實驗室開放硬件平臺和網絡管理體系,幫助學生實踐與創新技能的培養。
3.2完善實驗室開放制度 實驗室的開放,必將會增加進入實驗室的人員,應進一步制定完善實驗室開放的規章制度,包括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教育管理規定等。實驗中心主任統籌管理實驗室開放的組織和運行,并協調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經費事宜;實驗室主任負責實驗室具體管理;實驗技術人員負責保障課題的具體實施;實驗指導教師負責對學生給予專業指導,管理學生有序開展研究,并審閱學生研究成果。
3.3實驗教學內容改進 實驗室開放的關鍵是實驗教學的開放,而具體實驗內容需要遵從實驗教學大綱和學生培養方案的安排,因此,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要互相銜接,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摒棄減少過時和重復的實驗內容,增加跨學科的綜合性實驗,融合不同學科的實驗教學內容,盡量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研究性實驗,對實驗教學實施多層次、模塊化、漸進式的改革,為創新性實驗教學提供平臺。
3.4建立激勵機制 教師和學生是實驗室開放中重要的參與者,學校應從政策層面加以引導和鼓勵,削弱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思維,合理的激勵機制將促使實驗室的開放,使實驗室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陣地。為充分調動相關人員的積極性,也要求教學一線的高學歷教師指導開放實驗教學,學校應對相關工作給予公平合理的核算,提高待遇水平。對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可設置相應的開放學分與獎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開放性實驗。
4結論
醫學生的教學必須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環節的結合,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選擇自己的實驗項目,有具體的實驗教學人員指導和培養,有一定的經費投入和建設,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只有實驗室的全面開放和有效管理,才能為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提供良好的實驗教學基地,有力地推動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穎輝.關于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模式的調查與研究-以高等醫科院校為例[J].考試周刊,2012(52):153.
[2]劉麗葵,賀麗蘋.以實驗室資質認定理念推動高校實驗室管理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3):188-190.
[3]侯娟,袁帶秀,龔興牡,等.基礎醫學實驗室開放模式探討[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1(12):955-956.
[4]周旋,李功迎,李海洋,等.實驗室開放在醫學生科研素質培養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6):225-225.
[5]滕迪,韓俊巖,孫賀,等.基于校園網建立基礎醫學實驗室開放管理平臺[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2):1650-1651.
收稿日期2017-7-4;修回日期2017-7-25
編輯/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