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品
摘 要:目的 探究α-1b干擾素與靜脈丙球聯合治療新生兒病毒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兒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新生兒病毒性肺炎患兒,隨機分為聯合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吸氧等常規對癥治療,聯合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α-1b干擾素與靜脈丙球聯合治療,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聯合組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新生兒病毒性肺炎的常規對癥措施基礎上,采用α-1b干擾素聯合靜脈丙球治療可以優化臨床治療效果,幫助患兒盡早恢復健康,值得臨床普及。
關鍵詞:α-1b干擾素;靜脈丙球;新生兒病毒性肺炎
中圖分類號:R72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3.050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3-014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α-1b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propofol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viral pneumonia.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60 neonates with viral pneumo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bin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antiviral drugs, oxygen inhalation and other routine symptomatic treatment,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α-1b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propofo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93.3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67%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routine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neonatal viral pneumonia based on the use of α-1b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ball therapy can optimi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to help children recover as soon as possible,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ty.
Key words:α-1b interferon;Intravenous ball;Neonatal viral pneumonia
新生兒病毒性肺炎(neonatal viral pneumonia)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呼吸系統疾病,主要因病毒感染、免疫力低、呼吸道功能不全等因素導致,患兒主要表現為高燒、咳嗽、紫紺、乏力、氣促等癥狀,極易誘發心肌炎、心力衰竭、氮質血癥等并發癥,在新生兒中的死亡率較高[1]。臨床主要采用抗病毒藥物、抗生素、吸氧、糖皮質激素進行抗炎癥、抗病毒治療,保持患兒呼吸通暢,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2]。隨著臨床對新生兒病毒性肺炎治療的深入研究發現,在對癥治療基礎上采用α-1b干擾素聯合靜脈用丙種球蛋白的治療效果更明顯,且副作用較低。本文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兒病毒性肺炎患兒60例,著重剖析α-1b干擾素聯合靜脈丙球療法在新生兒病毒性肺炎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兒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新生兒病毒性肺炎患兒60例。患兒經血常規、尿常規、痰細菌培養、CT檢查、內鏡檢查等相關檢查確診為病毒性肺炎,有氣促、咳嗽與發熱等癥狀,肺部X線檢查提示存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狀亦或者是點片狀影,可聞及肺部濕啰音,病毒檢測提示陽性。所有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過敏體質者。將其隨機分為聯合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聯合組中,男16例,女14例,出生時間8~18 d,平均出生時間(12.7±1.6)d;體重1.3~3.8 kg,平均體重(2.9±0.4)kg。對照組中,男14例,女16例,出生時間8~20 d,平均出生時間(12.9±1.7)d;體重1.5~3.6 kg,平均體重(2.8±0.5)kg。兩組患兒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吸氧、糖皮質激素等治療。常用藥物:鹽酸金剛烷胺片(上海信誼萬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31020280,規格:0.1 g)0.1 g/次,2次/d;利巴韋林片(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54218,規格:0.1 g)10 mg/kg,2~3次/d;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葛蘭素史克,國藥準字號H20090987,規格:20 ml/瓶)與布地奈德氣霧劑(澳大利亞葛蘭素史克,國藥準字號H20040317,規格2 ml∶1 mg×5支)聯合通過霧化器經呼吸道吸入。根據患兒的呼吸情況選擇吸氧方式及吸氧濃度,療程為5~10 d。
1.2.2聯合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α-1b干擾素聯合靜脈用丙種球蛋白治療。肌注重組α-1b干擾素注射液(深圳科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S20033034,規格:20 μg/支)10 μg/次,1次/d;靜脈用丙種球蛋白(山東泰邦生物物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S20013001,規格:2.5 g)1 g/kg,療程為5~7 d。
1.3療效評價[3] 治愈:患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CT檢查肺部正常;顯效:患兒臨床癥狀明顯減輕,CT檢查肺部炎癥范圍縮小到原來的30%;無效:患兒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傆行?(治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17.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以(%)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聯合組患兒30例,治愈18例,顯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患兒30例,治愈10例,顯效13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76.67%;聯合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8845,P=0.001<0.05)。
3討論
病毒性肺炎好發于新生兒,主要因新生兒免疫力低、抗病毒力弱、呼吸道粘膜對異物的清除能力較弱、氣道狹窄,所以出現肺炎的概率高。而且病原體的侵襲力強,患兒病情轉化迅速,容易引起心衰、休克等嚴重并發癥,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病毒感染的主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4],具有較強的致病能力,且增殖速度快。新生兒出現病毒性肺炎后容易咳嗽、發燒、呼吸異常等癥狀,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臨床采用對癥治療措施可起到抗病毒作用,抑制病毒和炎癥擴散,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但是新生兒體質弱,不能保證長期的治療效果[5]。
α-1b干擾素是一種光譜抗病毒藥,主要通過細胞受體產生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從而阻斷細胞的繁殖途徑,抑制病毒擴散,同時α-1b干擾素可以提高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活性,提高對病毒細胞的殺滅能力,縮短治療時間。通過靜脈注射可以迅速起效,藥效能夠維持6 h左右,經尿液排出,殘留藥物較少,對身體的毒性低[6]。
靜脈丙球提取自健康人體的混合血漿當中,不僅保持了IgG分子的天然結構,還有良好的免疫調節作用,能有效阻斷異常免疫反應[7]。靜脈丙球的抗細菌以及抗病毒抗原能力均較強,能提高機體對維生素的抵抗能力,且能通過封閉Fc受體對細胞因子拮抗物以及細胞因子的釋放與合成進行調節的方式,起到降低免疫復合物炎癥反應活性的作用,將之和抗生素進行合理的聯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藥效[8]。丙種球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的成分,不會產生不良反應,可提高患兒免疫力,同時有抗病毒、抗炎能力,達到標本兼治的治療效果。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以增強殺滅病毒的能力,提高患兒免疫力,及時控制臨床癥狀,減輕患兒痛苦。兩種治療方法對新生兒的副作用低,在低劑量使用范圍內,在保證療效的同時保證了用藥安全,更符合新生兒的治療原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說明在對癥治療措施上添加α-1b干擾素與靜脈丙球聯合治療,可明顯提高療效。新生兒病毒性肺炎對患兒身心造成嚴重影響,盡早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可減輕患兒及其家屬的痛苦,建議臨床對新生兒病毒性肺炎患兒采用α-1b干擾素與靜脈丙球聯合治療。
參考文獻:
[1]張志剛,張松,陽紅華,等.干擾素與靜脈丙球聯合治療新生兒病毒性肺炎臨床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1):128-129.
[2]張文,徐軍,鄭芳明.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嬰幼兒病毒性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江西醫藥,2013,48(8):722-724.
[3]唐凌.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新生兒病毒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2):239-242.
[4]胡冬梅.干擾素與靜脈丙種球蛋白聯合治療新生兒病毒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7,26(8):867-869.
[5]焦愛萍,秋艷萍.注射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病毒性肺炎患兒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24):3316-3318.
[6]趙敏.探討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的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9):6057-6058.
[7]金未來,李征瀛,郁敏等.丙種球蛋白聯合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病毒性肺炎的臨床療效[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9):3023-3024.
[8]方水賦,蔣曉光.嬰幼兒巨細胞病毒性肺炎的臨床特征和治療[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7):809-810.
收稿日期:2017-10-12;修回日期:2017-10-17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