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琴
【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血清尿素氮、肌酐、尿素水平的變化情況。方法 回顧性分析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妊娠期高血壓孕婦50例作為觀察組,并將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正常妊娠婦女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孕婦血清尿素氮、肌酐、尿素水平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觀察組孕婦血清尿素氮、肌酐、尿素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隨著病情程度的加深,孕婦血清尿素氮、肌酐、尿素水平呈現出增高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尿素氮、肌酐、尿素水平能夠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同時可用于對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血清尿素氮;肌酐;尿素水平
【中圖分類號】R714.2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8..01
作為臨床中一種極為常見的妊娠期并發癥,妊娠期高血壓誘發因素復雜多樣,多發生于妊娠20周后,患者多表現為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等,嚴重時甚至還會出現昏迷、心力衰竭,嚴重影響著妊娠結局。研究顯示,血清尿素氮、肌酐、尿素水平能夠對妊娠期高血壓予以反映[1],為探究其臨床價值,研究收集我院妊娠期高血壓孕婦50例資料予以分析,并對研究結果做出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妊娠期高血壓孕婦50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2~46歲,平均年齡為(29.5±3.6)歲,孕周為25~41周,平均孕周為(37.2±1.2)周,其中輕度27例,中度15例,重度8例。經過臨床診斷及病理學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合并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研究征得臨床科室的同意及醫學倫理會的支持,病例選擇遵循自愿原則,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慢性病史及其他合并癥患者。對照組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為(29.1±6.5)歲,孕周為27~40周,平均孕周為(37.3±1.5)周。兩組孕婦孕周、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于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患者靜脈血,以3 ml為宜,采用3000 rpm/min速率予以10 min離心處理,提取血清,采用SMT-1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對尿素氮、肌酐及尿素水平進行檢測。
1.3 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軟件為SPSS 22.0,以“x±s”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孕婦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素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孕婦血清尿素氮、肌酐、尿素水平明顯偏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壓孕婦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素水平比較
隨著病情程度的加深,孕婦血清尿素氮、肌酐、尿素水平呈現出增高趨勢,差異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作為蛋白質代謝的終端產物,尿素氮、肌酐均由腎臟排出。臨床研究報道,妊娠早期孕婦多伴隨腎臟功能改變,孕婦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呈現出增加趨勢,進而增加了肌酐、尿素氮等排泄量的增加[2],血清中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呈降低趨勢。然而當患者存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時,孕婦血中的尿素氮、肌酐、尿素將會出現不同的變化,且上述各項指標的增高與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妊娠期高血壓會造成動脈壓升高,降低循環血量,引起腎臟供血不足,腎血流量受到抑制,進而減少了腎臟尿素氮、肌酐的排出。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孕婦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素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其能夠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壓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標呈現出正相關關系,提示上述指標會隨著病情的加深而升高。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孕婦伴隨血清尿素、肌酐及尿素水平的升高,對于臨床診斷、評估妊娠期高血壓有著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肖 云,沈漪萍,王翠玉,等.尿素氮、肌酐、尿酸聯合檢測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腎損害評估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6,20(5):921-923.
[2] 成 麗,黃群敏.血清TGF-β1和尿微量白蛋白在妊娠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08):968-970.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