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會絨
【摘要】目的 觀察胺碘酮治療重度左心衰(SLHF)并房顫(AF)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3月治愈的的重度左心衰合并陣發性房顫患者80例,使用隨機數法將其隨機分成加用胺碘酮組(40例)和一般治療組(40例),一般治療組使用常規方式治療,加用胺碘酮組在此基礎上靜脈注射胺碘酮,對兩組患者療效以及在治療過程中藥物副作用發生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加用胺碘酮組92.5%總有效率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67.50%,不良反應情況加用胺碘酮組22.50%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50%(P<0.05),治療后1 h、6 h、24 h中加用胺碘酮組心室率均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胺碘酮治療重度左心衰(SLHF)并房顫(AF)的療效顯著,能夠提高患者的治愈程度,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改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重度左心衰;胺碘酮;房顫;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6;R541.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8..02
在我國老年人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數量龐大,急性心衰竭患者由于心臟射血量較少,各個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引起心功能減弱,肺循環缺氧缺血,患者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心悸等[1],房顫是心力衰竭中主要的并發癥方式之一,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出現室顫會嚴重危及患者生面安全。因此,在老年患者中,對重度左心衰(SLHF)并房顫(AF)進行有效控制對治療后很積極的意義。為了進一步探究觀察胺碘酮治療重度左心衰(SLHF)并房顫(AF)的療效,回顧性分析了我院治愈的的重度左心衰合并陣發性房顫患者80例,其中40例患者中使用靜脈注射胺碘酮治療,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3月治愈的的重度左心衰合并陣發性房顫患者80例,使用隨機數法將其隨機分成加用胺碘酮組(40例)和一般治療組(40例),在一般治療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1~82歲,平均(58.9±5.8)歲。胺碘酮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50~84歲,平均(57.6±5.9)歲,患者入院后均確診為重度左心衰合并陣發性房顫,并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抗炎、利尿劑、強心劑、糾正酸堿失衡等常規方式進行治療。同時一般治療組患者使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其中包括了鎮靜治療,ACEI治療、血管擴張劑治療、強心治療等,加用胺碘酮組患者在一般治療組基礎上靜脈注射150 mg胺碘酮(賽諾菲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70056)治療。
1.3 觀察指標
根據頒布的《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標準方法的建議》[2]中標準為主題,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等級,患者治療1 d后,心功能有了明顯改善為顯效;治療1 d后患者的心功能有部分改善,心室率達到了70~90次/mim為有效;治療1 d后患者無任何好轉或者病情加重,心室率超過了90次/min為無效。對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情況進行比較,出現的惡心、嘔吐、腹脹以及一次性低血壓等進行評比。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 19.0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療效對比
患者在通過藥物治療后,加用胺碘酮組中顯效患者20例,有效患者17例,無效患者3例,總有效率為92.50%,一般治療組中顯效患者8例,有效患者19例,無效患者13例,總有效率為67.50%,加用胺碘酮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患者用藥后,加用胺碘酮組中出現了5例嘔吐、惡心,2例腹脹,2例一次性出血,藥物副作用發生率為22.50%,一般治療組患者中出現了11例嘔吐、惡心,5例腹脹,4例一次性出血,藥物副作用發生率為50.00%,加用胺碘酮組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室率改善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室率改善情況,加用胺碘酮組治療前兩組患者并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1 h、6 h、24 h中加用胺碘酮組均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我國大約有重度左心衰患者800萬人,多以老年人為主[3],同時大部分患者會引起各種心律失常發生,房顫就是心律失常的一種,心力衰竭會逐漸減少患者心臟射血,加重心臟負擔,造成心率衰竭加重[4]。目前為止主要的治療方式為心律失常類藥物治療,但存在著較多的副作用。
房顫全程為心房顫動,是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跳頻率不規則,其心房激動頻率可達300~600次/min,導致心房收縮功能紊亂。根據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會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達到了10%,發病時患者的心跳頻率變化快,不規律,心臟心房失去了有效收縮功能,主要表現為心功能受損導致心室紊亂等情況。在此次治療的過程中,在通過胺碘酮進行治療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顫患者后,患者的相關心功能指標得到了明顯改善。心衰是造成房顫的主要原因之一,房顫與心衰常常造成患者的惡性循環,是患者預后變差,對于房顫目前的制藥治療方式為射頻消融、外科迷宮術以及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的主要方式[5]。
胺碘酮是常見的廣譜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藥物,根據相關學者研究認為,胺碘酮通過阻止α和β腎上腺素受體,使動脈擴張,緩解了血液循環的阻力,能夠對心率進行有效控制,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6]。同時,胺碘酮還能通過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性,對內分泌系統進行調節,因此具有治療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雙重功效,在治療心力衰竭合并房顫中,可對病情進行有效控制,改善患者心功能,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一般治療組使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加用胺碘酮組在此基礎上靜脈注射胺碘酮,加用胺碘酮組92.5%總有效率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67.50%,不良反應情況加用胺碘酮組22.50%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50%(P<0.05),治療后1 h、6 h、24 h中加用胺碘酮組心室率均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胺碘酮治療重度左心衰(SLHF)并房顫(AF)的療效顯著,能夠提高患者的治愈程度,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改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新宇,黃麗斯,吳卓紅.胺碘酮在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顫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5):145-146.
[2] 楊 浩.胺碘酮治療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顫患者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7):5300-5301.
[3] 黃千曉.探討胺碘酮在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顫臨床治療中的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6):64-6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