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曉文 牛青山
摘要:隨著DNA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公安機關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了更加充分合理的挖掘、使用DNA技術資源,應進一步拓寬DNA技術使用的領域。加快縣級公安機關DNA實驗室建設的政策研究,結合經濟發達地區的建設經驗,實現DNA實驗室向基層、向一線挺進,最終達到解放和優化DNA資源,服務于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關鍵詞:DNA技術;DNA實驗室建設;基層公安機關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DNA技術在法庭科學中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在打擊各類犯罪活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公安機關實行DNA技術合成作戰常態化,利用DNA數據庫規模優勢,重點打擊跨區域的流動性犯罪和系列案件串并偵破成效明顯。因此有必要加快DNA實驗室建設向基層、向一線挺進,保證公安機關與刑偵有關的刑事訴訟進一步規范化、模式化、專業化,法定證據的DNA證據能夠經得住各方的質證。
一、基層公安機關開展DNA工作有成熟的技術條件
近30年來,DNA檢驗技術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公共安全領域最重要的技術手段之一。作為維護公民權利和打擊犯罪的高科技手段,在處置重大災難性、群體性突發事件、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維護社會公共安全進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并愈趨重要。DNA技術在公安機關打擊犯罪中成為了不可缺失的重要技術。
張向龍認為DNA技術在刑事案件中主要利用常染色體DNA檢驗技術直接破獲案件,鎖定犯罪嫌疑人。利用DNA技術確定某些個人之間、物證之間、物證與特定人之間是否具有親緣關系來偵破案件。利用Y-STR進行家系排查,為破案提供新證據。甘肅省白銀市“8.05”案就是Y-STR破案的典型案例。2016年3月,公安部刑偵局對甘蒙“8.05”系列強奸殺人殘害女性案展開新一輪的偵破工作,確定利用新技術手段對原有生物物證進行復查。警方利用Y-STR技術,發現一違法人員的Y-STR與嫌疑人的Y-STR分型一致。這一初步檢測結果表明,案犯與此人有可能是同一家族男性成員。后對該家族所有男性成員進行常染色體DNA逐一比對,最終確定嫌疑人高某。
張金國等人以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通過合成作戰破獲的268起典型案例為樣本,經過分析研究認為,DNA、痕跡、視頻聯合應用在刑事案件偵破中最為常見。DNA技術與理化檢驗技術結合在打擊酒駕、涉毒、涉爆等案件中作用重大。DNA、文檢聯合應用破獲侵財案件成為亮點。
二、目前市地區級DNA實驗室遇到的現實問題
到2015年9月,我國已建立了500多家DNA實驗室,DNA數據庫規模超過3500萬人份,但我國大多的DNA資源集中在省市級公安機關,除東部沿海城市外,大多縣級公安機關沒有DNA實驗室。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地市只有一家DNA實驗室,配備專職法醫。該實驗室負責全市所有的DNA檢驗工作。主要業務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承擔全市重、特大刑事案件。第二,承擔所屬各區、縣(市)送交的DNA物證鑒定復核工作。第三,負責全市失蹤人口的DNA入庫比對工作。第四,負責全市抱養兒童上戶前的DNA入庫打拐工作。大部分DNA實驗室處于DNA業務多、專職人員偏少的狀況,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
由于近年來各類刑事案件處于高發態勢,專職法醫隊伍人員短缺,辦案單位案件生物檢材送檢出現“排隊擁堵”現象,使本來有限的DNA實驗室資源變得愈加緊張。由于檢材DNA含量在同一保存條件下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不斷降解,直接影響檢出率,進而左右案件的訴訟成敗,甚至由于DNA鑒定報告不能及時出具,影響某些案件的立案偵查、拘留、逮捕、起訴等環節,導致偵查工作變得更加被動。最后出現專職法醫疲于工作,偵查人員抱怨漫天的結果。為了改變當前DNA資源過度緊張的現狀,解放和優化我市DNA資源,探索將DNA技術向基層拓展,DNA實驗室向前線站位。
三、將DNA技術向基層、向一線挺進
1.基層公安機關DNA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鎮化水平發展迅猛,縣域經濟日新月異,打破了過去縣域之間的經濟社會封閉狀態、熟人社會變為了陌生人社會。隨之而來的是基層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利益糾紛的復雜化,給基層社會綜合治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也給負責社會治安的基層公安機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新考驗。
DNA檢測技術在我國公安機關中被廣泛應用,無論在刑事領域還是民事范圍內,對排除或認定個體識別、犯罪嫌疑人、親權鑒定等方面均存在不可忽視的作用。特別是DNA數據庫的建立和DNA技術的發展成為了鑒定科學的“兩翼”。面對日趨復雜的社會治安形勢,在縣級公安機關在建設現代化DNA實驗室變得尤為必要,同時也為基層公安機關處理刑事、治安、事故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基層公安機關DNA實驗室建設的意義
目前,DNA檢測技術的應用已經由傳統的重大刑事案件拓展到入室盜竊、搶劫、搶奪、詐騙、故意損毀公私財物、尋釁滋事、故意傷害、交通事故等多類型案件,所以DNA技術成為基層公安機關案件偵破的重要技術手段。
隨著犯罪分子反偵查能力的提高,當前面臨著傳統痕跡物證對偵查破案的支撐力度日趨乏力,DNA技術成為新的破案“殺手锏”。由于DNA分析技術的不斷發展,DNA數據庫的建設和DNA檢驗技術在案件偵破中的貢獻日益突出,DNA技術為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提供常態化支持已成事實。
在縣區級公安機關建立DNA實驗室,大大減輕省、地市級公安機關DNA實驗室的工作負荷,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大案要案、數據庫管理和科研項目上來,形成各有側重、方向明確、資源共享、運行高效的工作體系,形成層次合理的三級網絡化的DNA技術隊伍,解放和優化地區DNA資源,整體提高DNA技術水平。
3.基層公安機關DNA實驗室建設的探討
(1)為了緩解辦案送檢“擁堵”現象,優化DNA資源,根據本市實際情況,依據常住人口總數、經濟發展水平、區位優勢等因素,擇優選出建設DNA實驗室的合適地區。由于DNA實驗室建設資金成本投入大,人員素質要求高,受經濟發展能力限制,要在每個地市管轄的每個縣級公安機關建立DNA實驗室的條件不具備,也不可能。建議在符合條件的縣局中,依據該市地理方位選擇一到兩個縣局公安機關建立該地區的第二個和第三個DNA實驗室,分別承擔各區域所有的刑事案件DNA檢驗工作。使市局DNA實驗室承擔市區DNA檢驗工作和縣級公安機關的復核工作。
(2)開展基層公安機關DNA實驗室的建設工作,需要政策支持。應結合當前犯罪形勢、基礎設施、人員條件等方面,經充分調研,提出切合本地實際的DNA實驗室建設報告,使縣市領導層充分認識到加強基層DNA建設對今后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方面的重大意義。開展基層公安機關DNA實驗室的建設工作,需要強大的資金做后盾。鑒于DNA實驗室造價成本和設備維護成本高,實驗室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資金做后盾。所以,政策支持是DNA實驗室建設的前提,充足的資金是DNA實驗室建設的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3)根據《公安機關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規定,縣區一級不設DNA和理化專業。關于是否在基層設置DNA專業,認為應該統籌當地社會發展情況和現實需要,實現頂層設計與宏觀決策一體化,形成城市市區先行、發達縣級地區快行、欠發達縣級地區籌備的局面,真正將DNA技術優勢,服務于打擊各類犯罪、維護社會治安。作者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現有的DNA實驗室已經不能適應我國社會所需,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發展較快的東部沿海城市的縣級公安機關已建有DNA實驗室,欠發達地區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應呼吁盡快出臺相關規定,大力推進有條件的基層公安機關建設DNA實驗室,實現案件檢驗分流,緩解市級、省廳DNA實驗室壓力,優化DNA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四、展望
基于DNA檢測技術的日趨成熟,應進一步解放和優化DNA資源,擴大其應用的范圍和領域,在基層公安機關設立DNA實驗室,真正將DNA的優勢資源,轉化為技術優勢,服務于社會綜合治理、服務于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服務于社會大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體會到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