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霞
孔子曾說“孝以道,貴以專”,做人先要講究孝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敢拍著自己的胸脯說“我盡孝了?”,在我的身邊就有這么一位孝心少年。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男孩,眉清目秀,兩眼炯炯有神,臉上時時掛著燦爛的笑容,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人群中很普通的同學(xué)背后卻有著非比尋常的故事,他今年十五歲,是我的同班同學(xué),別看他個子小,卻有著堅強的意志,他就是薛磊。小時候因為父母要維持生計,不得已外出務(wù)工,把他暫寄在鄰居家,每年給他們一些看護費,年年如此,小學(xué)二年級時,母親把他接到了石家莊,本以為是一次很愉快的旅行,一路上問起父親的狀況,母親只是勉強回答說很好,去了就見著了。我萬萬沒想到等我到了目的地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父親在哪呢,眼見到父親,一向高大的父親此時卻變得矮小,走近時,卻發(fā)現(xiàn)父親坐在輪椅上,問過母親才得知父親因為工作時不小心把腿弄傷了,而這段時間父親牽掛著遠在家中的兒子,趁著這段特殊的休息時間,就把他接過來了,而他也在附近的學(xué)校就讀。一個月后,父親傷好了,但是原先的工作卻沒了,只好去其他廢舊的礦場挖礦。
一次,父親在一個小山丘挖礦,他先挖了一個洞口,再在洞的四壁用木板支撐著,那天洞口塌掉了,當救援人員把他從洞中挖出時已經(jīng)處于昏迷狀態(tài),后來經(jīng)過醫(yī)生診斷得知背后的神經(jīng)線已經(jīng)被壓癟了,母親為了讓父親治好花光了大部分的金錢,但是治療的效果卻不佳,下身依舊沒知覺,每天只能坐在輪椅上,但是因為長時間坐著,臀部就會長水泡,繼而發(fā)炎,就很難康復(fù)。那時我才上小學(xué)四年級,我被告知父親服毒去世了,面對這突來的噩耗,我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想到父親由于長時間遭受病魔的折磨,內(nèi)心愧疚不已,另一方面高額的醫(yī)藥費,讓他喪失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祈禱遠在天堂的父親一切安好。在這樣的境況校下,作為家庭唯一的頂梁柱,一個女人挑起生活照顧年邁父母和撫養(yǎng)幼小子女的責(zé)任,母親的所作所為,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作為家中的長子,他覺得父親不在了,自己作為男子漢就應(yīng)該為母親分擔一些家務(wù),從那一刻起他那幼小的肩膀就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
在這之后,母親帶著兄弟倆又組合了新的家庭,照說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會有所改善,然而這個爸爸終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取代不了爸爸對他的愛,在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的磨合后,稍稍感知到來自父親的愛,但是因為家中還有兩個幼小的弟弟。一家人的生活仍然很拮據(jù),不得已繼父也外出務(wù)工了。面對這樣現(xiàn)實,他沒有抱怨,沒有氣餒,反而樂觀的面對這一切。
他不僅要上學(xué),還要忙著張羅家中事務(wù),每次放假回家,一有空便上山挖點黃姜,然后切成黃姜片拿到收購的地方去賣,價錢好的時候,能買到3元錢一斤,有時候他也會砍很多的竹子去賣,直到完成自己規(guī)定的任務(wù)才扛一大捆回家,然后賣掉,補貼家用以此來幫助父母減輕家庭負擔,而晚上回家還要幫弟弟們洗澡,幫母親做飯,母親給的零花錢總是合理使用,多余的錢總是存著,他說這些錢是父母的血汗錢,等攢夠了,要給母親買個禮物。
豐收的季節(jié)是他最忙的時候,幫父母收割油菜、小麥,打黃豆、剝蠶豆、摘花生等。有時,我會問他:“你做這么多,不累嗎?”他卻堅定的回答:“不累,我是家里的長子,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他的這番話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作為同齡人的我又做的怎樣呢?
他做什么事總是想著他的母親和弟弟,記得那一次我們一起去摘楊桃,我們幾個邊摘邊吃,他卻只吃了一個,我問他:“你怎么不吃了?”他說:“我要留給我的媽媽和弟弟吃,我只是嘗嘗甜不甜。”
在得知他的情況后,老師曾經(jīng)就此問過他內(nèi)心的想法和夢想,他只是微微一笑,繼而淡定的回答:“我希望自己能夠好好學(xué)習(xí),考上一所好大學(xué),早點步入社會,找到一份工作,供兩個弟弟完成學(xué)業(yè),減輕父母的負擔”。
上天雖然給他關(guān)上了通往成功的便捷道路,但是卻磨練了他堅強的意志,面對困難他沒有低頭,沒有認輸,而是選擇了與困難做斗爭,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精神,用笑容去面對生活,面對上天給他的種種考驗,這是一個真實而堅強的孝心少年,是新時代的先鋒,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楷模。
孝心感天動地,做人先要講究孝道,以孝為本,以孝為樂,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該怎么來回報父母,就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孝敬我們的親人,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港灣,有了親情,才會感覺到家庭的溫暖,體會到生活的美好。給親人最美好的祝福和感謝就是孝敬,讓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薛磊同學(xué)不怕吃苦,積極樂觀的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