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林
[摘要]廠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采用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由于廠房工程是一項占地面積廣、施工條件復雜和基礎環境繁瑣的工程體系,因此在施工中對于混凝土施工工藝的要求的不斷提高,從而使得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中被廣泛使用。
[關鍵詞]廠房工程 技術 清水混凝土 模板工程 控制措施
在當前的廠房混凝土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是采用最多的一種混凝土施工技術。清水混凝土施工對于提高工程質量、工程進度有著重要意義,也是整個工程使用功能和整體質量得到保障的關鍵。
一、清水混凝土
(一)清水混凝土
因其一次澆注成型,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色澤均勻,外觀大方、優美,建筑完工以后只要在混凝土表面刷上保護劑,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的修飾,就可以直接以澆注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作為裝飾面,外觀看上去自然大方。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技術優點
(1)提升工程質量,由于清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對每道工序的要求都十分嚴格,從而全面提升施工的質量。
(2)減少后期維護費用,一般框架結構工程需經剔鑿抹灰后方可做裝飾面層,而抹灰面經長年使用后難免發生空鼓、裂縫、脫落,這類情況一旦發生,后期維修的工作量很大,尤其對樓層較高的維修更為困難,實現清水混凝土,取消了抹灰,對減少維修工作量和維修費用十分有利。
(3)有利于環境保護,現在社會越來越強調環保的重要性,滴水混凝土是現在市面上真正的綠色環保混凝土,由于其一次成型,不需要修補抹灰,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建筑垃圾,對環境保護十分有利。
(4)清水混凝土結構標準:定位軸線通直、尺寸準確;棱角順直方正、線條順直;混凝土表面平整并且色澤一致;表面無明顯氣泡,無砂帶和黑斑;表面無蜂窩、麻面、裂紋和露筋現象;模板拼縫不顯,拼縫規則有序;模板接縫與施工縫處無掛漿、漏漿。
二、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
(一)模板設計
清水混凝土廠房施工的工程對于主廠房框架結構建議采用I類清水混凝土標準,對于設備基礎外露部分采用II類清水混凝土標準,對于隱蔽的及地下基礎混凝土采用Ⅲ類清水混凝土標準。對于I類、II類清水混凝土采用雙面覆膜大模板,對于III類清水混凝土采用普通大模板。同時對于清水混凝土模板進行配模設計,并對模板的接縫、陰陽角、預埋件安裝等細部節點進行深化設計。
(二)模版的選擇
清水混凝土施工外觀質量的關鍵就是模版以及拼裝是否到達要求。所以施工首先要選擇質量上乘的模版。在選擇模版上要充分考慮到模版的實用性、經濟性等因素,還要根據目前施工市場流行的趨勢進行選擇。
(三)為取得清水混凝土質量效果,加強對模板安裝尤其是鋼框膠合板模板的施工管理是很重要的
柱模板安裝:柱子底部在立模前,對柱根部模板支撐處用水泥砂漿找平,對于找平層要使用水平尺進行檢查,以保證其水平平整。然后在柱邊四周按照模板邊線定位鋼筋,讓鋼筋從四面頂住模板,以防止位移。安裝好柱模以后,要檢查移位和垂直度的情況并且及時糾正,最后再安裝柱箍。
梁模板安裝:要保證梁底架子的穩定,就要在橫桿與立桿交接處加上卡扣,保證梁底不下沉。梁底模安裝后,要掛中線進行檢查,對梁模中心位置、梁底標高等進行核查。在梁側模、梁底模拼裝過程中,只允許有橫向接縫,不允許出現縱向接縫。拼縫處用單面膠帶紙粘牢。
柱模板拼縫:柱模板的接縫處必須光滑平順,縫隙最好不要超過1mm,為杜絕柱子模板水平拼縫處漏漿導致露砂或外凸,應在柱模縫間加入防漏的物品。
(四)模板拆除
拆除模版要注意拆除的時間,要避免早拆,這樣會對混凝土造成損壞,拆模時應加強對模板的保護,不能用器械硬撬,也不能從高空拋落。如果在拆莫過程中造成混凝土損壞以致不能使用的要及時更換,以免對混凝土造成永久缺陷。
三、混凝土工程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使混凝土在滿足強度、耐久性以及清水混凝土的觀感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通過試驗對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模板體系、施工工藝等進行確認,最終確定清水混凝土正式施工的配合比。原材要求為了保證混凝土顏色的一致性,必須對原材進行嚴格控制。特別是水泥熟料成分必須穩定,以免產生混凝土色差。也要防止砂、石質量不穩,色差過大。
(二)混凝土澆灌過程要嚴格按計劃執行
比如梁和模板就應該同時澆灌。由于是廠房施工,所以模板全都采用的是大模板,這就要求施工過程中封堵要及時,防止因封堵慢對混凝土的連續澆灌帶來的影響,形成施工縫。混凝土在澆灌的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分層澆筑振搗,振點間距和振時亦應特別小心,要防止漏振、欠振等現象的發生。
(三)混凝土養護施工后期要注意對清水混凝土飾面的保護
清水混凝土如養護不當,表面極容易因失水而出現微裂縫,影響外觀質量和耐久性。清水混凝土的養護方法一般采用覆蓋澆水養護法,覆蓋應用塑料薄膜。對裸露的混凝土表面,應及時采用粘性薄膜或噴涂型養護膜覆蓋,進行保濕養護。
四、清水混凝土質量缺陷和解決方法
(一)產生接縫漏漿和出現砂帶
原因包括接縫不嚴密,模板底部欠嚴密;混凝土中水分太多流動性太高;振搗過強。控制措施:設凹槽施工縫;混凝土坍落度應嚴格控制,變化范圍應很小;澆搗方法應正確,避免直接振搗接縫處。
(二)表面沁水
產生原因包括含砂量低;由于天氣冷或混凝土外加劑配料不當而延長了硬化時間;坍落度太大。控制措施:含水量、含砂量,使用減水劑;對光滑的模板采用輕機油脫膜;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等。
(三)產生色差
原因分別為原材料變化及配料偏差;澆筑過程中的離析作用;模板的不同事吸收作用或模板漏漿;攪拌時間不足;脫膜劑施加不均勻或養護不穩定。控制措施有:原材料采用同品牌、同規格、同顏色、同產地:嚴格按照配合比投料和攪拌;加強薄膜覆蓋等。
實踐證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優化配合比設計,改善施工工藝,提高施工質量及加強養護等方面,完全可以控制混凝土溫度裂縫和施工裂縫的發生.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清水混凝土的發展空間必將會有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