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是是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基礎,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制造業,同時也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裝備制造業作為關中城市群的八大支柱產業之一,其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合理布局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推進關中城市群裝備制造業產業整合,有助于消除關中城市群之間裝備制造產業的過度競爭,協調各個城市的產業分工,提升城市群產業結構的高度化,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加快關中城市群成為西部重要經濟增長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測算了關中城市群內部各城市裝備制造業的區位熵和相對專業化指數,以期為關中城市群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理論提供支撐。
學者對產業整合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將從產業整合的動因和產業整合的模式兩個方面進行梳理。在產業整合的動因方面,學者主要從資源配置和戰略調整的角度來解釋,表現為企業戰略的調整和國家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呂拉昌(2004)認為實施產業整合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三點,一是改變企業競爭方式,構筑市場安全基準,二是積蓄研發實力,著力產業競爭力培育,三是擴大市場規模,形成規模優勢,是增強企業控制能力的需要。楊世奇(2012)指出促進產業整合的原因可以從宏觀層面和產業層面來分析。在宏觀層面,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我國礦石資源面臨約束,國家為了提升和優化產業結構,出臺相應的產業政策鼓勵整合,在微觀層面,則是企業規模不經濟和結構不合理。在產業整合模式方面,姜紅兵(2003)才能夠微觀企業視角出發,認為我國的產業整合并購基本可以分為行業橫向整合、產業縱向整合和特殊目的的整合三類。鄭勇軍(2006)根據產業集群發展的聯結模式以及相關的理論研究,結合產業集群的實例,提出跨區域整合的四種模式,即供應鏈互補型整合模式、資源共享型整合模式、優勢互補型整合模式和蛛網輻射型整合模式,并對四種整合模式進行了比較。周鵬峰(2012)基于對臨港產業整合的分析和內涵的闡述,以及北部灣臨港產業整合的現狀,提出了四種臨港產業的整合模式,分別為連接式、共享式、點面式和網絡式,并對每種模式進行了分析。
本文擬從關中城市群內各城市產業分工協作情況和相對專業化程度來研究城市群內裝備制造業的差異。
2.1 區位熵。區位熵可以用來衡量某一區域要素的空間分布情況,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的專業化程度和區位優勢水平。其定義如下:
(1)
其中LQ為某地區某產業的區位熵,P1為某地區某產業的就業人數,P2為該地區產業所在行業的就業人數,R1為全國該產業的就業人數,R2為全國該產業的所在行業的就業人數。LQ越大,在區域越有優勢,專門化率越高,該地區該產業發展越有前景。
2.2 產業分工與協作。反映結構差異的地區相對專業化指數、地區間專業化指數可衡量關中城市群專業分工與合作,兩指數定義如下:
(2)


關天城市群包括西安等6個市區,由于楊凌未進行單獨的裝備制造業數據統計,數據包含于咸陽統計數據之中,因此本文在進行實證分析時,亦把楊凌歸入咸陽合并分析,研究對象共計5個城市。數據主要取自各地市統計年鑒、各地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和陜西省統計年鑒。
表1可以看出,總體來說,西安相裝備制造業發展優勢明顯,其次是寶雞、咸陽、渭南和銅川,其中西安具有相對優勢的行業是汽車制造業(1.199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2.4158)以及儀器儀表制造業(1.1321),寶雞具有相對優勢的行業是通用設備制造業(0.7260)和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0.7186),咸陽則是通用設備制造業(1.0125),且專業化優勢較為明顯,渭南除了專業設備制造業(1.0869)以外,其余的行業發展水平較低,銅川在汽車制造(0.6805)方面相比其他行業更具區位優勢。整個城市群專用設備制造業的發展較為均衡,但是城市群內行業總體發展程度較低,區位優勢不明顯。

表1 2015年關中城市群各行業區位熵
根據關中城市群內各城市裝備制造業2011-2015年的工業總產值數據,本文利用公式(2)對他們的相對專業化指數進行了測算,如表2所示??梢园l現關中城市群內各城市裝備制造業呈現以下特點:第一,各城市的裝備制造業專業化指數呈上升趨勢;第二,西安作為關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裝備制造業的相對專業化指數高于其他城市的指數。

表2 2015年關中城市群內各城市裝備制造業相對專業指數
通過計算關中城市群裝備制造業的區位熵和相對專業化指數,得出以下結論:(1)城市群內裝備制造業產業區位熵普遍較小,區位優勢不明顯;(2)裝備制造業在城市間存在非均衡發展,核心城市西安的專業化能力持續增強,其余幾個城市的裝備制造產業優勢有所調整,但效果不夠明顯,需要發揮核心城市西安在裝備制造業產業整合中的帶動作用;(3)城市間相對專業化指數較小,產業趨同現象嚴重。
整合關中城市群裝備制造業,發揮區位優勢,提高區域產業結構高度化和競爭力,對于促進關中地區乃至陜西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區域內的資源進行整合,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1)集中優勢資源,推動區域產業集群。在現代經濟中,產業集群在增強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產業集群內部,大量相關企業在空間上高度集中,相互之間互動互助,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形成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和高效的網絡組織,產業集群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刺激創新、加劇競爭等方式形成只屬于集群內部企業的集群優勢,產業競爭力也因此得到提升。裝備制造業的產業特點是相關配套企業鏈較長,企業之間關聯度較高,因此地緣相近較易形成相關產業集群。因此,陜西省應當對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建設給予充分重視和積極推進。要積極推進陜西汽車集團、陜西法士特集團、西安航天發動機集團、陜鼓集團、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西儀集團、西電集團等大型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盤活周邊的中小企業,并促進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中新的產業集群。(2)以產業鏈價值為核心,促進區域裝備制造業產業鏈整合。按照產業關聯關系,將具有關聯性的企業整合在一起,降低企業交易費用,發揮產業的協同效應,合理配置資本。政府應鼓勵企業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延長產業鏈,增加裝備制造業的工業附加值,引導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融入合作網絡。(3)鼓勵城市群內大型裝備制造業企業的并購重組。從微觀企業層面由大中型企業對中下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產業集中度。政府應改進政府管理和服務,簡化相關手續的辦理,完善企業兼并重組機制,加大財政和金融扶持力度,推動裝備制造業企業的并購重組。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1] 趙術開、溫興琦.基于產業整合理論視角的旅游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04):151-155.
[2] 周沂、沈昊婧.武漢城市群經濟整合及其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13,(02):53-59.
[3] 李穗明、朱立.中國煙草產業整合的市場績效分析:1998—2007[J].管理世界,2009,(07):10-14.
[4] 李偉、劉光嶺.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發展研究[J].經濟經緯,2009,(01):66-70.
[5] 高懷壁、石望林.關中-天水城市群裝備制造產業差異及其整合——基于錫爾系數和區位熵的實證研究[J].西部金融,2016,(0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