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的高速增長、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在轉型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其中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逐漸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關注。以往,國內研究者普遍將造成城鄉收入差距的原因解釋為政府投資、財政支出、土地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程開明李金昌 2007,王健康 2015等)。但隨著城鎮化步伐在我國持續推進,上述因素對于城鄉收入差距方面產生影響正在逐步減少,而對于城鎮化進程中帶來的高房價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學界研究較少,且未取得一致性結論(段景輝 2011,肖堯 2013,張傳勇 2014,)等。
理論上,城鎮化進程中勢必帶來房地產價格的上漲,而房價上漲會則會產生財富轉移效應。城市房價,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價的過快上漲,使得在城市擁有房產的家庭財富增速大幅度增長,會進一步拉大城鄉收入差距。僅2015年12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漲幅為7.7%,深圳漲幅甚至達到了47.5%,而上海、北京、廣州分別上漲18.2%、10.4%、9.2%。2015年全年房價漲幅則達到了7.43%,而城鎮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僅為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上漲了7.5%,均遠低于商品住宅價格的上漲速度。
可見,房價上漲具有擴大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作用,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兩方面:一是,房價的快速上漲使得高收入家庭通過房產投資而獲得房價上漲的溢價,而低收入家庭則無法獲得。二是,房價的快速上漲導致城鎮“富人”不斷增加,買不起房的“窮人”卻只能選擇在農村置辦房產,出現居住的“階層同質化”,從而進一步加劇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
從研究方法上而言,對于城鄉收入差距的研究普遍基于定量分析的線性模型,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非線性。歐陽志剛(2014)在考察我國城鄉一體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時發現我國收入差距問題存在著較為明顯的非線性。因此本文在考察我國住房價格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時,選擇能體現變量間非線性的面板門限模型。
面板門限回歸模型是用于分析導致經濟產生突變或者躍升的臨界點或者臨界區域,一般方法是依據門限值將回歸模型按照區域劃分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區間,每個區間可以用不同回歸模型表達式進行描述。可見,門限模型是討論宏觀經濟現象中非線性特征的重要方法和工具而被廣泛使用。其基本面板門限方程為:
yit=μi+β1xitI(qit≤γ)+β2xitI(qit>γ)+eit
(1)
其中,I(·)是示性函數,根據門限變量qit小于或大于門限值γ,觀察值被分割為不同的兩個“區制”,同時區制需要根據不同的回歸斜率β1及β2加以分別。
依據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選取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數據,數據選取的時間為2000-2014年①。選取《新中國60年統計資料匯編》及部分省市的統計年鑒中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人均純收入的數據,用兩者之比衡量城鄉收入差距,記為DIit,作為模型的被解釋變量;城鎮化率作為門限變量,用城鎮人口與總人口的比值來衡量,記為URBit;本文選取房地產價格為受門限變量影響的解釋變量,用商品住宅銷售額與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之比來衡量,記為Pit。
本文設定門限面板模型為:
DIit=αi=θURBit+β1Pit·I(URBit≤γ1)+β2Pit·I(γ1
其中,i為省份(市、自治區),t為年份,DIit代表城鄉收入差距,URBit代表城鎮化率,Pit代表房地產價格,γ1,γ2為門限參數,門限變量URBit為城鎮化率。
按照模型設定對門限值進行估計共分兩步:一是,假設模型不存在門限值、存在一個門限值、存在兩個門限值,并分別進行OLS估計;二是,利用OLS估計產生的殘差項計算出相應的LR統計量,并對模型的門限效應是否顯著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見表1 。

表1 門限效應顯著性檢驗結果
注:*、**、***分別表示在90%、95%、99%水平下顯著。
表1中數據給出URB為門限變量時,統計量LR的值,以及10%,5%,1%分別對應的自舉臨界值。通過結果可知,LR統計量拒絕了最多存在一個門限的原假設,但是在10%的顯著水平下不能拒絕存在兩個門限效應的原假設。三門限模型對應LR統計量的值也不顯著。因此模型存在兩個門限值,適用于選擇雙門限面板回歸模型。即我國城鎮化率、商品住宅價格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并且存在兩個門限值。

表2 門限值的估計與檢驗
表2給出了門限值的具體數據,分別為25.77%和44.5%。具體門限回歸模型中相關參數的模擬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3 面板門限回歸結果
由表3 可見,當城鎮化率超過門限值44.5%時,商品住宅價格與城鄉收入比存在正相關,表明商品住宅價格的升高將推動城鄉收入差距的持續擴大,即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尤其是超過一定比例后,導致房地產價格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不利于城鄉收入差距縮小。當城鎮化率不高于44.5%時,商品住宅價格與城鄉收入比負相關,表明商品住宅價格升高將有利于城鄉收入差距的持續縮小,即當城鎮化水平處在一定階段,房地產價格雖然有所升高,但是這個區間的房價上漲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尤其當城鎮化率低于25.77%時,城鎮化進程處于初期階段,房地產價格伴隨城鎮化進程不斷提升,但對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作用卻相對更加顯著。
1.通過模型估計,我國城鎮化率與城鄉收入比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城鎮化率通過房地產價格因素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在不同階段具有兩種相反的作用,即當城鎮化率大于44.5%時,城鎮化阻礙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起到抑制作用;當城鎮化率小于等于44.5%時,城鎮化有利于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在城鎮化進程中,不能一味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盲目提高城鎮化率指標,而應該合理控制城鎮化進程的步伐,合理調控城鎮化進程帶來諸如房地產價格升高等問題,使之有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2.鑒于當前我國城鎮化率水平已普遍超過零界點44.5%的水平,面對持續高企的房地產價格,國家應該采取調控政策,保持房地產價格維持在合理區間,避免房地產價格升高對城鄉收入差距帶來負面作用。
(天津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注釋:
① 考慮到西藏地區的城鎮化進程較慢,房地產市場尚不完善,本文樣本未予以選取。
[1] 王建康,谷國鋒,姚麗. 城市化進程、空間溢出效應與城鄉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2年省級面板數據[J]. 財經研究,2015,41(5):55-66.
[2] 張傳勇.房價與收入分配的內生性及其互動關系[J].統計研究,2014,(1):63-69.
[3] 程開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與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機制及動態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7).
[4] 肖堯.城鎮化、房地產價格與城鄉收入差距——基于我國省區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J].財經科學,2013,(9):100-107.
[5] 歐陽志剛. 中國城鄉經濟一體化的推進是否阻滯了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J]. 世界經濟,2014(2):1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