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臻 上饒日報
新媒體是繼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之后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以其傳播速度快、信息儲存容量大、傳播成本低、互動性強等特點迅速占領了媒體市場,面對如此巨大的沖擊,紙媒不得不對自己的發展之路作出更深入的思考。
媒體的生存之道在于其他媒體無法替代的角色定位,紙質媒體和新媒體必然有其各自的優勢,應當投屏屬于兩種平行的閱讀方式,在相互競爭中共存,根據不同受眾的需要,為受眾帶來更優質的服務。
(一)互聯網覆蓋全球,它擁有的受眾是任何一種媒體都無法比擬的?;ヂ摼W使用人群基數龐大,只要網絡覆蓋的地方,就會有使用互聯網的人群。巨大的使用人群是互聯網媒體形成強大市場占有率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互聯網傳播速度快,即時性強,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發行成本低,信息量大,互動性強等特點這些都是互聯網媒體與傳統紙質媒體競爭強有力的優勢。
(三)互聯網媒體的崛起急劇壓縮了紙質媒體的生存空間,留給紙媒的蛋糕數量的減少,這就使得紙媒與紙媒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給紙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信息更具公信力
紙質媒體具有公信力,追根溯源在于紙質媒體和政府權力之間緊密的聯系。各級黨委和宣傳部門發行的黨報,具有任何一種紙媒都無法比擬的公信力。相比與互聯網媒體,紙媒的發行門檻更高。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產者。在這樣的一種新媒體的傳播途徑中,傳播速度的加快,傳播半徑的增大,傳播成本的降低,似乎使得“把關人”的作用越來越弱。而紙媒擁有經過篩選的采編隊伍,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從信息的獲得到編輯最后到發布都自有其一套完整的流程,利用自己專業素養以及毒辣的眼光,將有價值的信息從紛繁的信息中篩選出來。紙媒擁有更多的學術資源,權威的學術期刊的發表仍舊選用的是紙媒渠道,紙媒與政府部門天然的聯系以及長期以來不少優秀紙媒所形成的良好口碑,使得紙媒在公眾心中較強的公信力,不少公眾表示,當某消息同時出現在互聯網媒體和紙質媒體時,他們更傾向于相信紙質媒體。
(二)信息更具深度
深度報道是指,運用解釋、分析、預測等多種方法進行報道,報道者報道得不僅僅是信息的本身,更包括信息背后的歷史淵源、因果關系、影響作用、發展趨勢等。深度報道將信息從“可讀”變成“解惑”,是一種對一般報道的升格?;ヂ摼W信息爆炸時代,信息海量且即時性強,這些優勢是紙質媒體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同時也必然在內容報道的深度上大打折扣。
無論信息的傳播途徑如何變革,人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落在信息的獲取上。計算機的傳播速度快、信息儲存容量大、傳播成本低、互動性強、咨詢可免費獲取這些都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紙質媒體所不具備的。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紙質媒體要想拓寬自己的生存空間,就必須在功能和角色上無法被網絡媒體所取代,它的核心競爭力應當仍在于信息的生產,強化自己所原本具有的優勢。具體發展措施如下:
(一)注重內容的原創性
網絡媒體的傳播優勢在于其傳播速度快、傳播形式的風格突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就必然會減少信息制造的時間。大部分網絡媒體的一手信息來源仍舊來自于紙質媒體,是對紙質媒體信息素材的再加工。新浪網總裁陳彤指出,“互聯網媒體的發展規律在于整合而非原創。”這就恰恰明確了紙質媒體的定位,注重信息的原創生產。原創是信息生產的不竭動力,紙質媒體應該充分利用自己多樣化的信息渠道,在原創性上下足功夫,加強受眾的粘性。
(二)增強公信力,擔起“吹哨人”的重任
“吹哨人”在今天引申為對政府、企業的不當行為進行監督的人。大數據時代,通過計算機對于受眾的上網痕跡的分析,可以較為精準地把握受眾的偏愛以及習慣,在某種程度上給受眾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隱藏著更多的風險。這種風險具體到網絡媒體上是指“帶節奏”的行為,由于網絡媒體缺乏深度解讀,往往很難深入到事件的真相,因此就出現了“我給你看到的,都是我想給你看到的”。一些自媒體平臺擁有基數較大的群眾基礎,卻往往沒有承擔起自己應有的社會責任,在進行一些報道時,缺乏對于事件的深入調查就大放厥詞,引導公眾輿論導向。特別是對于一些影響重大的事件時,亟需要能承擔起社會責任具有公信力的媒體站出來未大眾披露事實的真相。紙質媒體承擔的應當就是這樣一種角色。利用自己的堅實的公信力以及深入事件獲得更多技術支持和法律保護的能力,幫助受眾分析出大數據背后的潛在的風險,使得公眾在面對自己權益受到侵害時,更具敏銳的感受力。讓公眾在面對政府的一些不當的行為時,不再是處于一個弱勢群體的地位,能夠集聚起更多的社會力量,勇于為自己發聲。同時也更加有利于建立一個更加陽光公正透明的政府。
(三)推出免費報紙
在與網絡媒體搶奪市場空間的過程中,提出了降低報紙發行結果甚至是免費發行報紙的想法。上海解放日報將其報紙定位為“為上班族上班路上提供咨詢的報紙”,在地鐵沿線為上班族免費發放報紙。在提高報紙內容質量的同時,利用免費提供報紙的方式增加報紙的受眾人群,同時將目標受眾定位于20歲到30歲的上班人群,這樣的做法為紙質媒體的發展提供給了一個新的方向。
美國新聞界有這樣一種觀點,新聞媒體在提供信息產品時,需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第一是讀者在閱讀報紙上所花費的時間;第二是購買報紙所需要花費的金錢。因此,將報紙的發行方式設定為免費發行時,也必須考慮讀者的閱讀時間,做好金錢上以及時間上較少的輸入而收獲到預期的輸出。
網絡媒體必然有其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紙質媒體長期形成的堅實的群眾基礎,也是紙媒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一個強有力的武器。紙質媒體在對自己優勢進行深度認識下,明確自己角色的定位,將優勢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