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菲 王艷 吉林市經濟廣播電臺
2018年1月19日愛奇藝《偶像練習生》節目將100位練習生帶入受眾的視野。作為尚且沒有專業演藝經驗的練習生,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未經包裝訓練的結果,展現在節目中的青澀表現吸引了大批好奇偶像成名前經歷的受眾。整個節目以淘汰賽為主線,練習生們要在節目中盡可能表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以吸引觀眾為其投票來提升名次。在三個月的練習過程中,愛奇藝邀請了國內知名偶像和唱作人王嘉爾、程瀟、周潔瓊、歐陽靖、李榮浩、張藝興,從舞蹈、唱歌、rap幾個不同方面對練習生們進行培訓,定期在節目中為練習生安排競演曲目,以舞臺考核標準淘汰排名靠后的練習生,最終排名前九的練習生以男團形式出道。4月6日晚,愛奇藝綜合觀眾投票選出蔡徐坤、陳立農、范丞丞、Justin、林彥俊、朱正廷、王子異、小鬼、尤長靖九人以“NINE PERCENT”組合形式正式出道。
從運營模式上看,愛奇藝打破了傳統偶像組合“先封閉培訓再出道推廣”的形式,將尚未成熟的練習生展現在受眾面前,以練習生們在一次次的舞臺表演和練習室練習中不斷突破自我變成更優質的偶像為賣點,節目將練習生們素顏敷面膜、在宿舍玩游戲、在練習室睡覺等場景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屏幕上,將一個普通人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偶像的過程直接呈現出來。偶像本屬于不可觸及的上層階級,但這樣的養成使得偶像被拉下神壇,粉絲在偶像身上看到了普通人的影子,產生了自己與偶像處于同一階層的錯覺,粉絲甚至會期待自己與偶像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因此粉絲心甘情愿付出時間和金錢來陪伴偶像成長,幫助自己喜歡的偶像出道讓粉絲產生了一種身邊的朋友實現夢想的奇妙感受。
在養成系偶像這一特殊群體中,除了經紀公司作為推手幫助其出道并管理其日常工作以外,粉絲更是參與到其中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偶像練習生》節目推出“全民制作人”概念,將出道位的選擇權交到了觀眾手中,最大限度邀請受眾參與到偶像團體的養成中去,為了給自己喜歡的偶像投票,粉絲會自發動員身邊的一切力量為偶像投票。愛奇藝作為制作方推出了愛奇藝會員可以投兩票的機制,吸引了大批粉絲充值會員。農夫山泉作為節目贊助商,為響應節目推出買水送投票碼活動,兩箱水送一百五十票,粉絲瘋狂搶購導致網上旗艦店維他命水庫存不足,最終出道的九人男團由全民制作人投出的1.8億票共同選出。除此之外,粉絲還會在線上公開募集資金用于對偶像的應援,例如在地鐵打出燈箱廣告,在上海外灘寫字樓的LED大屏上打出偶像的名字等行為。可以說最終1.8億票的出道團體粉絲所創造的經濟價值遠遠超出了1.8億。
除了線下的消費,粉絲對偶像的線上消費也越來越常見。隨著媒介技術的進步,粉絲對偶像的線上追逐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在微博上,粉絲會為自己的偶像做出漂亮的數據來為其創造經濟價值。“數據粉”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每天為偶像在網絡上的點擊率、轉發量、打榜數據而奮斗,在微博超級話題上有一個實時明星超級話題榜,粉絲通過不斷發表帶有話題的內容來為自己的偶像提高熱度,他們活躍于各大社交平臺,極為重視其偶像在網上的搜索率、點擊率、播放量。在粉絲們看來,這些看上去毫無生命氣息的數據是自己偶像知名度的體現,為自己的偶像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是他們的目標。在粉絲的努力下,《偶像練習生》播出期間,14位練習生登錄超話明星榜Top50,3位練習生長期霸占超華明星榜Top10,蔡徐坤登頂超話明星榜Top1。
當下,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模式和信息交換,微博的出現更是打破了傳統媒體在傳播信息方面的權威地位,受眾能夠直接參與到信息的發布中去,對于感興趣的信息,微博用戶可以進行二次傳播,并附加自己的評論看法,參與討論,使得受眾擁有了傳播者這一新的身份,增強了受眾的參與感和身份認同感。
在社交媒體上,人們共同處于一個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界限的虛擬的公共空間,在這里,粉絲與偶像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變得便捷簡單,新型社交媒體的出現為粉絲提供了新的渠道的和方式接近自己的偶像,相比較于傳統媒體時代的粉絲單方面互動偶像,微博將這種互動轉化為雙向,增強了粉絲黏度,使得粉絲對偶像的真情實感得到寄托,這種情感寄托在養成系偶像的粉絲群中更為明顯,將“陪伴”視為主題的養成系偶像粉絲群體在伴隨偶像成長發展的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里,與偶像共同經歷著例如出道、爆紅、升學、甚至戀愛等大事件,營造了一種參與到偶像人生進程中的假象,而這種假象僅僅維持在社交平臺。
除了與偶像之間的互動,對于粉絲來說,在社交平臺上相互之間的討論與交流這一行為本身的意義要超出對偶像文本的消費本身的意義,喜愛共同偶像的粉絲借由社交平臺這一傳播載體聚集在一起,互相給予了歸屬感,獲得了強烈的心理共鳴。截至目前為止,《偶像練習生》在微博的超級話題有27.7萬粉絲,1.2億篇帖子,閱讀量達到141.8億,龐大的數據顯示出微博這一社交平臺在維持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關系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受眾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接受者,變得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受眾在信息接收和傳播方面越來越積極,這樣的大環境決定了粉絲和偶像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養成系偶像秉持著“陪伴成長”這一理念應運而生。但因網絡行為規范約束的缺失導致的粉絲文化異化是我們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低齡化的粉絲群體需要被正確引導,接觸正能量,而非沉浸在網絡罵戰與其他失格行為上,未來粉絲文化在網絡上的傳播需要被規范,這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