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杰 河南廣播電視臺
隨著近年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對各行業領域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新舊媒體的融合促使人們在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方面有所拓寬,更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發達,人們隨時隨地利用碎片時間便能夠獲取信息,在這一形勢下對電視這一傳統媒體的發展形成了沖擊[1]。因此,作為電視臺記者應當積極創新自己的采訪形式,不斷提升新聞質量,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去強化電視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市場競爭力,助推電視媒體行業的穩健發展。
現階段,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新媒體,隨著媒介融合趨勢的愈演愈烈,電視臺記者作為新聞信息的生產者與傳播者,其采訪工作的形式也呈現了新的變化,主要體現出如下幾點特征: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達助力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但在眾多信息憑平臺中存在大量不實信息,也對人們的判斷形成了干擾,因此現如今電視臺不得不加快采訪速度,確保真實信息能夠在第一時間傳遞出去。
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傳播方式也發生了巨大改變,受眾不僅僅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更是信息傳播的參與者。受眾在對記者采訪過程進行收看的同時,也能夠實時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與記者形成交流,助力記者更高完成采訪任務,明確采訪工作目標。
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臺記者的采訪形式變得更為多元,采訪過程中能夠用手機、錄音筆、平板等等,在采訪過程中能夠實時與受眾互動,向受眾答疑解惑。
在當前媒介融合形勢發展迅猛的背景之下,許多新聞會第一時間在新媒體平臺發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傳播速度,使得新聞的生產更為快捷。然而,不足之處在于眾多信息當中充斥著不實信息,許多新聞報道僅僅著眼于表面,為了能夠搶占頭條而并未對新聞內容核心進行深度挖掘[2]。因此,作為電視臺記者則需要緊緊把握受眾急切想要知道真相的心理,對這些事件進行跟蹤報道,并且充分利用電視臺的資源優勢對新聞進行深度挖掘,基于受眾心理需求角度去探尋更多信息,從而吸引受眾觀看,提高電視臺的社會影響力。
為確保電視節目信息能夠在傳播速率方面有所提升,電視臺應當積極構建自家網絡媒體平臺,讓記者能夠充分利用媒體工具開展采訪工作,更能夠保證采訪形式的多元化,無需受到傳統媒體的局限。比如必要的特殊情況下,記者可利用手機、錄音筆等工具直接進行采訪,并且可根據實際情況對采訪形式進行針對性調整。其中,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都能夠成為記者發布信息的重要渠道,結合不同平臺特點對所采訪的內容進行整理,以圖文、影像的形式進行傳播,從而滿足受眾能夠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的需求。當然,電視臺記者在進行采訪之前需要對采訪形式有先行計劃,利用最具優勢的媒體工具去創新采訪形式。
電視臺記者應當充分意識到媒介融合時代中信息發布與傳播速度不斷加快的趨勢,所以在采訪過程中應當提前做好準備,確保新聞稿件能夠得到及時整理并第一時間向受眾發布。因此,在當前媒介融合背景之下,電視臺記者則可充分利用媒體去提升自己的采訪效率,例如電視臺記者可借助網絡平臺與受眾展開交流互動,去探析受眾的內心想法,從而拉近與受眾的心理距離[3]。同時,電視臺記者還應對采訪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模擬訓練,避免在實際采訪中出現無法處理的突發情況。此外,為提升電視臺記者的采訪效率,可先行利用網絡采訪中需要用到的資料進行收集,列好大致提綱,如此一來便能夠大大提升采訪工作效率。
一般來講,電視臺記者采訪的主要工作形式為:先通過觀察、訪問、調查等方式,對有價值的新聞素材進行收集;之后便利用攝影器材對具有新聞價值的畫面及素材進行記錄;最后將兩者綜合進行整理,為受眾呈現新聞信息。在當前媒介融合背景之下,電視臺記者可充分運用網絡新媒體對具有新聞價值的素材進行實時傳送,比如當前最為火熱的直播,作為電視臺記者便可在新媒體平臺開通直播通道,實時向受眾傳達新聞現場畫面,并且通過彈幕與受眾進行交流,了解受眾最想要獲悉的信息,進而對接下來的采訪計劃進行調整。如此一來,電視臺記者采訪工作的開展便能夠保證及時性、高效性與互動性。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媒介融合已成為發展主流,電視臺記者在自身采訪工作方面則應當重視形式創新策略的有效應用。通過應用新媒體工具,樹立創新理念去不斷提高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內容的質量,提高電視臺記者采訪效率,從而助力電視臺的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