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魏曉道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應用化學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60)
《應用化工生產技術》課程每學年學生學習人數約為300人。學時數平均70課時左右。該課程原定考試方式為閉卷考試,要求學生熟記相關的知識點。而職業教育的特點就是技能性、操作性的教學應占的比重相當大,而且這種技能性、操作性的教學進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逐步由簡到繁,由不熟練到熟練,最終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達到對技能的掌握,保證學生充分就業。而現行的考試方法主要采用卷面筆試的方式進行,這就會造成我們的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組織,技能性、操作性的教學主要是通過課堂上進行演示、演練和訓練,無論是教學大綱還是教學計劃,由于這種考試模式的導向,其實踐性的教學部分也是安排在課堂組織。同時,由于這種考試模式,也會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功利性,使技能性、操作性的教學帶來人為的斷點,違背技能操作掌握的規律性。
另外由于教學內容比較多,學生所能涉獵的知識非常有限,不能夠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難于實現基礎理論課的教學效果,講授的知識點,相對起來鞏固比較難,由于沒有深入的化工生產過程體驗,通過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試效果也不佳,并且往往是一旦考試結束,過一段時間,學生對應用化工生產技術課程的知識又逐漸的陌生,因此課程實施了考試考核方法改革,現將課程改革情況總結如下:
要通過課程考試考核方法的改革來提高課程教學效率與質量,其制約因素首先是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處理、和教學方式方法的確定,其次是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確定課程教學效果的考核。為了實現預定目標,課題組首先根據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教學時數組織修訂了課程教學大綱,以教學指導性文件的形式,來確定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課程教學大綱中我們依據課程教學時數選定了三個內容專題:內容主要涉及化工生產過程的組織與管理、天然氣與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煤化工等相關知識。并從中又重點選擇了6個核心課題。圍繞這些課題,制定了課程教學大綱。在大綱中,針對每個課題,按照化工企業生產過程提出了具體的課程教學要求。并增設了課程實訓教學內容和要求,使之更加符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特色。以此來規范教學過程,落實工學結合課程建設思路。在此基礎上,將課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具體舉措指定到課程教學大綱中,用于指導該課程建設考核工作。
應用化工生產技術課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主要思路是針對選修課程教學時內容較多的現實問題和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而提出的具體改革舉措,具體做法是:設計一個貫穿課程知識技能的綜合性試卷庫,以項目驅動式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綜合學習運用知識與技能的積極性,尤其主張利用當代信息社會所給予的溝通條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相關網頁上進行廣泛的瀏覽,以開放式的課程教學和考核方式、用科學研究的目光和視野,來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充實他們在課堂教學上的不足。
自本課程作為年度課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課程立項建設以來,采用這種課程建設思路指導教學的共有16個班級。經對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效果調查,學生反映比較積極,以更加積極人性化的課程學習方法,來引導和影響學生學習,從教與學的態度上,改變了以往師生之間的對抗的心理,循序漸進的滲透了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課程學習引導思路,使得學生感到新鮮,同時,又富有一定的挑戰性。并在學習本門課程的同時,鍛煉學生綜合應用計算機、檢索科技信息、綜合應用專業知識來學習研究化工生產技術的相關技能,是通過課程學習來落實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一種課程建設嘗試。
從課程立項到目前,這種課程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僅僅經歷了3個周期,所以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集中起來有以下兩個個方面:
目前課程改革工作雖有一定的進展,但是依靠1~2個人來落實課程改革項目還存在一定問題,應該適度的擴展課程團隊人員,形成課題團隊研究建設的良性機制,通過更多的人員來整理補充試卷庫,不斷地完善相關研究內容,尤其是從現場選擇一些基于工作過程的課題,融入到教學內容中,豐富和發展課程建設成果,才可能完全是件預訂的課程建設目標。
課程實踐環節跟不上,這不符合職業教育的教學規律,沒有真實的實踐性教學環境,學生也就沒有真實的實踐性學習的感受,按照課堂上的實踐性教學要求,其自身的技能性、操作性的掌握也是不規范、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準確的,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會受特定訓練方式和訓練環境的禁錮。
由于考試是期末一次性終結考試,學生考試結束,就意味著本門課程學習的終結。考試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不能與學生進行及時的反饋與交流。 這樣的考試模式無法使學生擺脫僵化、 死板的學習軌道。
高職院校《應用化工生產技術》課程考試模式改革應根據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在觀念、內容、形式、反饋等方面進行深層次的改革。通過構建考試模擬系統,充分發揮考試在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的教育作用、引導作用和導向作用,體現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創新性,以適應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和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從而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