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盼盼
2月24日,騰訊宣布全面布局功能游戲,計劃推出五大類功能游戲產品,進一步探索與發掘游戲的正向社會價值。這一舉動,引發了行業和社會的熱議和關注。
4天后,騰訊首批功能游戲便正式發布:《榫卯》《折扇》《紙境奇緣》《歐氏幾何》,以及一款以重新演繹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為背景的游戲,涉及傳統文化、理工鍛煉、科學普及三大領域,其中既有騰訊自主研發的產品,也有代理發行的來自國內外開發團隊的產品。
從對外發布到產品發布,在不到一周時間里,作為率先在國內系統布局功能游戲的企業,騰訊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其發展功能游戲的誠意與決心。作為游戲領域的領頭羊,騰訊為何布局功能游戲,又將為行業乃至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那些懂得如何制造游戲的人有必要開始關注新任務了,即為盡量多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現實生活。”全球著名游戲研究者簡·麥戈尼格爾在《游戲改變世界》一書中曾提出。
功能游戲正是這樣一種游戲。某種意義上來說,功能游戲其實是“游戲+”帶來的產物,是一種集娛樂性與教育、治療、生產、管理等功能性于一身,以解決現實社會和行業問題為主要目的的游戲品類。
在騰訊此次公布的功能游戲中,一半為傳統文化類產品,如《折扇》,該游戲由扇子模型、形制、制扇小游戲、扇子歷史、藝術家扇坊五部分構成。玩家不僅能了解折扇知識,還可上傳照片制作個性折扇,分享到朋友圈。在互聯網時代,通過技術研發、內容創新將物品、行業、大眾連接,讓更多人了解、使用到像折扇這樣的工藝品,這一嘗試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
用游戲助力傳統文化傳承,其實國內各界早已具有一定意識,并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呈現出年輕化、全民化趨勢。2016年,騰訊和故宮聯合完成《穿越故宮來看你》,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目前更是在多方面合作助力文化傳承。去年7月,騰訊正式提出在科技之外,還要做一家文化公司,同年11月,由融合了諸多傳統元素的國民手游《王者榮耀》冠名的公益文化紀錄片《百心百匠》便正式開播,在深度參與節目選題和制作的同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文化遺產。在“一帶一路”發展的大背景下,去年12月,騰訊與敦煌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放最新科技和泛娛樂生態,攜手推動敦煌文化走向世界。而此次騰訊公布的傳統文化類功能產品,則更為系統地挖掘游戲的功能性,可以說是對游戲發揮社會價值的進一步推進。
對于社會問題的解決,去年一款以呼吁大眾關注“印度貧困地區人口販賣”問題為目的的游戲《Missing:Game for a Cause》引發關注,制作者在對被販賣女性進行大量采訪后,將她們的經歷還原于游戲中,該游戲被全球70多個國家的用戶下載50多萬次,也被諸多學校當成教育工具。
“內容創新與科技創新,正推動游戲的觸角延伸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跨界融合,游戲正在多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積極作用。”一位玩家表示,“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游戲,期待游戲為解決社會問題帶來越來越多的正向可能性。”
目前,功能游戲的開發和應用在國際上已有較為成熟的發展。
據騰訊研究院推出的《跨界發現游戲力》對全球130款跨界游戲整理分析得知,國外面向垂直行業應用的游戲發展已形成相對完整的開發、運營體系。其中與教育結合最廣泛,占比43%,企業商業類占比約19%,醫療類排第三,占比超16%。此外,游戲還在不斷助力政府部門破解社會治理難題,據了解,美國、荷蘭、加拿大等國家政府部門已將游戲運用于交通治理、應急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傳承等社會管理的多個方面。
功能游戲《折扇》。玩家不僅能了解折扇知識,還能制作個性折扇,分享到社交媒體。
同時,隨著社會價值的日益凸顯,功能游戲還帶動了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加入這個生態。在各國積極發展功能游戲的背景下,游戲的跨界應用已成為電子游戲的另一大發展趨勢。可以說,功能游戲正在全球“爆發”出獨有的影響力。
對此,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瓊表示:“游戲跨界應用充分發揮了游戲參與度高、激勵性,技術性、反饋及時等特色,成為人們接收知識和技能的新媒介,縮短了學習曲線,也為科研創新、專業人才批量培養、社會管理等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在國外,游戲成為了知識和技能傳遞的重要媒介。現在很多國家已不再從比較局限的層面看待游戲,而是把游戲作為重要的工具和生產力去發展。”劉瓊說。
相比之下,目前國內對游戲跨界應用的研究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對此,劉瓊指出,我國對游戲跨界應用的價值尚未形成普遍認知,相關支持政策還處于空白,涉及的企業也多以教育類中小企業為主,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或作品還鮮有。如若不能在當前商業類游戲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新業務方向,我國游戲產業很有可能錯失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國外跨界游戲百花齊放,國內前行者也正做出不少有益嘗試。作為游戲領域的引領者,騰訊很早就已在思考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挖掘游戲的社會價值。
除在產業上持續領跑外,在規范化成為整個游戲行業的自覺背景下,去年騰訊率先推出騰訊游戲成長守護平臺系列服務,從健康游戲、理性消費角度出發,協助家長監護未成年用戶的游戲行為,該項目得到了諸多家長、孩子、專家、學者及主管部門的肯定。
據了解,上線一年來,成長守護平臺已服務近400萬用戶,80%的游戲賬戶處于“超級家長”模式保護下,家長可使用游戲登錄、消費提醒、游戲時段、消費額度設置及一鍵禁玩等功能。目前,全國也已有900余所學校可通過智慧校園使用成長守護平臺服務。可以說,該平臺為功能游戲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奠定了基礎。除繼續鞏固既有工具功能外,騰訊還就“游戲促成長”和“構建和諧健康親子關系”“青少年網絡安全”等多方面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今年,布局功能游戲,是騰訊持續挖掘游戲社會價值的體現。正如騰訊五位創始人之一的張志東所言:“用技術優雅地解決社會問題。”對此,騰訊游戲副總裁劉銘也表示,功能游戲代表游戲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通過眾多優秀的功能游戲產品,希望讓人們接觸到更有積極意義的互動游戲,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
但功能游戲的發展,在國內還面臨諸多挑戰。我國擁有龐大的游戲用戶規模,但對游戲產業的認知仍不足,忽視了游戲蘊藏的社會價值,同時也使得專業人才很少進入這個行業。如今,騰訊積極應對挑戰,無論是成長守護平臺的搭建,還是功能游戲的布局,都以其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其中,并逐步引導社會大眾重新審視和看待游戲。
對此,業內人士評價,對功能游戲的系統布局等,是騰訊在技術創新基礎上,所進行的具有深遠意義的有益嘗試,不僅能驅動游戲的社會價值,還將有效引領行業發展,體現出了其行業巨頭應有的責任感。對于未來,騰訊表示,將積極履行與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通過多方面的持續創新,挖掘游戲的正向價值,與社會各界一起,推動中國游戲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