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9日,賈某駕駛轎車從瑞安市萬松路自西向東行駛,駛經萬松路涌泉巷口時,車頭碰撞正在斑馬線上騎自行車的李某致其受傷。李某于當日前往瑞安市人民醫院門診治療。因雙方均認為李某的傷勢不重,遂于同月30日達成調解協議,約定在賈某已支付醫療費2250元的基礎上,再支付后續治療醫療費用2000元,作一次性解決。此后,李某先后多次就左肩關節損傷到醫院門診治療,并于同年4月2日住院治療。5月24日,李某委托司法鑒定所對其傷殘等級、護理期限、營養期限進行鑒定。鑒定意見書認為李某左肩關節損傷及后遺癥與本次交通事故有直接因果關系,遺留左肩關節活動功能部分喪失等后遺癥,評定為十級傷殘。后李某起訴要求撤銷調解協議。法院認為,李某的傷勢被醫生診斷為左肩軟組織挫傷,花費的治療費僅兩千多元,其因此認為自己的傷情較輕,故而與賈某達成調解協議。但在之后的進一步治療中發現傷情較重,可見,李某簽訂調解協議時對自己的傷情有重大誤解,故其要求撤銷該協議,應予以準許。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71條的規定,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故應認定李某系因重大誤解而訂立調解協議,對其撤銷協議的訴請應當予以支持。但當事人需要特別注意關于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的規定,以免行使撤銷權超過請求撤銷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