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上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3.9%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近日在巴黎發布全球經濟中期展望報告,上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報告預計,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都將達到3.9%,分別比2017年11月該組織的預期上調0.2個和0.3個百分點。同時,二十國集團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期分別被上調至4.1%和4.0%。
美國債務首次觸及21萬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聯邦債務水平3月15日首次觸及21萬億美元。分項數據顯示,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出任美國總統時,被公眾持有的聯邦債務達到14.4萬億美元,各政府機構持有的聯邦債務達到5.54萬億美元;截至3月15日,共有15.36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被公眾持有,5.67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被各政府機構持有。在特朗普執政的一年多時間中,美國聯邦債務增長了超過1萬億美元。分析機構警告稱,美國政府如果持續大幅舉債,將導致美國償債付息成本激增。
美國1月貿易逆差創9年來新高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連續第5個月增長,并達到2008年10月以來新高。數據顯示,1月份美國出口環比下降1.3%至2009億美元,進口環比不變,為2575億美元,貿易逆差環比增長5%至566億美元。特朗普政府一直把縮小貿易逆差列為“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的重點,但受制于美國經濟結構中儲蓄率較低等根本問題,特朗普政府利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工具縮小貿易逆差的政策并不奏效。
歐元區2017年GDP增長2.3%
歐盟統計局3月7日發布的修正數據顯示,2017年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2.3%,低于此前預估的2.5%的增長率。數據還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增長0.6%,低于第三季度的0.7%;同比增長2.7%,與第三季度持平。有歐洲分析人士認為,預計2018年歐元區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強的增長態勢。
歐洲央行為結束刺激措施做鋪墊
近日,歐洲央行(ECB)向著結束危機時期的經濟刺激措施邁出一大步,放棄了在歐元區經濟增長失速的情況下擴大債券購買計劃的明確承諾。這一變化的背景是全球各大央行努力恢復危機前的政策制定,這種轉變使金融市場緊張,因為市場已經習慣于歐洲央行、美聯儲和日本央行多年的大規模緊急刺激措施。德拉吉在3月上旬的記者會上堅稱,歐洲央行的總體政策立場仍是支持增長的。該行維持歐元超低利率不變,并繼續每月買入300億歐元債券——盡管這比去年的每月600億歐元有所下降。
歐元區1月失業率降至9年來低位
歐盟統計局3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歐元區19國失業率為8.6%,為2008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同2017年1月歐元區9.6%失業率相比,所有歐元區成員國今年失業率均出現下降,但成員國間差異仍然較大。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德國1月失業率較低,僅為3.6%,而希臘和西班牙的失業率分別高達20.9%和16.3%。
日本GDP創近30年來最長連增紀錄
3月8日,日本內閣辦公室宣布,日本2017年第四季度季調后實際GDP季率終值為1.6%,高于0.5%的前值和0.9%的預測值,因為資本支出和庫存數據有所上修。這一數據證實,日本的經濟已經連續八個季度擴張,創下30年以來的最長經濟連漲紀錄。日本2017年第四季度季調后實際GDP季率終值為0.4%,高于0.1%的前值和0.2%的預測值。
印度成為亞投行最大借款國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印度已經成為由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最大的受益者,在該行迄今為止承諾提供的資金中,1/4給了印度。在成立的頭兩年里,亞投行批準了43億美元的貸款,用于為亞洲各地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其中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將用于印度基礎設施建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