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喬英 普麗絲 岳智勇
[摘要] 目的 對2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的患者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早期預防和后期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提供依據。 方法 選取該院內分泌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2型糖尿病的患者72例,根據骨密度檢查結果分為骨質疏松組(A組)35例與非骨質疏松組(B組)37例。通過比較分析2組患者年齡、性別、體質指數(BMI)、空腹胰島素(FIns)、病程、血磷、血鈣等指標是否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與B組相比,A組患者的年齡、BMI、空腹胰島素、糖尿病病程等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血鈣、血磷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年齡、低體質指數、病程長短、空腹胰島素低下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質疏松癥的相關影響因素。
[關鍵詞] 2型糖尿病;骨質疏松;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a)-003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bined with osteoporosis thus providing basis for the early prevention and latter treatment. Methods 7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35 cases in the osteoporosis group (A group) and 37 cases in the non-osteoporosis group (B group), and the age, gender, BMI, Fins, disease course, blood phosphorus and blood calcium were compa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ge, BMI, fasting insulin, diabetes cour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vious(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lood phosphorus and blood calciu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obvious(P>0.05). Conclusion The old age, low BMI, disease course, and low fasting insulin are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bined with osteoporosi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Osteoporosis; Influencing factor
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及患病率快速升高,嚴重威脅人民健康[1]。糖尿病是一種多病因的慢性代謝疾病,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有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2],同時還伴有骨代謝異常,發生不同程度的骨量減少,據報道,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質疏松癥發病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016年4月—2017年4月該文通過對2型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的發生相關因素的研究的因素,來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質疏松患者其發生骨質疏松的相關危險因素,以便早期預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選取在該院糖尿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根據骨密度檢查,35例被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列入骨質疏松癥組中即A組,37例無骨質疏松癥的患者被診斷為非骨質疏松癥組即B組。2組均排除了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定類型的糖尿病,其他一般情況等具有可比性[3]。A、B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質指數(BMI)和空腹胰島素,病程,血磷,血鈣等指標均進行了測定和計數算。
1.2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與B組相比,A組的年齡,體質指數、空腹胰島素和糖尿病病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骨質疏松的發生與以上因素呈正相關;兩組間性別,血鈣和血磷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代謝紊亂為特征,導致骨質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多見于老年人,但各年齡時期均可發病。骨質疏松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4]。2型糖尿病是引起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因素之一[5]。統計數據顯示高齡、低體指數、病程長、血糖控制差、高血ALP,都是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6]。隨著年齡的增大,骨骼的老化加快,骨質量將進行性減少。糖尿病患病時間越久,則體內內分泌紊亂越嚴重,骨轉換率急極下降,加速骨質疏松的發生發展。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凡患有長期糖尿病,骨轉換率降低,因此數據顯示性別差異很小。鈣不足是骨質疏松癥的又一個重要因素,糖尿病引起的內分泌紊亂會影響鈣的吸收。該研究結果表明,高年齡,低體質指數,病程長和低空腹胰島素是2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相關因素。可能原因為:當患者處于肥胖狀態時,就意味著患者體內脂肪明顯細胞增加,從而使體內骨形成減弱和骨吸收增強,導致出現骨質疏松癥;糖化血紅蛋白異常意味著患者近期代謝控制欠佳,糖基化終末產物能夠使體內細胞因子的分泌增加,使得破骨細胞在代謝的各方面均得到顯著的增強,同時,糖基化終末產物堆積在體內的骨膠原蛋白上也影響了體內成骨細胞的功能及其分化和增殖,導致患者骨形成減弱和骨吸收增強出現骨質疏松癥;當患有糖尿病腎病時,骨鈣沉積和骨的形成受影響,再加上患者持續大量蛋白尿會明顯增加鈣和磷的排出,從而提高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水平,顯著增強溶骨作用,導致骨形成下降和骨吸收增強,最終出現骨質疏松癥,對2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的防治具有指導性意義。
[參考文獻]
[1] 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4(6):283-285.
[2] 朱艷萍.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5):109-110.
[3] 李平平.抗糖尿病藥物的臨床用藥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22-24.
[4] 薛延.骨質疏松癥的流行病學概[J].新醫學,2017(1):7-8.
[5] 章振林.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及療效隨訪原則[J].上海醫藥,2013(9):1-5.
[6] 李小鳳,施秉銀,龐雅玲,等.2型糖尿病并發骨質疏松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2):197-199.
(收稿日期: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