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慶鋆 謝艷艷
[摘要] 為研究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相關抗體檢測的問題,該文將各學者的研究結果與臨床經驗結合,闡述了疾病的發病機制及診斷方法。重點從抗體檢測方法以及檢測方向兩方面,歸納了近年來醫療衛生領域的研究成果。最終證實了胰島細胞抗體、GADA、IAA、IA-2A/IA-2βA以及羥基肽酶H抗體等相關抗體,與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發生與進展的關系。
[關鍵詞] 自身免疫性糖尿?。话l病機制;相關抗體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a)-0197-02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為糖尿病的主要類型,包括Ⅰ型糖尿病、成人晚發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兩種,為慢性進展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生,多由T細胞所介導。患者的胰島β細胞,多伴隨一定的損傷。臨床研究發現,胰島細胞抗體、IA-2A/IA-2βA等相關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病過程中廣泛參與??梢?,為提高疾病檢出率、改善患者的預后,有必要各相關抗體進行研究。
1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及診斷方法
1.1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病機制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包括“遺傳易感因素”及“免疫異常因素”兩種:①遺傳易感因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病,與遺傳易感因素顯著相關。醫療衛生領域曾以人種為劃分依據,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易感基因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我國患者的易感基因,以HLA DRB1*07為主。白色人種的易感基因,則以DRB1*0301為主[1]。此外,伴有該疾病的患者,TNF-α基因208位點同樣存在表達異常。②免疫異常因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機體內部的抗原往往存在一定的異常。由此所產生的免疫反應,是導致組織損傷、誘發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1.2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進展較為緩慢,發病初期病情較輕,血糖控制難度較小。隨病情的進展,患者極容易產生胰島素依賴。有學者以成人晚發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作為樣本,對其自發病至胰島素依賴的時間進行了觀察。研究結果表明,該時間平均為3.2年[2]。一旦出現胰島素依賴現象,血糖的控制難度將顯著加大。需早期確診,并給予干預,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常規診斷方法,以血糖檢測為主。雖可檢出疾病,但準確率較低。近些年來,隨著臨床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研究的逐漸深入,胰島細胞自身抗體等相關抗體與疾病發病之間的關系,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2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相關抗體檢測
2.1 抗體檢測方法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相關抗體的檢測方法,以酶聯免疫吸附法為主。此外,采用2D凝膠電泳法進行檢測,效果同樣較好。但需注意的是,根據抗體檢測方法的不同,其特異性、敏感度及重復性同樣不同。受上述特點的影響,各檢測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一直未達到最大化。目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超靈敏蛋白芯片已經出現,并被應用到了抗體檢測的過程中。該芯片結構以納米金結構為主,能夠借助點陣芯片技術,實現對多項抗體指標的檢測。將其應用到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相關抗體檢測過程中,能夠有效明確糖尿病分型,且能夠為疾病的治療提供指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2.2 抗體檢測方向
2.2.1 胰島細胞抗體 胰島細胞抗體(islet-cell antibodies,ICA)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相關抗體的一種,為胰島自身抗體[3]。將該抗體應用到疾病的診斷過程中,可使疾病檢出率得以提升。但ICA抗體同樣具有重復性低、敏感度低的缺陷。因此如單獨采用該方法診斷疾病,極容易出現誤診或漏診的問題。醫療衛生領域曾采用臨床對比實驗,對ICA與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ICA檢測所利用的檢測方法,以酶聯免疫吸附法為主。研究結果顯示,該方法用于檢測ICA指標,假陽性率為0.1%~0.5%。進一步研究發現,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β細胞破壞一般較為嚴重,患者胰島素分泌相對缺乏。采用ICA診斷疾病時,往往可見患者的ICA陽性率顯著提升。但因ICA指標較為單一,單獨借助其診斷疾病,檢出率一般難以得到保證。加之GADA等相關抗體的出現,ICA已經不再屬于診斷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唯一參考因素。
2.2.2 GADA及IAA檢測 GADA又稱谷氨酸脫羥酶,具有催化抑制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合成的作用。GADA包括GAD65及GAD67兩種亞型,每種亞型的功能不同。當人類年齡達到2歲時,GADA指標將達到最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該指標的數值顯著降低,但在診斷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價值。IAA在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生與進展過程中,同樣有所參與。該指標于1983年首次被發現,與GADA相同,該指標同樣于人類2歲時達到最高峰。隨著年齡的增長,IAA的滴度顯著降低,兩者呈明顯正相關[4]。因該指標的大小,與年齡有關,且穩定性差。因此,IAA在診斷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的臨床價值,仍未得到肯定。建議臨床將GADA與ICA指標聯合用于診斷疾病,提高檢出率,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2.2.3 IA-2A/IA-2βA 胰島素瘤相關蛋白2(insulinoma - associated protein 2,IA-2)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相關抗體的一種。該抗體包括IA-2A以及IA-2βA兩種,兩者均在機體調節胰島素分泌量的過程中廣泛參與。研究發現,IA-2A以及IA-2βA的滴度,與疾病的進展呈顯著正相關。診斷疾病時,往往可見兩項指標滴度升高現象。可見,該指標在診斷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方面,具有陽性率高、靈敏度高的特征。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借助IA-2A/IA-2βA兩項指標診斷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陽性率最高可達到80%,最低為60%。該學者的研究成果,最終證實了IA-2A/IA-2βA的臨床應用價值[5]。此外,該學者的研究結果同樣表明,IA-2A在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基本為0.6%~1.7%。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IA-2A檢出率,則可達到2.5%。上述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IA-2A的價值。
2.2.4 羥基肽酶H抗體 羥基肽酶H抗體(car boxy peptidase-H,CPH)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診斷,同樣具有一定的價值[6]。為評估CPH在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臨床對患者的CPH抗體檢出率進行了觀察。指出,CPH抗體多存在于Ⅰ型糖尿病患者中。該抗體的異常,與β細胞功能顯著相關。經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的CPH陽性率,最高為3.8%,與健康人群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深入觀察發現,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CPH指標,則為4.2%。對比發現,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均伴有羥基肽酶H抗體異常癥狀。但目前,臨床尚未發現CPH異?;颊咭葝u功能的變化。判斷導致該現象出現的原因,與病例數過少、隨訪時間過短存在一定的聯系。
2.2.5 Y相關蛋白抗體 Y相關蛋白抗體(sex-determining region Y-related protein antibody,SOX12-Ab),一般處于機體的性別決定區。當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發病后,該抗體將隨之發生變化,但較為緩慢。另外有研究證實,采用Y相關蛋白抗體診斷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陽性率較低,最高僅可達到18%[7]。與借助其他抗體診斷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表明,Y相關蛋白抗體具有一定的檢驗價值。但因其陽性率低,不提倡以此為參考,對疾病進行診斷。但如患者處于疾病治療期間,將該指標與其他指標聯合,共同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則能夠使其價值得到一定程度的發揮。臨床可考慮將Y相關蛋白抗體與CPH抗體結合。在此基礎上,共同借助IA-2A及GADA抗體,對疾病進行診斷,提高檢出率。
2.2.6 ZnT8A指標檢測 鋅離子轉運蛋白8(Zinc transporter-8,ZnT8),在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生與進展中廣泛參與。該指標可在胰島β細胞上表達,且可提供Zn2+,達到促使胰島素成熟的目的。臨床研究指出,ZnT8指標的陽性率,與年齡顯著相關。當年齡達到2歲時,該指標的陽性率將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此外,該指標同樣具有穩定性強的特征,對誤診及漏診率的降低,具有重要價值。ZnT8A為ZnT8的一種,具有獨立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中,26%的患者,ZnT8指標均會出現異常。臨床可以以該指標為依據,對其進行檢測[8-9]。將該指標的檢測結果,與其他抗體檢測結果相結合,對疾病檢出率的提升,以及患者疾病治療效果的改善,均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胰島自身抗體為臨床用于診斷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主要標志物,可靠性較強。但目前,仍存在部分患者未見胰島自身抗體。未來,建議臨床依照當前發現的相關抗體,對疾病進行診斷。在降血糖的同時,借助相關抗體評估疾病的治療效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相關抗體的研究,使其臨床價值得以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柯蔣風,趙催春,陳明云.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伴蛋白尿的臨床特征及蛋白尿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世界臨床藥物,2018,39(8):530-534.
[2] 趙鴻斌,祁潔,李彥青.鋅轉運蛋白8抗體陽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自身抗體陽性率及生化指標水平[J].廣西醫學,2018,40(13):1424-1426,1433.
[3] 范馨月,張川,劉煜.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中易感基因相關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6):1704-1706.
[4] 王國鳳,閆永鑫,尹冬.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miR-148a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8,26(8):662-665.
[5] 孟哲穎,胡兵,陳翠.1型糖尿病小鼠心肌組織miR-142-3p的lncRNA和circRNA靶標分析[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8, 45(4):214-218.
[6] 王婉茹,余靖,孫志純.GAD65反應性T細胞檢測在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7,37(7):617-620.
[7] 李素芳.成人晚發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特點及診斷要點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25-26.
[8] 呂楚風,方成.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的自身免疫[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3):281-284.
[9] 秦志宏.探討成人晚發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4):54.
(收稿日期: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