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珍
[摘要] 目的 分析與探究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發2型糖尿病胰島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該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為對照組與研究組;給予研究組患者胰島素強化治療,對照組則行常規口服降糖藥治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胰島功能變化情況。結果 經治療后,研究組患者FPG、2 hPBG、HbA1c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FINS、Homa-β水平高于對照組,而HOMA-IR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胰島素強化治療有助于控制初發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胰島功能,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初發2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胰島功能;胰島素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072-02
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病情的發展主要與胰島素抵抗以及胰島B細胞功能減退造成胰島素分泌缺陷有關[1]。對于初發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早期已經出現胰島B細胞功能減退,但其血糖并不一定升高,而是隨著胰島素抵抗的加重、胰島細胞功能的不斷衰退,最終導致代謝異常而造成血糖升高[2]。從而有研究提出[3],保護患者胰島B細胞功能,對于控制患者病情的發展、維持血糖的良好控制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88例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患者均滿足WHO對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均未接受過降糖藥物治療;排除合并重癥心、肝、腎等器質性病變,或合并精神疾病及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在納入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按照隨機分組,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為33~68歲,平均(52.34±4.76)歲,體重指數為(25.41±2.43)kg/m2;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齡為31~71歲,平均(53.26±4.68)歲,體重指數為(24.87±2.51)kg/m2。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在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開展。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飲食指導、運動指導以及健康宣教等護理干預,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口服降糖藥治療,即按照個體化原則,以FPG≤7.0 mmol/L、2 hPBG≤11.1 mmol/L為標準,給予患者相應劑量的二甲雙胍、磺脲類藥物治療。研究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其胰島素強化治療,即采用“4針方案”,于患者三餐前5 min,給予其短效胰島素類似物(門冬胰島素)皮下注射,并于患者睡前(約晚22:00)給予其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甘精胰島素)皮下注射,在血糖達標后,繼續維持胰島素治療2周后停止胰島素治療,改用口服降糖藥治療。
1.3 評價指標
治療前以及治療3個月后,對患者進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對其FPG、2 hPBG水平進行檢測,并檢測其糖化血紅蛋白(HbA1c);采用放射免疫法對患者空腹胰島素(FINS)進行檢測,并計算胰島B細胞分泌指數(Homa-β)、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以評估患者胰島B細胞功能;其中Homa-β=20FINS/(FPG—3.5);HOMA-IR=FPG×FINS/22.5[4]。
1.4 統計方法
文中數據處理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并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與HbA1c指標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FPG、2 hPBG與HbA1c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治療3個月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B細胞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FINS、Homa-β、HOMA-IR等指標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3 討論
早期臨床研究認為[5],對于初發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并未出現明顯的胰島B細胞功能損害,故而在治療上多以飲食控制、運動指導及口服降糖藥物治療。但早期2型糖尿病發生時,患者胰島B細胞功能已經受損50%甚至更高,而伴隨著疾病的發展,胰島素抵抗增強,胰島B細胞通過代償反應以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從而維持血糖水平的正常。而隨著患者病情的發展,其胰島B細胞功能表現為進行性下降,故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使得胰島B細胞得到“休息”是緩解胰島功能衰退的關鍵[6]。
該次研究通過對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了強化胰島素治療,并將其與常規口服降糖藥治療進行對比分析,經對比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后,研究組患者FPG、2 hPBG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HbA1c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從而表明胰島素強化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對于改善患者血糖效果較常規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更為顯著;而HbA1c作為反映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標,其主要反映了患者血糖波動情況,也就表明胰島素強化治療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較好。分析其原因,可能與胰島素強化治療通過在三餐前給予患者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其作為一種短效胰島素類似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等優勢,其能夠模擬生理性餐時胰島素的分泌;而于睡前給予患者甘精胰島素治療,其作為一種長效胰島素類似物,作用時間可以覆蓋24 h。通過該種治療模式,能夠更好地模擬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從而實現對血糖的精細調控,相對于常規的口服降糖藥,其作用效果更快、更好。
而患者在獲得理想的血糖后,能夠使得胰島B細胞得到有效的“休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狀態后,其代償功能能夠得到一定的恢復,從而恢復胰島分泌功能,改善預后。因此,在該次研究中發現,研究組患者經治療后,其FINS、Homa-β、HOMA-IR等指標均較對照組改善(P<0.05),由此提示,經胰島素強化治療后,相對于常規口服降糖藥治療,患者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分泌指數提高更為明顯,并且患者胰島素抵抗得到明顯緩解,表明患者胰島B細胞功能恢復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對于改善患者血糖、促進其胰島功能恢復具有顯著效果,對于提高血糖的控制率具有積極意義,但鑒于胰島素強化治療相對常規口服降糖藥治療,前者費用相對較高,且需注射給藥,臨床應用需結合患者意愿,進行合理選擇。
[參考文獻]
[1] 王玉霞,索琳娜,金實.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胰島B細胞功能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1,40(3):283-285.
[2] 周珈莉,張建偉,李林,等.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B細胞功能、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糖血脂代謝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91-93.
[3] 李衍記.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及胰島B細胞功能的影響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61-62.
[4] 陸雷群,馬曉英,陳玲.初發2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后不同治療方案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14,31(2):108-109.
[5] 范麗梅,胡春玲,謝瓊,等.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發2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熱帶醫學,2013,13(6):758-760.
[6] 黃云飛,黃春,羅秋玉,等.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4,27(1):45-46.
(收稿日期: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