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梓妹
[摘要] 目的 探析護理風險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中的效果。方法 以該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7年6月—2018年5月,按照人數平均、隨機抽樣的方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管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對兩組的急性并發癥發生率、藥物外滲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等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在急性并發癥(低血糖、高滲性酮癥酸中毒、非酮癥酸中毒)的發作上,觀察組的狀態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相比于觀察組,其藥物滲出率比較突出,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患者滿意度上來看,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可獲得理想效果,能夠降低急性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可降低藥物外滲的發生率,患者的滿意度更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理風險管理;糖尿病;惡性腫瘤;化療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a)-0148-02
最近幾年,由于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態環境在不斷變化,惡性腫瘤以及糖尿病的病發率也在逐年遞增,糖尿病同時并發惡性腫瘤的病患者在整個病患群體中的比例逐漸升高,這兩種疾病都比較頑固,而且同時對身體進行傷害,顯著增加了患者自身的痛苦,使其生活質量明顯降低[1]。為了能夠確保對患者的治療還有相關的護理工作能夠順利的實施,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間對此類型的患者100例化療期間各個護理環節實施了風險預控方案,研究分析的結果現匯報如下[2],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課題以該院接診收治的糖尿病同時并發惡性腫瘤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總計100例。另外,為了便于對比分析治療效果,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將其分為兩個小組,每組均為50例。兩組患者的病程均為1~20年,化療的方案也均為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來決定,主要分為1~6個治療周期,對這些特殊患者分別在治療前后施以飲食、血糖控制(主要是服用降糖藥物)。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患者參與治療時間最長的為5個周期,最短的為2個周期。其兩組患者都接受了胰島素注射治療方案,并已被告知可能存在的風險和產生的副作用,經過溝通,該次研究已經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患者、家屬三方同意。通過分析發現,對于觀察組和分析組來說,無論是性別、職業、年齡,還是血糖、疾病狀況都與護理風險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研究條件。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按照臨床常規管理,進行化療和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知識宣教,出現化療風險時給予對癥處理措施[3]。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提升管理者的風險意識,在患者接受化療治療的過程中,為其分析了存在的風險以及將會存在的問題,同時進行有效的進行風險把控與管理,盡可能的將風險降到最低化。還需要搭建醫患溝通渠道,加強與科室人員的協同合作,共同研究制定風險控制步驟,對風險的評估以及風險級別的分析和劃定等事情都要最到完善[4]。其中,責任護士的職責為明確患者的腫瘤類型、化療方案,分析患者當日的血糖、血壓狀況和患者掌握化療知識點等情況,對所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因素的評估[5]。
活動開展之前,相關護理人員務必參加風險課程培訓,培訓結束后,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養。①要掌握有關于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的部分知識,不僅要知曉一般的護理方法,更要明確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特殊情況下的護理要點(如胰島素和化療藥物的使用等),具備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②要善于分析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等級,并明確血栓、靜脈置管感染、靜脈化療藥物外滲等不同風險以及風險出現后需要采取的應對措施。③要掌握溝通互動的技巧,及時告知患者服藥、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注意事項,鼓勵其積極配合并參與到整個風險控制過程中。
1.3 觀察指標
將觀察指標設定為3類,即患者滿意度、兩種疾病的并發癥以及藥物滲漏狀況。通過下發、回收和整理調查問卷的方式來評測患者滿意度,并且設定了“不滿意、基本滿意、非常滿意”3個檔次,作為進行滿意度評測的依據[6]。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18.0統計學軟件為依托,將兩組患者的個人信息以及調查數據分別輸入,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急性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在急性并發癥(低血糖、高滲性酮癥酸中毒、非酮癥酸中毒)的出現幾率上,可以獲知觀察組的狀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藥物外滲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的藥物外滲發生率較高(達到8.0%),而觀察組無一人出現滲漏,因此兩組狀況表現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患者滿意度比較分析
通過對調查問卷整理后發現,對照組的滿意度遠遠低于觀察組,其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前后血糖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前后出現血糖偏高的(達到8.0%)機率要高于觀察組,因此兩組狀況表現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盡管對于惡性腫瘤患者來說,必要的化療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病情,但其對肌體的危害也是相當嚴重的,最明顯的則是致使胰島素分泌量減少,干擾了人體內正常的糖代謝過程,甚至會加快患者死亡速度。可以說,胰臟受損是患者接受化療治療后出現的最嚴重的并發癥。根據我國相關報道,化療期間出現并發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中毒的病死率可高達5%。惡性腫瘤的增殖、侵潤過程中,在大量活性分子的作用下,細胞外基質進行降解,同時微血管基膜得以生成。有學者通過分析指出,這些過程與基質金屬蛋白酶、纖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以及乙酰肝素酶等密切相關。另外,一些專注于腫瘤組織的研究者則發現,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的功能與尿激酶型類似,也能促使細胞外基質提高降解率。
該文確定的研究對象具有相同的特質,即經過嚴格篩選,這些病患者的惡性腫瘤組織均已向漿膜層侵潤,癌細胞處于成熟期,肌體產生了大量的微血管基膜,且活性分子表現為異常活躍狀態。另外,因腸管擴大以及組織出現水腫,進而會影響到檢測濃度,所以檢測結果代表性較強。
在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可獲得理想效果,能夠降低急性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可降低藥物外滲的發生率,患者的滿意度更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何艷華.胃腸道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的護理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4):143-144.
[2] 鄭麗君,杜海燕.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圍PICC置管期的護理干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149-151.
[3] 李薇.惡性腫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化療期間的護理[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7,9(4):273-275.
[4] 戴惠,包揚.惡性腫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化療體會[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48-49.
[5] 陸燕瓊,詹愛棉,羅麗,等.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期間血糖不穩定因素分析及干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 31(12):64-65.
[6] 李朝芳.胰島素泵在婦科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期間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2):1516-1517.
(收稿日期:20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