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紅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老齡股骨頸骨折并糖尿病的護理方法與實施體會。方法 選擇該院在2014年2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老齡股骨頸骨折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100例患者劃分成均有50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予以常規性護理服務,觀察組予以綜合性護理服務,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抑郁情況以及焦慮情況。結果 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抑郁評分和焦慮評分均明顯要低,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要高,兩組之間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齡股骨頸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中,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結合疾病臨床特點,予以綜合性護理服務,可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負性情緒,增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和認識,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療護理,繼而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糖尿病;護理;老齡股骨頸骨折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a)-0165-02
老年人群因骨質疏松,加之股骨頸比較脆弱和髖骨肌群的退變,以及老年人身體各項器官的弱化和反應遲緩,很容易因受到外力作用而發生骨折[1-2]。因老年患者機體組織細胞逐漸老化,且器官功能下降,大部分伴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療難度,且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故在臨床中對于此類型的患者必須要及時做好相應的治療護理工作[3]。該研究擇選了2014年2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50例老齡股骨頸骨折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予以了綜合性護理服務,所獲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的100例老齡股骨頸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病例入選標準:①納入標準:滿足世界衛生組織中心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5],且均臨床確診為股骨頸骨折,年齡均≥60歲;患者和其家屬在知情的條件下簽署同意書。②排除標準:伴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和慢性疾病患者;有精神障礙患者;心肺和肝腎功能嚴重異常患者;存在語言交流溝通障礙患者;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研究者。采取隨機等分的方式將100例患者劃分成各50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中有29例患者為男性,21例患者為女性;年齡在60~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0.21±3.22)歲;糖尿病病程4個月~13年,平均病程為(4.32±1.01)年。對照組中有30例患者為男性,20例患者為女性;年齡在60~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0.19±3.18)歲;糖尿病病程5個月~13年,平均病程為(4.29±0.9)年。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男女比例、平均年齡、糖尿病平均病程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結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施予常規性護理,觀察組患者施予綜合性護理服務,如下:①患者入院以后綜合評估其基本情況,詳細詢問既往糖尿病治療情況,根據患者自身實際情況判斷其是否有隱匿性的疾病。明確患者潛在的各種護理風險,比如低血糖、跌倒或者壓瘡等,基于評估情況施予相應的護理措施。構建一個舒適且溫馨的治療環境,調節好室內溫度和濕度,在廁所應鋪設防滑墊。加強健康宣教,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開展專題講座,或者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向患者介紹有關疾病方面的知識,邀請已成功治療的類似病例傳授經驗,更好地配合治療與護理。②患者肢體疼痛,活動出現障礙,生活環境以及方式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很容易出現各種負性情緒,比如恐懼、悲觀、抑郁、焦慮等,情況嚴重時還可能拒絕治療,針對這種情況,責任護士應及時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并告訴患者治療必要性以及配合方式,說明負性情緒對于疾病治療的影響,告知患者應保持一個積極良好的心態對待疾病,配合醫生、護士完成各項治療護理工作。③指導患者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飲食,禁止食用含糖過高的食物,另外還需結合骨折后對于營養的要求,食用一些可促進骨愈合的食物。多食含糖低水果、粗纖維食物以及蔬菜等,避免發生便秘。同時多吃一些含鈣和優質蛋白的食物,增加營養,提高患者抵抗力,若有必要可根據患者自身需求配合營養師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④密切監測患者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后的血糖變化,在使用血糖監測儀時應做好校驗和比對工作,以免出現誤差。對于實施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后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按照醫囑使用止痛藥物,予以低流量吸氧。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并配合其進行處理。術后搬動須保持平穩,托起患者患側髖部,避免患側內收扭轉,患肢外展30°保持中立位,將梯形枕放置在兩腿之間,防止患髖內收,告知患者以及其家屬不可過度屈曲其患側髖關節,以免發生脫位。在翻身時應往健側翻,翻身以后加強髖尾位置皮膚的護理,若有必要可用透明貼進行保護,防止壓瘡。⑤術后為防止感染的發生,需仔細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或者滲液,傷口引流量的通暢性,如果傷口滲出比較多應及時將敷料更換,嚴格按照無菌原則操作。傷口周圍的皮膚必須要保持清潔干燥。囑咐患者注意口腔衛生,可用生理鹽水進行漱口,告訴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的方式,協同家屬幫助患者翻身叩背,注意保暖。為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患肢應比心臟高大約20~30 cm,膝下不放置墊子,床上活動時動作不可過大。另外加強功能鍛煉,循序漸進的進行,將不感到疲勞以及疼痛作為訓練負荷度。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血糖類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以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對患者負性情緒進行評估,其中分數越低說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輕。利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評估患者滿意情況,調查內容有:護士著裝、護理環境、護理服務態度、操作技術水平等,以100分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方法
將所有數據均錄入到Excel中,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代表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以[n(%)]代表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血糖水平、抑郁、焦慮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情況如表1所示,將所有數據均錄入至統計學軟件中去,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抑郁評分、焦慮評分均比對照組低,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各觀察指標評分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股骨頸骨折作為臨床中的一種常見骨折,因老年患者機體功能下降和并有糖尿病,因此在治療期間很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果未及時進行處理或者處理不當,很容易使治療效果受到影響,情況嚴重時還可能會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有文獻報道指出,對于高齡股骨頸骨折并糖尿病患者,加強圍手術期間的護理,尤其是術后感染的預防護理對于患者術后的恢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6-7]。該次研究選擇了50例老齡股骨頸骨折患者作為觀察組,予以了綜合性護理服務,包括有健康宣教、心理疏導、飲食控制、術后感染的預防、血糖監測等,研究結果顯示,和予以常規性護理的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血糖各指標、抑郁評分、焦慮評分均明顯要低,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要高,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加強老齡股骨頸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可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療與護理,便于其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 李春花,劉淑娟.定時段強化健康教育對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 11(8):1072-1075.
[2] 陳麗巖,張桂林,王竟茁,等.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45(20):152-153.
[3] 李佳憶,來積芳,馮宜蒀.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31(40):70,82.
[4] 林兆雪,梁苗苗,石廣卉.專科護士健康教育模式在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6(2):152-153.
[5] 李靈玲,樊麗潔,周密,等.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圍手術期的風險控制[J].中國醫學裝備,2017, 14(9):158-160.
[6] 彭婷,唐香蘭,陳邦菊.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預防護理[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72(4):458-459.
(收稿日期: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