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藝雙 鄭書蘭 陳瑜萍 吳世強
[摘要] 目的 探討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應用臨床路徑開展護理的護理價值。方法 隨機選擇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間收治且行手術治療的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的高齡患者98例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差異分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有49例患者,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臨床路徑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出院時血糖水平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1%,護理滿意度是98.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6.5%,護理滿意度是79.6%,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應用臨床路徑護理能夠獲得較高護理價值,能明顯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糖尿病;臨床路徑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113-03
股骨粗隆間骨折通常多發于老年群體,且因為人們生活水平與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股骨粗隆間骨折高齡患者愈來愈多,且多數并有糖尿病[1]。因為糖尿病患者身體抵抗力較弱,組織愈合能力低下,導致術后骨折愈合受到較大影響,還顯著增加了切口感染幾率,糖尿病代謝紊亂加劇,使得骨折臨床治療變得更為復雜,術后并發癥多,嚴重時可能發生腎、視網膜、心以及腦血管等多臟器功能障礙。臨床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主要方法是手術治療,但是高齡患者需要長期臥床和進行牽引治療,術后較易發生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以及關節僵硬等并發癥。因此必須重視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積極預防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2]。該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應用臨床路徑開展護理的護理價值,特選擇該院2014年1月1—2016年12月間收治的98例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該院收治且行手術治療的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的高齡患者98例作為該次研究對象。將患者根據護理方法差異分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有49例患者。對照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70~95歲,平均年齡(78.2±3.3)歲;致傷原因:22例患者跌倒傷,15例患者車禍傷,12例患者扭傷;其中36例患者有明確糖尿病既往史,13例患者不知。研究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72~96歲,平均年齡(78.5±3.4)歲;致傷原因:23例患者跌倒傷,16例患者車禍傷,10例患者扭傷;其中38例患者有明確糖尿病既往史,11例患者不知。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比如骨科基本護理、功能訓練、控制血糖水平、骨牽引護理以及長期臥床并發癥護理等措施。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臨床路徑護理,具體護理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1.2.1 臨床護理路徑的方法 首先由骨科護士、醫生、檢驗師以及藥劑師等共同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由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負責帶領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成員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小組成員要廣泛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積極咨詢科內專家建議,同時結合醫院醫生和護士的臨床實際經驗,來制定符合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表,包括護理程序、用藥方案、健康宣教、康復功能鍛煉、飲食以及清潔衛生等多個方面。將患者住院天數作為表格橫軸,每天的護理治療內容和計劃作為表格縱軸,實施好的護理任務給與打鉤確定,將護理計劃實施情況與相關數據記錄在表格下方,輔用相關圖標,便于患者理解。
1.2.2 臨床路徑小組職責 為患者和家屬講解臨床護理路徑的特征,獲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為患者做好住院評估和相關護理,介紹糖尿病相關知識,提供合理的飲食方案,預防切口感染、壓瘡、泌尿系統感染、關節脫位以及出血等各類并發癥的發生,做好出院指導;協調醫護患關系,及時發現問題并給與相應處理,做好每日實時動態記錄,保證患者病歷的完整性。
1.2.3 臨床路徑護理內容 掌握患者日常生活習慣,耐心講解股骨粗隆間骨折、糖尿病、主要護理、合理飲食以及用藥等知識,指導患者適應床上大小便,做好全面化入院護理評估并詳細記錄;由于患者年齡偏高,較易發生恐懼與焦慮等心理,必須積極熱情同患者交流,介紹手術方法、成功手術案例以及糖尿病對病情的影響等,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術前嚴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將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5.6~11.1 mmol/L范圍內;提供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控制每天攝取的總熱量,蛋白質控制在總熱量的15%左右、脂肪控制在總熱量的30%左右,碳水化合物控制在總熱量的50%左右,嚴格限制鈉鹽與酒的攝入,選擇優質蛋白、新鮮蔬菜以及鈣磷含量高的食物,禁食高糖食物、動物內臟、淀粉以及含糖量高于5%的水果等,少量多餐,注意觀察患者進食狀況,督促患者實施飲食計劃;應用胰島素治療時必須嚴格控制胰島素的注射劑量與注射時間;主動和患者交流,反復給患者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和治療方法,從而保證治療效果,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為患者介紹手術前后相關注意事項,術后及時進行病情評估、血糖監測、功能訓練指導以及術后康復指導等,每天觀察患者患肢血運情況、全身狀況以及傷口情況;術后第1天便開始鼓勵患者實施相關功能訓練,將被動鍛煉轉為主動訓練,循序漸進,每日堅持;由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進行護理查房,及時掌握患者治療情況與護理計劃實施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通知醫生處理;督促患者及家屬強化糖尿病飲食管理,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的穩定性,密切監測患者血糖水平,對患者飲食方案根據血糖水平進行及時合理地調整;指導患者科學合理的運動,以此增加糖耐量,對血糖水平進行合理控制,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推薦的糖尿患者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來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每次運動時長應以未感覺疲勞為宜;出院時按照患者手術方法的不同以及糖尿病病情指導相關注意事項,囑其定時回院復診。
1.3 評價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并發癥發生情況、入院和出院時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護理滿意度。應用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HAMA)評估患者焦慮、抑郁狀況,應用四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程度越高;并發癥主要有壓瘡、切口感染、深靜脈血栓以及泌尿系統感染等;應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主要分有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等級。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用(x±s)、(%)顯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程度對比
研究組49例患者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1%,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6.5%,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研究組明顯比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70,P=0.006)。見表2。
2.3 兩組患者入院和出院時的空腹血糖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入院時的空腹血糖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臨床治療和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研究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要顯著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是79.6%,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是98.0%,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研究組要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295,P=0.004)。見表4。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屬高齡群體較為多發,特別是高齡女性,有時只要受到輕微損傷或是跌倒則會發生股骨粗隆間骨折。同時眾多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均合并有糖尿病疾病,患者抵抗力弱,通過手術治療后,組織愈合速度慢,還易發生感染和壓瘡等并發癥[3]。
臨床護理路徑指的是一種不斷深化整體護理、跨學科以及綜合化的護理模式,依據統一護理程度標準,為一類特殊患者制定護理計劃表格或流程圖[4]。臨床路徑護理把患者作為護理中心,更充分地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理念,更能達到人性化標準,給患者建立了從入院起當天至出院的全程、全方位的護理計劃,而患者也能更好地參與到臨床護理與治療中,可以學到更多預防保健知識[5]。臨床路徑的引入可以對臨床醫療護理操作進行有效規范,轉變了傳統的護理方法,更針對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并有糖尿病的患者,讓患者從入院當天至出院時均能按標準化流程進行治療和護理。臨床護理路徑有眾多優點,能夠讓護理活動更為程序化和標準化,讓護理工作更具預見性,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時間,且護理工作也更為全面,更為準確和全面地監護患者病情,循序開展康復訓練指導與健康宣教,避免或減少醫療事件的發生;患者接受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后,患者及其家屬可以掌握更多疾病相關知識,以此緩解內心焦慮與不安等消極情緒;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可以防止因護理人員護理能力與個人水平差異而出現護理疏忽或護理差錯等。
該次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要明顯比對照組優異(P<0.05)。結果表明,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應用臨床路徑護理能夠獲得較高護理價值,能明顯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有效控制血糖,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歡,葉明蕊.個性化護理在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7,13(6):48-49.
[2] 王薇,谷佳傲.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術后壓瘡的針對性護理干預[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12):1704-1707.
[3] 傅秀珍,陳夢麗.快速周轉護理模式在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11):1876-1879.
[4] 曾麗芬,樊文娜,符瓊月.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綜合護理干預對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23):2433-2435.
[5] 孫琳琳.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護理[C]//第四屆長三角地區創傷學術大會暨2014年浙江省創傷學術年會論文匯編.上海:浙江省醫學會創傷醫學分會、上海市醫學會創傷專科分會、江蘇省醫學會創傷醫學分會,2014:1.
(收稿日期: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