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淳
(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商混事業部, 湖北 荊門 448000)
根據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我國水泥建筑業主要遵循高產、優質、環保、安全、低耗的生產準則。在遵守該原則的前提下,水泥建筑業的工藝流程要點盡管有所差別,但主要的核心要點還是相同的。不同水泥的生產方法的生產線的生產工藝也不同,但圍繞高質量、高產量、低消耗、安全環保的生產標準,該工藝的要點是一致的,以下是具體分析控制的要點。
水泥質量控制是水泥技術的關鍵環節。水泥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是控制點、控制指標、頻率、控制方案和試驗方法。采用采樣方法和信息反饋,使得水泥的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施工控制方案對于水泥來說是保證水泥質量的前提,所以在生產水泥之前,一定要事制定好一套完整的水泥生產方案。第一,確保施工要求指標在經濟允許范圍內,避免超額收費現象。第二,為了保證水泥質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好讓控制過程變得簡便一些,目的完善防止復雜操作造成失控,導致質量控制效果不理想。另外,質量控制設備應進行及時停歇,保證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防止超載工作,并確保控制效果。水泥生產需要應根據市場進行調整,適當的改進生產技術、廢物利用技術,加強質量控制的技術支持。第三,水泥質量應根據國家水泥質量評價標準進行參考和生產。制定水泥質量控制計劃還需要求專業人員嚴格的遵守并實施,加強項目領導與水泥生產商之間的溝通,使項目制定者實時掌握水泥生產中的質量問題,加強合作和協調,相互溝通,共同提高水泥生產質量。
所謂“配料”是指水泥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和水泥成分。生料或水泥成分是確定原料或水泥的量及其各自的重量(比例)。這兩種成分在水泥生產中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是缺一不可的關系。
水泥混合比的有效保證也是水泥生產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水泥配料工作中,必須先對熟料進行試驗,并將試驗結果與以前的生產情況進行比較,找出其突出點。然后,我們需要仔細檢查石膏,主要是為了掌握三氧化硫的特性,同時在試驗后,依據水泥中所含的二氧化硫含量指數,確定水泥中應摻石膏的量,以確定石膏的添加量。此外,還觀察了摻合后水泥性能的變化,及時記錄和研究了不同的反應,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最后,配料控制原理一方面考慮客戶對水泥質量控制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滿足國家對水泥質量的要求標準。
水泥生產中經常出現28D和3D熟料強度分布不均的現象。同時,由于水泥細度松動,水泥熟料被高強度水泥代替,進而取代了低強度水泥熟料。防止游離氧化鈣和立窯熟料的 KH含量高,但在這種情況下,熟料仍需要滿足水泥的質量要求,以便達到配料的要求。因此,加強生料配比的配方和質量控制極為重要。要做好生料配料,一定要掌握熟料的熱耗、SM值、KH值和IM值,為生料配料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礎條件;同時,生料中的Fe2O3和ALO3也是主要的CaO和SiO2供應商,這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其含量與熟料中KH和SM值的控制有較重要的關聯,如果KH和SM值相對較高,則需要對熟料中相應的KH值和SM值進行調整。另外,煤的發熱量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煤的發熱量對 KH值的變化有重要影響。如果熱值差值為2000 kJ,則應考慮KH值。最后,必須準確掌握原料中化學成分的含量。在粘土材料中,化學成分的含量不應超過5%,而在石灰材料中,其他化學成分的含量不應超過3%。
進行水泥均化時,各系列水泥都要做到均化,出廠時可使水泥統一標準,進而確保水泥出廠時的質量要求。目前,水泥均質最常用的方法是間歇空氣均勻化。按照國家標準,水泥具有最大的儲能能力是統一的,但在建設最大庫容時,也有必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從實際情況來看,在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上,讓成本最小化,使均衡效果明顯。掌握好這些關鍵點,將給生產過程帶來和諧的氛圍,達到穩定的生產和質量,并取得積極的效益。
原料均勻化的作用在于使磨礦產生的原料成分得到穩定,防止原料在窯中燃燒不足的現象,而選擇原料均一化的方法的參照標準也是以原料成分的穩定為目的。目前,生料均勻化最常用的措施有機械儲存、多儲罐配置和空氣混合。這些方法用于控制生料的均質化。目前,有相當大一部分水泥生產企業可以保證生料均勻化技術的完成,且這項技術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施工建筑對水泥的生產仍缺乏生料均化這個必要步驟,甚至還出現了技術水平低,監管無序等現象,造成原材料均化不達標,給后期生產水泥質量的保證產生了威脅。一部分原因是企業技術水平有限,另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對原材料均質化作用的認識,導致了同質化過程的形成。
利用特殊的設備或堆垛方法來儲存和獲取原材料,目的就是使燃料的化學成分減少,進而使得原材料的化學性質控制在一個特定的范圍,保證燃料煤和生料在進入窯前具有相同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就是進入窯前可同時對燃料煤和生料采取均化處理。在處理水泥過程中,原料燃料的預均化作為水泥均化的重要步驟,對水泥生產的質量保證有著前瞻性的作用。目前,原燃料預熱的現場設施主要是預熱場,分層堆垛和多倉配置是原料燃料預熱的兩項重要措施,組織和配比是這項工作的核心。
面臨著水泥生產線和大型磨礦設備的升級,球磨機、立式磨煤機、臥式磨煤機、碾壓機,包括各種優化組合的高效分離器磨床設備,怎樣根據原料的差異,科學合理的選擇不同類型的磨礦設備和方法,怎樣可以提升低效球磨機的工作效率,以及在水泥工業中使用什么樣的助磨劑,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目前水泥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收集了有關磨削的技術文獻,以便供廣大研究者相互交流和討論,從而促進我們行業磨削技術的不斷改進。
碾壓機和球磨機是水泥磨的兩大主要技術。碾壓機比球磨機具有更好的性能,現今早已普及在工業建筑行業中。要搞好水泥粉磨技術,首先必須對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進行專業強化訓練,加大對這一行業人才培養的力度。此外,篦板和篦縫對磨床也有一定的影響。安裝篦板時,篦板必須平直,板間間隙均勻有序,篦板用螺釘固定,后期進行電焊加固,在加固篦板時確定好篦板的間隙。面對其大間隙這一特性,在后期采用焊接方法減少篦板間隙的數量是較好的。在水泥磨礦過程中,還必須要維護機械設備,以確保水泥磨礦工作的正常進行,為水泥磨礦技術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
總之,水泥是建筑業的基本原材料之一。水泥生產的質量決定了施工質量和建筑行業標準化。一方面,完善水泥生產的工藝流程,不僅有助于水泥質量的提高,也為施工項目的質量提供了最基礎的保證。因此,在制作和調配水泥的過程中,必須極大對水泥質量的控制和監督力度。從制定磨礦計劃到工藝流程,都需要做好技術支持工作。爭取做到“方案最優”“全面計劃”和“合理均化”,實現水泥生產的技術升級和質量升級,為建筑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質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