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蕾
(武夷學院,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某公路橋梁工程設計跨徑為38m,橋梁縱坡為2.3%,橋墩高度為18m,每聯跨數為 6跨。在該公路橋梁工程實際施工中,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橋梁支座維護及更換頻率,采用簡支、鋼構連續T型梁橋,而在橋墩頂部連續、橋段梁部固定連接時則采用預應力構造施工形式。預應力T梁總施工時間為58天,其中橋墩濕接縫澆筑、橋墩體系轉化工序時間為28天,二期恒載施加時間為30天。本文對該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中預應力施工技術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具體如下:
預應力碳纖維布加固技術主要是針對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漏洞,將碳纖維板與體外預應力技術進行有機整合,通過對碳纖維板施加預應力,可促使其結構剛度及結構承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預應力張拉施工主要用于受彎構件施工、多跨連續梁施工、公路梁加固施工工序中。在實際應用中,其主要為波紋管鋪設錨墊板安裝、鋼絞線下料、穿束、預應力張拉等幾個環節。
本次公路橋梁施工主要采用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在橋梁上部進行結構體系轉換。在預應力吊裝環節,首先利用臨時制作進行簡支梁安裝,并在連續橋墩位置進行永久支座設置;然后利用現澆接頭混凝土、張拉克服負彎矩預應力束,將整體預應力體系轉換為連續預應力梁;最后進行預應力連續梁交接縫混凝土濕澆筑,結合橋面鋪裝層施工,最終完成整體道路橋梁預應力施工。
預應力梁或板安裝環節,需要依據前期設計方案,進行可調整預制梁或板橫坡、錨固齒板的設置[1]。在臨時支座設置環節,可采用沙筒等工具,提高結構拆除效率。
在橋墩頂部濕接縫澆筑環節,首先依據設計比例進行混凝土配比;然后將簡支結構連續梁橋空心板端面、端橫隔板靠墩側面、空心板梁端橫隔板、梁肋側面進行鑿毛或水泥漿刷凈措施;最后依據設計要求,選擇溫度變化幅度最小的時間段進行墩頂濕接縫澆筑。
為了保證閾值量預應力管道及錨固齒板的幾何精度,應選擇專用的塑料波紋管,進行真空管道壓漿。然后預應力強度負荷規定的情況下,可進行預應力臨時支座拆除,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預應力結構支座轉換。
后張法預應力施工主要包括非結構性橋面鋪裝、結構性橋面鋪裝兩種類型。在具體施工環節,可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梁頂剪力鋼筋預埋,并適當調整剪力鋼筋伸出長度,保證預應力剪力鋼筋應用效果[2]。同時為了避免預應力橋面鋪裝基巖效應導致的收縮裂縫,可在預制梁板齡期內進行施工。
首先在施工前期進行結合施工勘測結果,將道路橋梁工程中需要加固的位置進行水泥混凝土清除,并采用水泥砂漿進行修補。需要注意的是,在轉角粘結位置修補時,需要進行倒角處理,并將其打磨成圓弧形狀。在表層修復之后進行硬化劑底模涂抹,在24h后,可依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碳纖維布張貼。在碳纖維布張貼完畢后,可采用水平拉桿或下撐式張拉的方式進行預應力張拉作業。在具體預應力張拉環節,首先需要將預應力鋼筋調直后,彎折成需要的形狀,然后進行錨固固定及端部模板鉆孔。在端部模板鉆孔完畢后,可使用結構膠鑲嵌入錨板、混凝土連接位置。最后,采用分級張拉的方式從橫、縱兩個方向進行預應力鋼筋張拉。其中在橫向預應力鋼筋張拉時,應先向外側轉折位置進行支撐墊板設置,并在初步張拉后進行橫向預應力施加;而在縱向預應力張拉時,應采用量測預應力筋中距的方式,維持各個跨徑預應力相同。在張拉完成后,可依次采用防火防腐涂料、C30強度混凝土進行涂抹。
首先,在道路橋梁預應力張拉施工前期,施工人員依據油表標定結果進行油表讀數、預應力曲線的繪制,以獲得對應0.1con、0.20con對應預應力張拉油表數值。在確定預應力張拉數值后,可選擇直徑為14.8mm高強度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設定標準抗拉強度為1789MPa;同時依據本工廠張拉控制盈利QK1394MPa,可選擇TWC250B型千斤頂及對應支架。
其次,在預應力張拉工藝實施過程中,主要包括波紋管鋪設、錨墊板安裝、鋼絞線下料、穿束、預應力張拉幾個模塊[3]。其中在波紋管鋪設及錨墊板安裝環節,需要嚴格依據設計要求,選擇比孔道波紋管規格大一級的接頭波紋管,其長度一般為直徑的6-7倍。在具體波紋管鋪設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對波紋管進行重點維護,若某一施工工序出現波紋管砸扁,則需要進行更換處理。而在錨墊板安裝環節,需要在錨墊板尺寸確定的基礎上,將其與鋼筋網片進行緊密連接,并保證錨墊板與鋼筋孔道中心對應;在鋼絞線下料及編束環節,需要根據鋼絞線具體長度,留出1.0m作為張拉長度,并在鋼筋切口兩側4.8cm位置進行預先綁扎措施;在鋼筋穿束環節,由于預應力管道接口及其脆弱,因此,在具體施工環節應維持一個均勻、緩慢的速度進行穿束。并在預應力鋼筋前端進行綁扎及膠布包裹措施。在預應力穿束完畢后可進行全面檢查,避免預應力管道損壞導致的漏漿情況;在施工條件穩定的情況下,若砼試塊強度達到百分之百,則可以開展預應力張拉作業。一般來說,在預應力張拉作業進行過程中,需要以鋼束實際張拉長度為基準進行校對核驗,實際測量預應力鋼束伸長值與標準計算值之間的相對誤差應在±5.8%以下。
在具體預應力張拉作業過程中,應首先張拉至油表刻度值為 0.1con,并使用直尺測量千斤頂油缸伸出讀數,隨后逐層上升直至到達標準油表壓力數值。依據張拉持續載荷120s為標準,進行伸長量測定。在這期間可觀測鋼絞線刻度平整對齊情況,若出現不平整情況,則表明預應力鋼筋出現滑束現象,若預應力鋼筋滑脫量超出總預應力根數的3.1%,則需要采用卸錨器將以錨固鋼束卸載。
在預應力技術發展過程中,其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發揮了極大的優勢。而為了保證預應力施工技術效力的充分發揮,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道路橋梁工程技術人員應根據整體工程類型選擇合理的預應力技術,并從張拉準備、張拉階段、混凝土維護等階段進行全面質量控制,結合預應力參數的記錄監控,可為公路橋梁工程穩定運行提供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