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凱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成都水電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人工挖孔樁安全風險高,但在對人工挖孔樁的作業過程安全管控及技術措施上方法不一
由于管控方法、技術手段的區別,導致了挖孔樁作業中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給員工本人及家庭、企業、社會均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人工挖孔樁被我國住建部列入危大工程管理辦法之中,是各建造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項目之一。
(一)、采取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首先要對挖孔設計深度及施工范圍內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工程周邊環境等進行復核,把現場地勘資料與勘探設計資料進行復核對比,根據地質資料選擇對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在地質資料復核中,可采用補充地質勘探、雷達掃描等安全技術手段進行。
(二)、嚴格人孔挖孔樁專項施工技術方案的編制,審批流程。住建部危大工程管理辦法規定:開挖深度超過16m的人工挖孔樁工程為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必須編制專門的技術方案,并經過專家論證,層層審批合格后方可組織實施。
(三)、選擇適合井下作業的合格技術工人。在井下作業人員選擇方面,必須考慮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能素質、生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在人員搭配方面,可優先選擇“親屬配合”等形式,不符合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的人員,不得安排從事井下作業。
(四)、規范開展人工挖孔樁作業安全技術交底。在挖孔樁正式實施前,施工單位的技術、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組織作業人員進行規范的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告知施工工藝、方法、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以及對危險有害因素所采取的防范應對措施。交底完成后,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從事挖孔作業。
(五)、選擇安全性能高的提升裝置。簡單、價格低廉的提升裝置故障率高,安全生產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選用提升機方面,可優先采用礦用絞車來進行挖孔作業渣土提升機具。在人員上、下井方式上,不得單獨乘坐出渣桶,必須采取“雙保險”安全技術措施,如:爬梯+自鎖器、提升卷揚+自鎖器等。
(六)、實施作業許可制度。下井作業前,必須在現場跟班安全員的監督下,完成對提升設備、井下照明(必須采用安全電壓)、井下抽排水設備(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通風、人員精神狀態、井下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安全防護裝置進行逐項檢查,合格后填寫作業許可票,人員方可進入樁井內作業,作業過程中仍需連續檢測樁井內是否出現有毒有害氣體(采用正規廠家生產的便攜式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并按規定定期進行精準性校核)。
(七)、保證樁井內外信號有效傳輸,不超載、不滿載出渣。樁孔內可采用人工呼喚方式,但在超過10m深度的樁井內,可優先采取同步喊話器、口哨等信號裝備,并明確指揮信號,防止誤操作;在物料提升過程中,樁井內的人員必須進行必要的避讓,嚴禁站立在物料提升桶的正下方等待會繼續挖掘作業,以防止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當班挖孔作業結束后,必須對樁井進行有效覆蓋,防止人員跌落樁井內。
(八)、做好挖孔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告知,嚴格施工技術方案的執行。在施工現場的明顯位置,必須設置危險有害因素告知牌,明確危大工程的名稱、施工時間、危險有害因素名稱及采取的應對措施、明確具體責任人員,聯系方式等,并在危險區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人工挖孔作業中,必須按照技術方案要求,嚴格控制開挖與支護的安全步距,堅決杜絕孔壁支護不到到位的情況下超挖。
(九)、挖孔樁作業可優先選擇工序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施工企業應分別對各施工工序的安全控制、施工質量控制進行工序驗收,安全檢查不合格不得進行當班的作業,質量檢查不合規不得安排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驗收結果必須進行簽字確認。
(十)、加強施工項目應急能力建設。突發緊急情況發生時,有效的應急管理能預防和降低事故傷害的程度,建造施工企業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建立并完善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響應等應急管理、保證體系,有效應對挖孔作業應急事件,有效預防和減少人口挖孔作業中安全事故的發生。
人工挖孔樁作業安全風險高,誘因多,安全事故多發,但只要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設定與執行,專項施工技術方案的編審與實施中嚴格執行,人工挖孔樁安全風險是可防和可控的,不斷革新的安全管理控制技術值得探討,也是各建造施工企業共同追求的安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