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冀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建筑工程系, 河北 承德 067000)
關鍵字:海綿城市;地影響開發;效益分析
海綿城市規劃統籌了LID(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超標雨水徑流系統和城市雨水管渠系統,LID系統通過對雨水的滲透、儲存、調節、轉輸與截污凈化等功能,能有效的控制徑流量、徑流峰值和徑流污染;雨水管道系統,與LID雨水系統共同組織徑流雨水的收集、轉輸和排放。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對超過雨水管道設計標準值的雨水徑流,三個系統并非孤立存在,三個系統相互補充、相互依存,是海綿城市建設最重要的元素,海綿城市建設就是要協調好三者的關系與作用來統籌解決承德市的內澇問題。減少承德城區排水防澇的壓力,避免城區在暴雨時發生洪澇災害,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與財產安全。
海綿城市建設的落地有助于改善承德市居民社區和武烈河沿岸的景觀生態環境,提升土地和房屋財產的價值,使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 LID雨水控制系統的建設中去,有利于市民環保意識的增強;海綿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帶動整個承德市生態系統、空氣質量和城市景觀的改善,使武烈河水域和承德的綠化走廊相融合,實現獨特的自然景觀;結合與其配套的生態景觀營造,可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宜人的空間,整體環境的改善,可滿足廣大市民對休閑空間及其環境的需求。海綿城市的建設可有效的保護承德市水資源環境和水生態平衡,改善承德市水體質量,提高承德市防洪排澇和減災的能力,形成市區水秀山清的生態城市特色,提高承德市作為旅游城市的知名度。
通過試點區基于LID理念的海綿城市的建設及改造,可大大的改善老城區舊小區居民的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適感,提升整個城市的市容市貌和城市品位,通過一系列建設和改造工作有助于提升承德市整體的生態環境面貌,打造旅游承德、宜居承德、生態承德、樂享承德,從而實現承德市的綠色崛起之路。
預計承德市2019年前承德市將集中投入130余億元用于海綿城市LID雨水控制工程的建設與實施。海綿城市(LID)建設能夠替代傳統的雨水設施,實現既定的海綿城市綜合目標,相對比傳統方法可節省造價約30%。
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在承德市的實施可以減少雨季由于城市內澇造成的經濟損失。轉被動的預防內澇災害為主動的迎接雨洪、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雨洪。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多留住雨水。其主要的實現方法為:
(1)增加城市下墊面的透水面積以達到增加降雨下滲雨量的目的,以此降低徑流峰值;
(2)在適當區域設置滯留蓄存水設施,滯留雨水徑流,控制降雨滲流,以實現延遲洪澇發生的時點,緩解城市因暴雨造成的雨水危機,減輕城市由于洪澇造成的損失。
通過海綿城市和與其配套的相關項目的建設與推進,將承德市園林城市、優秀旅游城市與海綿城市有機融合,推動承德市城建、環保、園林、水利等相關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建設與完善,大大減少承德市不透水的面積,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改善承德市的微氣候環境,基于LID的開發可替代傳統的灰色雨水措施,增加地下水回灌的利用率。通過 LID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避免混凝土雨水管道在市政管道中的使用,從而達到節省材料生產、運輸、安裝和運維的費用。大大減少了排水管道的建設和鋼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
基于 LID理念的海綿城市工程項目建設的實施,生物滯留、將下沉式綠地、下沉式廣場、生態停車場等技術融入現有景觀設計,實現建筑主體與配套設施及周圍環境的整體綜合設計。此外,綠色建筑中的綠色屋頂可用于雨水的控制與管理,同時結合城市景觀的提升效果,建筑物保溫或隔熱帶來的的節能效益時,綠色建筑理念的落實便成為一項有回報的投資。能夠使地產開發商受益,同時,增加了可建設的用地面積,降低排水溝等附屬排水設施的成本,提高開發的房產價值。
基于 LID理念的設施建設,是一項投資數額大,工期時間長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且是一個綜合性工程,涉及到城市的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運維等多方面內容。通過一系列建設工作,一方面,可改善了承德市的人居環境,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質,同時為居民出行、工作和休閑提供良好的環境,不僅可以刺激居民消費,還可推動承德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海綿城市的建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承德市民增加許多與海綿城市建設相關的工作崗位,提高了市民收入的同時,也為承德市的社會平穩發展做出了相應的貢獻。
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區項目的具體實施,將促進海綿產業鏈的延伸及發展,提高海綿城市相關產業的整體設計和研發能力,增強相關企業的綜合實力,促進環保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承德市產業結構調整和長遠發展。環保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和企業自身實力的增強,將提高從業人員的待遇和政府的稅收收入,形成個人、企業、政府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共贏的局面,并推動承德市整體經濟形勢良好發展,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
承德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后,通過“滲滯為主、蓄排結合,凈用相輔”的雨水綜合利用技術,課在一定程度上削減雨季的雨水徑流量、徑流峰值、增加城市地下水的補給,同時課大幅降低城市發生內澇的風險,提高雨水控制能力。
海綿城市LID建設將進一步完善試點區內給水、排水等基礎設施體系,提升綠地開敞空間,提高武烈河與灤河的防洪排澇能力,促進試點區內區域的融合和均衡發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實施后,雨水管渠的設計標準可提高到 2年一遇以上,試點區范圍內的雨污管網分流比例可達100%,并通過灤河、武烈河河道的一系列整治工程等,可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和灤河、武烈河環境污染壓力,提高污水收集和處理的效率。通過完善灤河綜合治理工程,灤河防洪標準可提高到20年一遇的標準以上,武烈河防洪標準可提高到50年一遇以上,城市整體防洪標準得到進一步提升。
基于 LID理念的雨水設施的建設,通過透水鋪裝的改造、下沉式綠地、下沉式廣場、植草溝和城市水系建設等一系列建設工作,可改善承德市目前城市建設中硬化地面比例高、生態服務功能低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