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維平
(甘肅威遠路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743000)
(一)混泥土
混凝土又簡稱“砼”,是一種凝膠材料將集料膠合成的復合固體材料的總稱,是由水泥和砂石按照一定比例配合,以機械攪拌而成的混合料,因其經久耐用、可塑性強、維修費用低、原材料豐富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中。
(二)混凝土拌和站
拌和站是用于拌和和生產混凝土的機器設備,由物料供應、物料貯存、物料稱量、物料輸送、物料配備、攪拌主機和電氣控制系統等多個系統及附屬結構設施組成,是大型施工現場的必備器械,在施工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為了確保施工順利高效的進行,滿足施工過程中混凝土供應連續(xù)、及時的要求,混凝土拌和站在建設時應該符合以下標準:
(1) 在選址方面:混凝土拌和站在選址時首先要遠離鬧區(qū)和人口眾多的地方,以免大量噪音打擾居民正常生活,并要遠離生態(tài)敏感區(qū);其次要保證水源獲取和設備通電的便利,緊鄰施工現場,保證物料供應的及時性,能在短時間內運送材料。
(2)在拌和站的設計方面:
拌和站的建設設計首先應該遵循環(huán)境友好、資源節(jié)約、物盡其用的原則,加強防震減災的工作。分別設立生活區(qū)域和生產區(qū)域,根據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進行組織的施工設計,制訂規(guī)劃與管理制度。 除此之外,拌和站內部還要設立消防設施、外部還要有圍墻保護,進出拌和站的道路也要進行硬化,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的同時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施工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施工的高效展開。
選用一套高質量最適合場地施工的混凝土拌和站設備需要從以下幾個原則出發(fā)進行考慮:
(1)總體選型原則
1) 從生產規(guī)模來看。混凝土拌和設備的生產能力和效率要與總體的生產規(guī)模相適應。具體來說,生產規(guī)模年產量在二十萬立方米以下的,混凝土拌和站設備的生產率相應的在每小時九十立方米以上;年生產數量在二十到三十萬立方米,對應的設備生產率大概在每小時一百二十萬立方米左右;年產量超過三十萬立方米的拌和設備生產率一般為每小時一百五十或者兩百立方米。
2) 從整體設備的技術性能來看。從設備的穩(wěn)定性、通用性和科學性這四方面綜合考慮,設備應該滿足先進、科學、環(huán)保的要求,能夠擁有高自動化程度和較高的管理水平。多因素評估,各方面比較,優(yōu)先選擇配置優(yōu)良、可造性強、費用適中的設備。與此同時,計量系統的精確度、攪拌機的質量和效率、整體能源消耗程度、標準件的使用量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3) 從設備的性價比來看。設備的技術性能和性價比是兩個互相聯系又同等重要的選擇原則。但實際上高性能和高性價比是兩個矛盾共同體,過分的追求設備的技術性能往往意味著高投資,但對于資金的過低投入導致的設備低性能也會帶來使用成本的增加。所以要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和具體市場價值來進行比較,選擇高性價比的拌和站設備。
(2)局部部件的選取原則
在局部部件的選擇時,關鍵部位的選型最為重要,要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1) 混凝土攪拌機
強制式攪拌機攪拌強度適中,卸料能力強,生產效率高,能用于多種類型的混凝土攪拌,是如今被普遍采用的攪拌機設備。如今市面上存在的強制式攪拌機主要分為雙臥軸攪拌機、單臥軸攪拌機、單立軸攪拌機和行星式攪拌機這四種類型。四者比較而言,雙臥軸形式的攪拌機技術性能最好,單位時間內生產混凝土的效率最高,有較強的適應性、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是用于生產商品混凝的不二選擇;其他三種形式的攪拌機由于自身的結構限制,如今的應用也日益稀少,淡出了大眾的視野。實際生產中要根據其他配備設施的情況來選擇混凝土攪拌機的類型和規(guī)格。
2) 拌和站電控系統
目前我國混凝土拌和站中的電控系統有許多種類,應用最廣泛的包括以下 3種控制方式。
其一,在早期拌和站中被普遍應用的集散型微機控制系統,其中,可編程的控制設備是該控制系統的核心科技。但同時計算機的作用不甚明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商品混凝土成為應用主流,這種類型的控制系統已經不能滿足智能化和功能多樣化的要求,實際施工中對這一控制系統的應用也逐漸減少,淡出了市場。
其二,集中式微機控制系統:這是由一臺計算機掌握控制與管理兩個功能的控制形式,計算機任務艱巨程序復雜,且對于生產過程中的資料統計具有延遲性,受環(huán)境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效率受到了抑制,機器的精確度也會受到干擾。
其三,集中式雙微機控制系統:是兩臺計算機分別擔任控制和管理功能的形式,能夠很好的減少其他因素對計量精確度的影響,計算機之間互不打擾,使得對生產資料同步進行統計成為了可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從拌和站的其他配屬設備來看。
與上述兩個關鍵設備相一致,其他局部部件也要遵循與之適應的原則來進行選型。例如,粉料輸送系統要與配料機的工作進度相一致,提升系統也要與配料能力相匹配,混凝土運輸車的裝載能力和運輸速度也應當與強制攪拌機的出料能力相匹配……這些設備在操作時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同時進行,因此進度都要互相匹配,以此來創(chuàng)造更高的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混凝土拌和站設備的選型關乎施工的效率、進度和質量,合適的混凝土攪拌設備能讓施工事半功倍,在進行選型時要多方面綜合比較和考量。
混凝土拌和站所要投入的主要設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混凝土強制攪拌機。攪拌機將各種混合材料進行攪拌最后形成混凝土,是混凝土拌和站的中心和“主機”。雖然整體來說其結構相對復雜,操作程序繁雜,投入使用時的使用成本也較高但攪拌機的質量和效率直接決定了整個拌和站的生產能力,是拌和站的核心所在。每個拌和站必須配備兩臺及以上的強制攪拌機。
(二)粉料儲存裝置。水泥、粉煤灰這些散裝原材料都是在罐內儲藏,在電腦的支配下自動輸出供料的。其中儲存水泥的料罐不僅要安裝避雷設施,還要進行橫向的連接與加固,定期觀測水泥罐的基礎沉降狀況。粉料儲存?zhèn)}不得少于六個,且每臺攪拌機要配置四個儲存罐。
(三)粉料輸送系統。目前混凝拌和站配有的輸送設備一般有兩種,即氣力輸送和螺旋輸送。前者配置簡單,有送料均勻的優(yōu)勢,但輸送距離過大,難以控制;后者輸送效率高,跨度大,易于結構的布置工作,是目前絕大多數拌和站的首選輸送系統。
(四)提升系統。采用皮帶機或料斗來提升砂石、骨料等。皮帶機性能穩(wěn)定效率高,是大型混凝土拌和站的提升機器,其中又以花紋皮帶的運輸應用最為廣泛。
(五)其他配套設備。除了上述提到的主要設備系統外,一個完整高效的混凝土拌和站還至少應該具有以下數量的設備:一臺發(fā)電機組和變壓器、一個配電柜、五個配電箱、兩臺裝載機、一個地磅、兩臺潛水泵和不少于十臺的混凝土運輸車。
加強對混凝土拌和站建設的研究,有利于促進混凝土拌和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更加標準化、程序化和規(guī)范化,因此在進行混凝土拌和站的建設及設備的選型和配置時,一定要嚴格遵照上述建設標準和選型原則,加強現場施工安全和混凝土攪拌站的管理,以達到施工安全有效、經濟適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