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貴云
(海西(廈門)建設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福建 廈門 361000)
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鎮的發展更加注重生態宜居、生態平衡、產業節約等,而且在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保證優化布局,促進文化傳承。閩北地區現設二區(延平區、建陽區)3市(邵武、武夷山、建甌)5縣(順昌、光澤、浦城、松溪、政和),總面積2.63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閩北地區在過去的歷史時期,由于自然地勢地貌為山地,主要以農業種植和畜牧放養為主,其貧瘠的山區環境極大的限制了整體區域經濟發展。隨著煤炭、鋼鐵等產業的發展,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了經濟主導,然而,隨著閩北工業化的發展,出現了極速城鎮化帶來的環境污染、能源供應不足、城鄉二元結構加劇和城鎮建設用地利用率不足和浪費共存等問題。G425
因此我們作為城市規劃者,應站在新的發展形勢、戰略高度重新審視閩北小城鎮的發展規劃,進而對小城鎮的經濟發展、環境的承載能力以及人口變遷得以協調,通過對于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小城鎮的設計能夠保證我國城鄉建設的水平全面完善,讓小城鎮成為更宜居、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在我國小城鎮規劃設計的過程中,為了展現自身的經濟實力,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會借鑒或者照搬大城市設計的理念,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例如在廈門市推行“海綿城市”的設計方案試點,主要是因為廈門市經常會受到臺風、暴雨災害,導致城市內澇嚴重,通過海綿城市的設計能夠有效緩解內澇壓力。而在某內陸城市設計的過程中照搬海綿城鎮的設計理念,導致很多相關的配套設施不完善,不僅浪費大量資源,而且對海綿城鎮的設計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由此可見,如果小城鎮在設計開發的過程中沒有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反而會起到“東施效顰”、“照貓畫虎”的效果[1]。
地域文化作為長期演變的人文社會關系,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相對的穩定,并且與其他區域的文化具有顯著的區別。通過地域文化不僅能夠將當地的自然風情和人文景觀進行整合,而且也能夠容納思想文化、藝術風格等,所以地域文化對人的思想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2]。而在小城鎮設計的過程中為了追求現代化的建設形態,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小城鎮長期以來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傳統的人文精神理念,所以導致原本的小城鎮風格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
金坑鄉地處邵武市西部約45公里處,總土地面積133平方公里。上福銀高速僅需20分鐘,對外交通主要有武邵高速,從金坑到和平古鎮需40分鐘,到市區僅需50分鐘。金坑位于閩江上游、富屯溪源頭,西溪自南向北蜿蜒流過,境內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75.9%,有豐富的森林、水利等資源,山脈綿亙,重巒迭嶂,樹木郁蔽,竹海連綿,山靈水秀,氣候涼爽宜人,同時金坑鄉除擁有仙女潭、碧玉湖、張三豐煉丹爐、修行臺、羽衣石、老虎灘、神斧巖、二郎山、七水灘、二龍灣、銀坑古礦洞、山隔原生態景區等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外還擁有大量的古建筑遺址和紅色旅游文化遺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以及大量的古建筑,再加上特有的山區自然環境、農業資源,是理想融“紅色文化教育、古村風俗文化、生態觀光休閑、綠色養生度假為導向和特色”的周末游、后花園、生態觀光、休閑農業游的理想地。但是目前金坑鄉產業結構單一,農業發展有一定基礎,但未形成品牌化,旅游業正起步未能形成發展優勢,因此未能對鄉鎮的發展提供足夠的動力。
很多的小城鎮在設計的過程中往往借鑒大城市的規劃體系,但是自身的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卻無法達到滿足大城市規劃體系的設計要求。而且很多的小城鎮在設計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資金短缺、設計不合理等影響,造成小城鎮的設計不倫不類,內部功能分區的混亂,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也無法促進小城鎮的整體水平提升[3]。
大部分的小城鎮城市設計缺乏規劃,盲目照搬照抄的現象非常嚴重,造成小城鎮的設計逐漸趨同。由于小城鎮自身的規劃用地以及人口規模的局限,導致在城鎮規劃設計過程中對于空間的把握能力缺乏有效措施,大多數的小城鎮設計人員沒有根據小城鎮實際發展的特點進行規劃,導致很多的設計方案經常存在照搬照抄的問題。而且大部分的小城鎮再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專業的設計人員進行科學設計,很多時候都是領導親自“拍腦門”決定,導致小城鎮的設計規劃缺乏可靠性。
對于小城鎮來說,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區域特色,所以在城市設計規劃的同時必須要加強對于城鎮設計,明確小城市自己的設計理念。特色小城鎮在設計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面向未來產業,在新常態下通過建設特色小城鎮能夠快速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打造良好的旅游品牌,進一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實現文化旅游生態社區的多功能。
節能減排、低碳環保是未來城市規劃必須考慮的問題,所以在小城鎮設計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引入“集約化”的設計理念。所謂的“集約化”設計理念更加強調對于所有資源的節約利用,并且在不斷開發的過程中避免環境污染,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小城鎮與大城市相比較來說生活壓力比較小,居住品質會更高,所以在小城鎮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強化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積極打造慢行開敞空間設計,為小鎮的居民提供充足的休閑、旅游、交通等配套設施。金坑旅游資源豐富,同時擁有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民俗文化旅游資源、自然生態旅游資源、特色鄉村旅游資源及優勢品牌旅游資源六大資源,形成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紅”、“綠”、“古”交融輝映的資源優勢特征。“紅” —— 資源豐富,紅色經典;“古” —— 歷史悠久,明清古鎮;“綠” —— 山水田園,休養勝地。最終形成紅色金坑、多彩故事的旅游形象定位。
通過城鄉統籌發展規劃策略,優化城鄉布局,實行城鄉一體化,加快發展中心鎮區,實現“三個集中”,村莊布局優化整合,推進城鄉統一要素市場建設,統籌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統等城鄉發展體制機制等具體策略實施,通過整合——紅鄉、紅綠、紅古之紅、綠、古資源的整合,融合——古今時代文化的融合、新綠生活理念的融合,聚合——地方國家使命的聚合、景村建設功能的聚合,最終推動金坑鄉發展成為以紅色旅游、現代農業為特色的國家級旅游名鄉。
通過本文針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小城市的設計進行深入分析,明確當前小城鎮設計的不足,并且詳細的闡釋了特色小城鎮設計的要點。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小城鎮的建設更加的綠色宜居,促進小城鎮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