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經大學教授、本刊特約評論員 李德荃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的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并審議《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會議認為,上半年我國經濟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主要宏觀調控指標處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增強。與此同時,會議也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的穩健運行正面臨新問題與新挑戰,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會議要求,下半年繼續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的穩定;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與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此,會議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精準施策,扎實細致地工作。
具體來說,本次會議要求下半年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經濟工作。
一是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制定的前瞻性、靈活性與有效性。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二是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業成本。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三是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結合起來,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要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
四是推進改革開放,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要落實擴大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的重大舉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精心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五是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六是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把穩定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確保工資、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強化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做實做細做深社會穩定工作。
學習領會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精神,關于我國下半年的經濟工作,筆者認為有三個要點尤其需要重點關注。
首先,預期下半年的財稅政策與貨幣政策將趨向于“相對積極”,并且這兩種政策的著力點都將進一步聚焦于擴大內需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這兩個方面上。
就財稅政策而言,一方面,預期政府將繼續挖掘減免企業稅費的潛力,簡化行政管理流程,從而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營商環境,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另一方面,財政投資性支出的力度將顯著增強。預期財政投資性支出的重點方向有兩個:其一是補短板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將顯著加大,包括與鄉村振興戰略相關的投資將顯著增加;其二是與新舊動能轉換相關的配套性財政支出的力度將顯著增強,預計在財政專項資金、財政專項基金、PPP等方面將陸續推出新舉措,此外地方專項債的發行力度也將增強。
就貨幣政策而言,在總體維持穩健的基調下,預期今年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將趨向于寬松,信貸投放量將顯著增加。具體地說,金融監管當局一方面將繼續緊繃防范與化解金融風險這根弦不動搖,另一方面將更加重視把握好去杠桿工作的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的時機。這就意味著今后“去杠桿”很可能將被看做金融監管當局的常態性重點工作。而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從而更好地發揮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職能,這將是金融監管當局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是一個新提法,其內在邏輯尤其值得回味。相信會陸續推出具體的政策措施。
其次,預期下半年的財政投資將會大幅增加。當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猖獗,國際貿易環境趨于嚴峻,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勢將進一步減弱。而消費的作用主要在于消化產能,從而扮演經濟增長穩定器的角色,其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很弱。筆者很專業地說,永遠都不要指望依靠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這與把擴大內需當做今后維持我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主要途徑并不矛盾。古今中外,迄今尚未發現一例可以用來說明其經濟增長主要源于消費的拉動。這就意味著,經由增加投資的方式來刺激內需的擴大,仍將是穩增長、保就業、促轉型的主要手段。
這里的關鍵是要把握好投資的方向,優化投資項目的選擇。具體地說,為提高投資效率,避免新增不良資產甚或新增無效資產,財政投資必須著力于補短板與促進國民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這兩個方面上。因此,預期下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將顯著增加。而在房地產調控政策力度不斷加大的前提下,基建投資勢將成為主要的投資方向,尤其是補短板性基建投資的力度將顯著增強,例如交通、通訊、環保、水利、市政、鄉村振興等領域將成為財政投資的重點。此外,從區域來看,由于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依然相對落后,因此將成為補短板性基建投資的重點區域。
當然了,長遠來看,財政性投資的增加只能發揮基礎性、引導性的作用。投資達成可持續增長的關鍵仍在于民間投資意愿的增強,這就需要營造優良的宜商環境。在這方面,政府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最后,預期各地區的房地產政策將進一步趨緊。房地產價格畸高的后果很嚴重。它不僅加劇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均,而且終將成為投資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甚或引發國民經濟的長期衰退。私人機構哄抬房地產價格是一種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而政府部門放任甚或蓄意拉抬本地區房地產價格的行為則形同飲鴆止渴。因此,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問題,必須把穩定房地產價格這一目標提高到國家經濟與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來認識。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而不是諸如“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之類的用詞,其中涵義值得體會,具體政策措施值得期待。
結合山東省的情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工作正是振興山東經濟的兩個抓手。其目的一在創造宜居宜商的環境,二在盡快促成產業結構的升級與優化。為更好地響應與配合黨中央的大政方針,抓住政策機遇,各級政府應重新審視本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盡早著手調研論證本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的短板,優化產業規劃,精準確定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的切入點,盡早著手、扎實做好諸如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投資決策的前期準備工作,強化本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規劃與黨中央大政方針政策之間的銜接性,力爭獲得先手棋優勢。與此同時,還要從經濟可持續增長與社會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理解本地區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問題,把房地產價格的相對低廉視為優化本地區投資環境的重要條件,堅決遏制房地產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