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要】音樂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具體形式,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音樂老師要根據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等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從而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新體系下高中音樂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新體系 審美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197-02
前言:
所謂新體系,指的是結合當前的教育實際,引入柯達伊、奧爾夫、達爾克羅茲等音樂教育體系開展音樂教學。在這種新體系教學中,新雙基屬于核心內容,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基礎音樂活動經驗積累以及基本音樂情感體驗。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有著緊密的聯系,音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音樂鑒賞、音樂審美等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
一、重視音樂課題的導入,豐富學生的審美角度
在新體系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高中音樂老師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老師的重點教學任務之一。因此,音樂老師在教學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重視音樂課題的導入,以此豐富學生的審美角度。一個好的音樂課題導讀,能夠很順利的將學生思維牽扯到教學內容的關鍵之處,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的思緒全部調動起來,這對學生高雅審美情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幫助學生塑造真善美的性格[1]。需要注意的是,引入課題的音樂要具有深刻性和啟發性。
例如,在了解“歐洲民間音樂”相關內容的時候,音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個與歐洲民間場景有關的音樂,同時要給學生展現相關的畫面,畫面的內容要切合此音樂的感情,畫面一定要有較強的感染力,只有這樣才能在聽覺和視覺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來。與此同時,音樂老師還要給學生講解一些歐洲國家的音樂文化背景,豐富學生的音樂背景知識,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從力度、速度、節奏和旋律等方面對歌曲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又如,在欣賞“金蛇狂舞”音樂作品過程中,音樂老師可以搜集聶耳的資料,了解相應的創作背景,這個樂曲利用了多種民族樂器,生動地再現了民間喜慶時巨龍舞動、鑼鼓喧天的歡樂場面,洋溢出鮮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氣息[2]。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充分體會音樂情感
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專業性,這也是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吃力的原因。音樂老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和研究,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首先,音樂老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音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任務選擇靈活的教學方式。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音樂老師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教學情境創設法等[3]。
例如,在學習“獨特的民族風”相關內容的時候,音樂老師就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和教學情境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欣賞“幸福歌”這首源于湖北的民歌,不能用普通話去唱,否則就會產生歧義。在這種情況下,音樂老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遍這首歌,帶領學生走入到情境之中,然后讓學生辨別一下這首歌的聲調與普通話聲調的異同之處。接著,音樂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個游戲比賽,讓全班學生模仿湖北方言對這首歌進行演唱,并且規定誰聲調把握的最準確即為“最佳歌手”。這種方式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引導學生對這首作品進行全面的研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剛進入高中學習的學生,他們的音樂欣賞還處于“不完整的感知”的狀態,在引導學生感知音樂作品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了解不同音樂要素對于音樂作品表現的作用,并且讓學生理解不同音樂要素的意義。
三、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增強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
在高中音樂課程中,鑒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另一方面,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高中傳統的音樂鑒賞課中,主要以老師講授知識和學生反復聆聽為主,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逐漸喪失學習興趣。音樂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具體的曲目培養學生對于音樂作品中場景的想象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例如,在學習“對祖國河山的禮贊”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欣賞贊美祖國江山的歌曲,音樂老師在為學生播放歌曲的同時,可以向學生講解作者的情況以及作品的名稱,讓學生聽完之后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及對這首曲子的特點進行點評。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作品中的場景進行想象,以此加深學生對這首曲子情感和內涵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結論:
綜上所述,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高中音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融入情感,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崔宏.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考試周刊.2016(63):44-46.
[2]陳寧.淺談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30-31.
[3]孫桂寶.美術教學要利用生活課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