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紅寧
【摘要】專業(yè)課教學中使學生很好的識記,新課導入是關鍵。有效地導入新課需設計導語,并遵循導課的目的性和科學性等原則。由于導課的特點會產生相應的教學功能,導課要有時需要注意新穎性、啟發(fā)性和針對性。
【關鍵詞】新課導入 原則 導課功能
【基金項目】寧夏教育廳2014年質量工程項目。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207-01
專業(yè)課是與“基礎課”相對而言的。指職業(yè)院校根據培養(yǎng)目標所開設的專業(yè)知識和專門技能的課程。專業(yè)課以感性知識為主,諸如概念、原理、過程、技術要求等等, 少有數理化的教學推導過程, 在課堂講授中將這些知識變成感性認識,并使學習主體即學生很好的識記,新課引入就成為了關鍵所在。
新課引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或某個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行為方式,簡稱為導課。有效地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導課的首要任務是使學生對與教學無關的活動得到抑制,迅速投入到新的學習中來,并使之得到保持。其次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動機中的重要成分,是求知欲的起點。在導入的過程中還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經驗的教師非常重視導入的設計和使用。
1.新課導入的四項基本原則
導入新課,設計導語,應遵循以下原則:
1.1符合教學的目標和必要性
教學開始的導語,一定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個必要而有機的部分。課堂教學導入,必須根據既定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及情感目標來精心設計導語,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導語游離于教學內容之外。
1.2符合教學內容本身的科學性
導語的設計要從教學內容出發(fā),有的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是教學內容的必要補充,還有的雖然從內容上看關系不大,但它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教學內容的講授和學習也是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所有內容都應從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出發(fā),違背科學性的導入,可能非常生動精彩,反而適得其反。
1.3符合所教學生的實際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內容的好壞,要通過學生的學習來體現。因而導語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考慮到能否適用于學生的年齡、性格特征。
1.4符合課型的需要
導語的設計要短小精悍,一般兩三分鐘就要轉入正題,時間過長就會喧賓奪主。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設計導語時要注意配合,要因課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課要注意溫故知新,前后照應承上啟下;復習課要注意分析比較,歸納總結。不能用新授課的導語去講復習課,也不能用復習課的導語去應付新授課,否則就起不到導語應起的作用。
2.導課的主要功能
導課藝術講求的是像鐵屑靠近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學生產生了聽課的興趣后邊的課上起來就容易了。不同特點的導課會產生不同的教學功能,具體如下:
2.1導課要有新穎性
具有新穎性的導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指向贊科夫認為:“不管你花費多少力氣給學生解釋掌握知識的意義,如果教學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那么這些解釋仍然落空。”一般說來,導課所用的材料與課文的類比點越少、越精,便越能留下疑竇,越能吸引人。因為心理學研究表明,令學生耳目一新的“新異刺激”,可以有效地強化學生的感知態(tài)度,吸引學生的注意指向。在講授園藝設施課的無土栽培章節(jié)時,先講了一個小故事:“中國科學考察隊在南極經常要執(zhí)行為期一百多天的考察任務,期間科考隊員們除了要面對嚴寒的考驗,吃蔬菜也是一個大問題。不過近來報道極地科考隊的吃菜難問題已初步得到解決。同學們想想是如何解決呢?”這引起學生的諸多猜想,但多不得要領。托出謎底:建造小型植物工廠。植物工廠就是通過設施內高精度環(huán)境控制,實現農作物周年連續(xù)生產的高效農業(yè)系統(tǒng),是利用計算機對植物生育的溫度、濕度、光照、CO2濃度以及營養(yǎng)液等環(huán)境條件進行自動控制,使設施內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條件制約的省力型生產。同學們聽了恍然大悟。緊接著:“植物工廠是現代農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技術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現代生物技術、建筑工程、環(huán)境控制、機械傳動、材料科學、設施園藝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集成創(chuàng)新、知識與技術高度密集的農業(yè)生產方式。”這樣導課就具有新穎的特點。新穎性導課往往能“出奇制勝”,但應切忌單為新穎獵奇而走向荒誕不經的極端。
2.2導課要有針對性
具有針對性的導課才能滿足學生的聽課需要導課應當針對的教學實際有兩方面:其一,是指要針對教學內容而設計,使之建立在充分考慮了與所授教材內容的有機內在聯系的基礎上,而不能游離于教學內容之外,使之成為課堂教學多余。在講授設施果樹栽培課中關于果樹的生命周期和特點時,將果樹和人進行比較,果樹也像人一樣劃分年齡段嗎?不同的年齡段有什么特點呢?將果樹的實生樹幼年期(童期)和營養(yǎng)繁殖樹幼年期(營養(yǎng)生長期)進行比較從而引出初果期、盛果期、衰老更新期的特點和管理措施。其二,是指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狀態(tài)、知識能力基礎、愛好興趣的差異程度。講授樹種和品種時,從當地主栽的入手,再通過觀看圖片,從聯想類比、啟發(fā)談話、設置疑難入手等。并且課堂教學導課時,教師的態(tài)度、語言要和藹可親,所講內容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日常情況,學生聽課就像入勝地而流連忘返。只有針對性的導課才能滿足學生的聽課需要,實現課堂教學的教育性。
2.3導課要有啟發(fā)性
富有啟發(fā)性的導課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因為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以教師在上課伊始就運用啟發(fā)性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必能有效地引起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熱烈探求。在講授講授設施果樹栽培課中嫁接原理的一節(jié)時,使用了啟發(fā)性導課。一開始問:“你們聽說過一棵樹上又長桃子還長杏子和李子的事嗎?”對學生來說這種事似乎是不可思議的。教室內立即鴉雀無聲,同學們開始思考了。一會兒,課堂沸騰了,學生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覺得不大可能。老師肯定地回答這能做到。果樹嫁接是營養(yǎng)繁殖的方法之一。即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桃李杏由于屬于同科同屬在內部組織結構上和生理和遺傳上彼此相近,從而能互相結合在一起。一般來說,親緣關系越近,則親和力越強。例如蘋果接于沙果,梨接于杜梨、秋子梨等親和力都很好。特別強調蘋果梨不是蘋果和梨互相嫁接而成的。學生聽了很興奮,產生一種強烈的探究心理。于是,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新授課的內容中去了。啟發(fā)性的導課設計也要注意給學生留下適當的想象余地,讓學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個別想到一般,收到啟發(fā)思維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l]王晞.課堂教學技能[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