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消消(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并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的戰略高度,提出應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建設美麗鄉村,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是“十三五”時期國家的建設重點[1]。中國農業現代化轉型困難是提出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背景,突出表現為:城鄉差距延續、劉易斯拐點到來、二元戶籍體制殘存、土地制度保守、老人農業蔓延、糧食安全問題惡化等[2]。美麗鄉村建設對空心村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鄉村空間重構、縮小城鄉差距和城鄉一體化發展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3]。
東麥窯社區位于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在國家5A級景區嶗山腳下,是嶗山南線旅游的必經之路。現有人口451人,206戶,社區占地1090畝。社區三面環山,面朝大海,充斥著濃郁的青島特色鄉土文化氣息,村前200米處就是流清灣—島城最潔凈、海水色澤最純正的海灣。海中的老公島和近處的鮑魚島成犄角之勢,呼應著南窯海峽和大福島,形成回旋潮流,一些青板魚和銀槍小魚紛紛來繁衍生息,每年清明前后人們便開始拉網捕魚。社區風景秀美,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發展旅游業。
1.因地制宜,確定發展思路
長期以來,東麥窯社區受風景區保護和海洋資源減少以及土地匱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社區經濟發展和居民增收的途徑并不多。據此,社區“兩委”干部認真分析了當前形勢和發展定位,一方面隨著近幾年新農村建設的推進,社區內出現部分閑置農房,而由于規劃的制約不可能再對閑置農房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另一方面社區位于嶗山風景區內,每年有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嶗山旅游,游客也越來越熱衷于鄉村旅游,吃個農家飯欣賞鄉村風光。如何整合這兩方面因素,促進集體增收居民致富,社區“兩委”班子到北京市慕田峪風景區、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河北北戴河風景區等鄉村特色旅游景區考察學習了家庭旅館的建設和經營模式,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多次召開“兩委”會對該項目進行專題研究,召開3次黨員大會和居民代表會議聽取意見,并在黨員和居民代表大會上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利用社區閑置農房建設高標準的具有嶗山地域特色的家庭旅館。
2.上級支持,項目順利啟動
社區“兩委”的發展思路受到街道領導高度重視和支持。街道領導及時與嶗山風景區管理局進行溝通,風景區管理局領導到社區進行了多次調研,認為社區“兩委”班子團結、村莊和諧穩定、自然環境優美,決定參與投資“仙居嶗山—東麥窯主題民宿”項目建設,以實現景區內核心社區與風景區管理局和諧發展。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社區于2014年3月注冊成立了青島市嶗山區麥窯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3.多方融資,共促增收致富
有了好的發展思路,但資金成了問題,為此社區開展了多方面、多層次的融資工作,最終嶗山旅游集團公司、沙子口街道、嶗山區旅游局同意共同出資,總投資2000余萬元。具體措施由嶗山旅游集團公司與社區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共同經營,居民可根據自己提供的閑置房的面積每年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收益每五年遞增10%。
1.旅館設計各具特色
為凸顯東麥窯家庭旅館的特色青島鄉土文化,社區在改造設計中注重保持風貌的完整性、體現生活的延續性、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性,多次進京與專業設計機構進行溝通,最終確定聘請中央美院對家庭旅館裝修改造進行設計,按照一戶一樣式的原則,用藝術化主題的方式結合民俗民藝對石頭農房進行主題改造,建成各具特色的高端家庭小院式旅館,每戶設計費用達五萬元。通過設計改造,將嶗山腳下農房獨特而自然的美保留下來,并于2016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全村已經啟動和準備第三期,第四期民房全部利用地下熱能進行供暖送涼,為旅客提供自然、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
2.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東麥窯社區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主要包括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和線纜下地綜合整治工程,東麥窯社區美麗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整治范圍共9.7公頃,主要對道路街巷、河道、停車場、標識系統、公共設施、景觀等進行改造。項目估算總投資為7500萬元,所需資金按程序申請列入區政府投資計劃。
1.旅游項目規模化建設
東麥窯社區班子將帶領廣大居民積極探索家庭旅館的發展路子,完善家庭旅館運營模式。按照上級政府的政策合理規劃建設經濟適用房,將景區內居民外遷,騰出農房擴大家庭旅館項目的產業規模,計劃建設家庭旅館50戶,并達到星級標準。項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后,預計年游客接待量3萬人次,年營業額達1500萬元,吸引當地農民就業100余人,產業帶動勞動就業崗位數50余個。該項目建成后,為景區內社區發展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館提供示范,有效推動了嶗山景區旅游產業發展。
2.旅游項目多樣化發展。
2014年,東麥窯社區榮獲“青島市美麗鄉村”,2015年社區入選首屆“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社區被評為“山東省先進基層黨支部”。社區將依托家庭旅館,發揮社區優勢,整合旅游資源,規劃建設漁家宴、農家宴、海上垂釣、沙灘篝火晚會、登山采摘等旅游項目,重點在社區東山至海邊規劃建設嶗山農土特產購物一條街,計劃投資600余萬元,規劃商鋪20余個,用于集體出租,在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的同時,也更好的解決了社區待業居民的就業。社區也會繼續加強與旅行社合作,根據本地優勢,精心編制特色嶗山旅游路線,讓廣大游客更好感受鄉土民俗、山海情懷。
3.旅游項目規范化管理
隨著家庭旅館項目擴大以及旅游項目的增多,到社區旅游的游客也逐漸增多,這就要求社區內旅游相關產業服務質量的提高。社區將與嶗山旅游集團經營好該項目,嚴格落實街道制定的《關于家庭旅館業發展的管理試行辦法》、《家庭旅館項目建設實施細則》等相關政策,繼續完善家庭旅館星級管理標準、文明誠信家庭旅館標準等規范,設立咨詢投訴點,對家庭旅館從衛生、安全、價格及服務等方面進行規范。繼續加大旅游業從業人員的培訓,開展文明禮儀誠信教育,嚴格規范服務行為,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和質量。繼續做好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加強村容村貌整修,保持原有原有鄉村風貌完整性。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該村抓住機遇,建設美麗鄉村,發展民宿經濟,帶領社區居民走出一條共同致富的道路,2017年,社區又被評為山東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接下來,該村將以省黨代會精神為指引,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讓上級放心、讓百姓受益。具體工作中,該村將抓好兩個重點:
一是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東麥窯社區很早就開始發展農家宴和農家旅館,但由于規模較小、檔次較低,較為分散,沒有形成品牌效應。近幾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精心指導下,該村積極轉變思路,依托嶗山風景區大旅游平臺的豐富資源,同嶗山旅游集團合作,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礎上,打造了“仙居嶗山”特色主題民宿度假酒店,為把社區打造的更加美麗宜居。2017年,區委區政府又特地聘請了中央美院、中建集團等高水平團隊,從基礎設施配套、村容環境提升、綠化美化亮化、道路系統優化等方面,對東麥窯社區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并為打造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和標桿不懈努力。
二是抓好基層組織建設。2017年以來,區委在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方面,力度非常大、舉措也非常多,比如,區委提出嚴實標準、認真較真的要求,和該村社區書記“約法三章”,還出臺了“八條禁令”,開展了黨員聯戶、民情大走訪等活動。該村支書在基層工作上也有很大壓力和責任。將從三個方面著手,推動社區黨建工作開展。
一是抓隊伍。該村社區黨員隊伍總體上不錯,班子也非常和諧。該村將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好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教育引導社區黨員做合格黨員,樹立良好形象。前期,該村開設了黨建宣傳欄,及時宣傳上級政策、領導視察、支部活動、社區重大事務等內容,開展好主題黨日活動。
二是抓制度。現在社區三年一換屆,支部書記要想做好工作,必須做到正派敢擔當。一方面,自己將帶好頭,認真發揚民主,遇事多和“兩委”成員商量,共同做好社區工作;另一方面,該村將進一步加強社區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抓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讓群眾監督該村的工作。
三是抓服務。現在,農村工作非常多樣化,除了黨風廉政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還要維護社會穩定、護林防火、沿途旅游秩序維護等工作,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為此,該村按照區里的部署,在黨員中開展了“黨員亮身份作表率”活動,為黨員家庭懸掛了“共產黨員家庭”門牌;開展“黨員聯戶”活動,將黨員與居民結成幫聯“對子”,并創新實施黨員“包片+聯戶”形式,給每個黨員設崗定責,創造條件為群眾服務。此外,該村還組織社區黨員、群眾代表到江浙一帶,學習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做法,堅定了走生態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該村將繼續落實好這些制度,搭建黨員服務群眾的平臺,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區和諧穩定。
美麗鄉村建設是農村生態文明的重要體現,是建設美麗中國在農村的重要體現。城鎮化進程越是加快,人們對于原生態的鄉村建設越期待,鄉村的價值也越來越大,運用鄉村旅游引導美麗鄉村建設,是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4]。加大黨建工作力度,促進社區發展,繼續加強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東麥窯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既取得了不錯的階段性成果和勝利,也存在著些許需要面改進的問題。隨著我國美麗鄉村建設改革的不斷深入,希望可以把握更多機會,擁有更強的實力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