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兵(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7)
服裝設計分為服裝款式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設計三大模塊,服裝成衣工藝是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實踐課程,其知識點貫穿整個課程體系,旨在培養學生完成工藝流程的分析,熟練掌握服裝制作技能,為今后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項目的選取、課程的安排、學生能力的培養等方面有所創新。通過十幾年的工藝課程教學,我總結了以下一些心得。
根據課程的能力目標來選取項目,從感性入手,逐步求精,多從循環,但不簡單重復。如男西褲后袋縫制工藝,能力目標是通過學生獨立完成后袋的制作,全面掌握褲后袋的縫制工藝、質量標準,能自行設計并制作褲袋。根據這個目標,我們選取了不同款式的褲袋進行縫制,單嵌線袋(主要用于休閑褲)——雙嵌線袋(主要用于西褲)——帶袋蓋的后袋——變化款式褲袋(主要用于時尚褲裝),雖然都是褲袋,工藝要求也差不多,但由于款式不同,既使學生不覺得單調重復,又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操作技能。
服裝行業的變化速度非常快,永遠走在時尚的前列,新款式、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層出不窮,而教材的內容永遠跟不上行業發展的速度,這就要求服裝工藝課程的內容要實時更新,結合當下的流行款式,把新的內容引入教學。學生在掌握了基礎款式工藝的前提下,能對不同款式服裝進行工藝分析,掌握工藝流程,并能夠獨立完成整件服裝的工藝操作。要求學生在款式設計過程中能充分考慮成衣化的實現效果與可能性,并能將設計圖稿以完美的實物呈現。
服裝成衣工藝課的特點是使用的材料、工具較多,且要求操作要具有連貫性。從老師的理論講解、示范操作到學生的實操訓練需要較長的時間,如果不能及時完成,等到下一次再上課時,學生可能對所學的內容已基本忘記,所以這就要求工藝課時安排相對集中(最好一次授課能在四節以上),保證課程的連續性,學生也能夠連貫學習、操作,這樣更有利于技能的掌握。
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中概括出重點和難點,并設計出解決重點、難點的方法和步驟。對于講解的內容要分清主次,重點部分教學時間上予以保證,講得透徹;非重點內容適當精簡,概而述之。對難點可以運用直觀的方法,借助實物樣品,加強學生的感知;分散難點,層層分解,各個擊破,老師示范操作,學生模仿,最后把整個過程串聯起來,讓學生對整個操作過程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化難為易,由易到難。如:男襯衫的縫制工藝中,領子的工藝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通過領子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襯衫領的制作技巧,對其它款式的領子能夠觸類旁通。領子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縫制的方法和技巧,難點是領角要長短一致,裝領左右對稱,領面有窩勢。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分成以下幾個步驟:
a.首先讓學生了解本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b.講述領子的質量要求;
c.講述襯衫領子的工藝流程;
d.分步驟講解領子的縫制方法并示范,做出領子的窩勢;
e.布置實訓任務,學生實際操作。
整個過程中d步驟是難點也是重點,特別是要做出領子的窩勢,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領角反翹。因此針對這個步驟,多花一點時間,老師可以把有窩勢和沒有窩勢的領子同時展示給同學們看,讓學生明白哪種才是符合工藝要求的領子,并要講明產生反翹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領面過緊,領里過松)及解決的辦法(勾領暗線時稍拉緊領里,稍放松領面)。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要掌握的知識點加深了理解,加強了鞏固,并能做到對知識點的拓展,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明白了今后在縫制由兩層面料組合的零部件時(袋蓋、袖頭等),應當稍拉緊里子,稍放松面子,這樣才能使面子均勻地包裹住里子達到里外勻的工藝要求。
我們學院的學生來源不一致,有普高生,還有職高生,且學生的領悟能力也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把他們分為幾種不同層次來教學,分別制定目標,實施因材施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大部分學生能完成教學任務,掌握實踐操作技能;部分差的學生通過個別輔導,同學互助也能跟上進度;優秀的學生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額外的內容,使他們的技能更上一層樓。
實踐教學按單元模塊進行實做訓練、依托校內實訓基地實施與服裝產業運作一一對應的模擬生產工藝。與其他相關課程結合起來,以真實項目為導向,建立課堂和實踐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在校內實訓基地模擬企業實際生產,按照企業要求生產產品,完成全套的服裝結構設計、制板、推板和工藝制作。
實踐環節在教學中實行邊教邊學、邊學邊做,部分項目采用工藝流水線形式模擬生產企業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根據每個項目內容所規定任務要求,企業技術檢驗標準和每個工藝流程的質量標準 ,教師分組進行任務指導,在工作過程中結合理論講解,使學生在具有理論認識的基礎上又能掌握具體的操作方法。要求學生除了獨立完成實際操作外,還要完成相關的工藝文件,使學生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操作能力,從實踐中理解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如:學生在绱褲腰時,很容易產生漣形,老師講解绱腰的工藝要求時也講過漣形產生的原因及避免的方法,但當時學生只是一知半解,通過具體的操作,他們明白了在縫制時應當稍推送上層,稍拉下層。把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升到理論層面,今后能更好的指導實踐。
老師在課堂上的理論講解、示范操作重點基本上是一些基礎款式,而對于一些相關的變化款式需要同學們課后練習。在制作過程中,各種工藝方法并不是獨立的,而是互相聯系,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掌握了基礎制作工藝的前提下利用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如學生在掌握了連門襟的縫制工藝的基礎上,還要引導他們掌握明門襟、暗門襟的縫制工藝,在教學中把這些相關聯的工藝方式進行比較,使學生既掌握了各種門襟的制作,又進一步理解了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在服裝工藝教學中,這樣的例子還要很多,老師要精心安排,引導學生思考,讓其學會探究,為同學們搭建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自己主動去掌握知識,這樣,對同學們的自覺性就會有很大的啟發,他們自己思考的問題多了,就會有對知識更深入的了解,從而就會有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現出自己的才能。也可以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自行設計或從其他地方選取自己喜歡的款式為自己或他人制作服裝,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練習,老師指導,規范學生的操作和工藝要求,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有新的工藝方法可以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來,老師給予適當的獎勵。
加強實訓室建設和管理,為學生提供符合企業實際要求的實踐環境,延長實訓室的開放時間,使師生能最大限度運用校內資源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大量的專題訓練,使學生獲得一定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服裝大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對課程的興趣。
總之,要上好服裝工藝課我們應當不斷地思考和探索,勇于實踐,跟上時代的步伐,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