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泳儀(中山市小欖中學,廣東 中山 528400)
引言:數字化教學資源為音樂課程提供了諸多便利,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高中音樂教師要注重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的融合與滲透,網絡課堂、遠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與教師現場指導教學的有機結合,并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反饋和感受,營造民主、平等、和諧、開放的教學環境,以全面提高高中音樂教學質量。
傳統的聲樂教學中,其伴奏往往依靠人工彈奏鋼琴或風琴,能夠依據學生的聲樂表現,靈活的調整相應的旋律,但是這樣的伴奏方式,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加大主觀性因素,無法提高節奏訓練的精確性,并且人為操作的模式,對高中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過失誤差產生的頻率較高。但是,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能夠讓預先完成伴奏曲目的設置,突破傳統教學空間的時空限制,增強音樂教學的藝術體驗,保障節奏和旋律的準確性,引導學生樹立鮮明的節奏觀念和獨特的風格觀念,提高高中學生聲樂表達的準確性。與此同時,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引入,能夠有效解放教師的雙手,減輕其教學負擔,保障其注意力有效的集中在學生身上[1]。
常規的高中鋼琴課教學采用的是“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曲目的安排上主要依靠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實踐經驗,教學進度則以學生對音樂曲目的完成情況和熟練程度為依據,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隨意性。但是,鋼琴彈奏技術往往是隨著曲目的類型、難度、風格等因素而變化的,缺乏系統規范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安排,難以有效提高學生對鋼琴彈奏要點的掌控程度,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應用,恰好能夠有效彌補這一弊端。例如,高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樂器數字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簡稱MIDI)技術,對學生的鋼琴彈奏情況進行動態記錄,并以指定的音色、時值、強度等因素看,演奏出需要教學的鋼琴旋律,讓學生在直觀的對比中,明確自身的彈奏問題,精確的掌握鋼琴曲目的彈奏要點,以提高高中音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傳統的高中和聲課與視聽練耳課,主要以鋼琴教學為主,黑板教學為輔,對音樂基礎性知識和人文背景知識的重視程度有限,在樂器的和聲演奏以及視聽練耳上,聽覺呈現較為短暫,音色表達較為單一,難以滿足徐盛多樣化的訓練需求,不利于學生的獨立練習和自主探索。在高中音樂課堂上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將課堂教學融入到數字化的環境之中,能夠為學生提供視聽一體化的藝術環境,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互動性和形象性,有助于將抽象的音樂知識轉變為真實可感的視聽體驗,促進和聲知識與視聽訓練的有機結合,強化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深度融合,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除此之外,利用cakewalk、cubase sx、fruit loops等音樂制作軟件和多媒體系統,能夠為學生提供多元的音色訓練,有效豐富音樂教學的多樣性,提高學生對節奏和旋律風格的理解,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一般來說,受限于音樂教學經費以及音樂基礎設施配置,高中的音樂教學往往以書面教學為主,學生對樂器認識重要來源于教材講解和圖片展示,對不同樂器的音色、音質特征以及演奏形式卻缺乏清晰的認知,難以在系統的音樂知識與現實的樂器聲響建立緊密的聯系,無法使學生精確的把握樂器的多層次表現力和渲染力,提高學生的樂感。將數字化教學資源引入高中音樂配器課教師之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絡、移動客戶端等信息技術設備,在世界范圍內檢索、篩選和處理不同樂器的聲、圖、文資料,并依據區域特色、邏輯分類對不同樂器的教學資料進行歸檔并存儲與多媒體數據庫之中,實現教學內容的視聽同步,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高中音樂課堂中媒體應用單一的教學窘境,而且能夠促進教學資源的共享和交流,推動高中整體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為了保障數字化教學資源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的順利實施,首先,學校要依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加強對音樂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術培訓,提高其信息素養,幫助高中音樂教師正確的掌握數字化教學資源來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困難,以優化教學設計和教學任務安排,更有效的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探究活動中去,以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其次,高中音樂教師要豐富數字資源的應用方式,充分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實現多感官參與,增強知識點切入的合理性,強化獨立式學習與協助式學習的有機銜接和融合,自然的催生出學生感悟音樂和理解音樂的需求和體驗,激發學生求知欲和探究欲。
再次,高中音樂教師要完善教學資源的開發共享。充分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獨特優勢,優化教學課件的設計和應用,突出音樂教學的合理性和教育性原則,優化資源配置,調整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課件的生動性、趣味性和育人性,促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有機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精神,與此同時,全體音樂教師還要做好信息環境下的資源共享,構建完備的音樂教學資源庫,建立校園電子圖書館,加強微課制作和共享,以創新音樂教學模式,提高音樂教學效率。最后,高中音樂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加強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生活,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其音樂素養的提升[2]。
結論: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高中音樂教師要充分重視數字化教學資源對音樂教學的現實性意義,強化數字化教學技術的運用能力,促進高中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