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湖北黃岡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黃岡伊利”)系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是黃岡市重點招商企業,也是黃岡市國稅局轄區范圍內的納稅大戶。按照省局“3510”個性化服務的要求,黃岡市國稅局轉變對該公司及其成員企業的服務理念,秉持風險防控和專項服務并舉的宗旨,自2017年9月份開始,對其開展了全方位的涉稅風險排查與體檢,達到了提高納稅遵從度、規避企業涉稅風險不斷累積的實際效果。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企業發展前景良好。集團公司制訂了詳細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健全、財務核算規范嚴謹、內部審計及內控制度完善,黃岡伊利能較好地執行集團公司的各項財務制度,核算高效健全,公司納稅遵從度較高。
1.發票開具方面。增值稅專用發票方面:取得開具不規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現象客觀存在(如:貨物品名為純英文或純數字、稅率適用錯誤、匯總開具所附清單非稅控開票系統開具等)。《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可匯總開具專用發票。匯總開具專用發票的,同時使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清單》,并加蓋財務專用章或者發票專用章。《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九條規定,開具發票應當使用中文。《關于增值稅發票開具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6號)明確,銷售方開具增值稅發票時,發票內容應按照實際銷售情況如實開具,不得根據購買方要求填開與實際交易不符的內容。
增值稅普通發票方面。存在實際購買貨物的內容與發票品名不一致的問題。一是公司每年對員工發放生日賀卡和三八婦女節向女職工發放福利卡以及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發放購物卡,而取得商貿企業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品名多為鮮花或蛋糕等。根據《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單位和個人在開具發票時,必須做到按照號碼順序填開,填寫項目齊全,內容真實,字跡清楚,全部聯次一次打印,內容完全一致,并在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發票專用章。二是以取得的收款收據和非經營地發票列支費用,公司食堂對外實行承包經營,在取得承包經營商開具的發票中,存在用收款收據和非經營地稅務機關代開發票的現象。
2.核定扣除方面。《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管理辦法》出臺后,公司自2013年開始實行農產品核實扣除辦法,在部分產品中,農產品單耗計算不準,容易導致多抵扣進項稅額。根據《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管理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試點納稅人對稅務機關根據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核定的扣除標準有疑義或者生產經營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自稅務機關發布公告或者收到主管稅務機關《稅務事項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重新核定扣除標準申請,并提供說明其生產、經營真實情況的證據,主管稅務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書面答復。公司實行核定扣除產品的品種多,在產品工藝發生變化或增加新品種時,未及時申請扣除標準,參照同類產品的單耗,導致單耗計算不準確多抵扣進項稅額。
3.進項稅金轉出方面。極個別供應商在對黃岡伊利提供商品時,采取了現金折扣政策,而黃岡伊利只是在取得現金折扣時沖減了財務費用,對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金未作財務處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商業企業向貨物供應方收取的部分費用征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4]136號)規定,對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如以一定比例、金額、數量計算)的各種返還收入,均應按照平銷返利行為的有關規定,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不征收營業稅。
4.銷售價格方面。視同銷售價格不公允,存在少計稅金風險。公司將自產產品用于職工福利和市場推廣等業務時,按照內部銷售價格或成本價格視同銷售計提增值稅銷項稅金,但根據相關稅收法規規定,應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額并計提稅金。《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六條明確,納稅人有條例第七條所稱價格明顯偏低并無正當理由或者有本細則第四條所列視同銷售貨物行為而無銷售額者,按下列順序確定銷售額:一是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二是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三是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組成計稅價格的公式為:組成計稅價格=成本 (1+成本利潤率)。屬于應征消費稅的貨物,其組成計稅價格中應加計消費稅額。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第三條規定,企業發生本通知第二條規定情形時,屬于企業自制的資產,應按企業同類資產同期對外銷售價格確定銷售收入;屬于外購的資產,可按購入時的價格確定銷售收入。
公司向關聯方銷售原材料及半成品,存在少計稅金風險。通過對公司“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成本”二個科目的對比發現,公司向其關聯企業銷售材料及半成品,基本是無利銷售。
購貨方享受15%優惠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存在轉移稅金及利潤的風險。黃岡伊利適用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其生產的產品全部向其關聯方伊利股份公司銷售,而伊利股份公司因享受高新技術和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適用15%的優惠企業所得稅稅率,從伊利集團公告的年報數據分析來看,2016年,集團公司(合并報表)實現營業利潤總額為66.3億元,其中伊利股份公司就占46.3億元,占比69.8%,而全國范圍內的近70家承擔著生產職能的子公司累計實現營業利潤總額20億元,只占30.2%。容易觸發《特別納稅調查調整及相互協商程序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6號)的底線,從而導致適用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地區啟動反避稅調查。
5.向集團借款利息支出。伊利集團公司為了統籌資金管理,成立了財務公司(從伊利集團公告的年報顯示,2014年、2015年實現的利息收入分別是4.77億元和4.96億元),黃岡伊利在該財務公司存放著大量的貨幣資金,不僅未分配應有的利息收入,反而在向財務公司借款時承擔了624萬元的利息支出,與獨立交易原則相違背。
6.農產品初級加工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計算不準確,可能造成多減免應納稅所得額。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企業同時從事適用不同企業所得稅待遇的項目的,其優惠項目應當單獨計算所得,并合理分攤企業的期間費用;沒有單獨計算的,不得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