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敏
廣西欽州商貿學校 廣西 欽州 535099
圖書資料管理作為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工作,其信息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圖書館應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建立圖書資料管理平臺,積極探索數字時代圖書館資料管理的有效策略,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目前,圖書館藏書較多且標準不統一,圖書資料缺乏系統、規范的管理。比如,很多圖書館由于自身條件的制約,編目往往以套錄數據為主、自建數據為輔,導致驗收速度跟不上編目的進展。因此,在文獻檢索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經之路。當前圖書館文獻檢索系統中的推理機主要采用的是一般運用邏輯式,語義網絡是其知識表達的主要組織方式。在我國圖書館工作中,信息化技術應用得比較成熟的文獻檢索系統主要包括NIPX(CA專家系統)、IR—NL_Ⅱ(繪畫文獻檢索系統)、CODER(文獻專家檢索系統)以及PLEXUS(專家咨詢系統)等[1]。
運用信息化技術對圖書文獻資料進行分類,按照系統中的分類原則,特別是系統中有專家思維的注入,進而對圖書資料進行分類,實現自動化[2]。目前應用的文獻資料分類中的專家系統有文獻資料分類系統、中文地質資料分類系統等。文獻資料系統通過計算文獻向量之間的類似度,找出類似度較高的文獻進行歸類。人工評價為主要評價模式,評價之后再通過信息化技術放入知識庫,以此為依據對文獻資料進行二次分類。中文地質資料系統是在DOS環境下采用GCLIPS軟件研制的。其主要特點是運用了產生式表示法、正向推理策略及分級知識庫等,它模擬《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的分類原則和分類專家的思維方式,對有關中文地質資料進行分類。
當下,信息化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如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是自動導向車系統。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汽車制造領域能有效提升汽車的運輸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而將汽車制造中的自動化技術應用在圖書館中,如在圖書館中使用了ACV離散控制技術,設置相應的智能小車,讓它來負責圖書搬運和定位工作,能有效提升圖書館工作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投入。具體而言,在應用智能小車時不需要固定起始位置,讓小車進行多點到多點的行走,對小車進行精確定位,便能讓小車完成圖書搬運工作。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減少圖書館環境對小車運行的影響,可以在智能小車上裝置新標定位或者是光電式導引裝置,降低書架和其他障礙物對小車作業的影響。
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對圖書信息的分析、歸納與比較,進而做出決策,把所謂的“人”的因素體現到圖書館智能化系統中。圖書館要注重設計的人性化,從原來以業務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這樣才能提升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效率。
圖書館要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與規劃,對館員工作進行整體布局,結合部門內部管理與外部需求,設置專業化的人員編制,制訂措施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讓其能運用信息化技術改變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實現圖書館管理各個模塊之間的資源共享。
此外,館員要積極參加圖書館舉辦的各項培訓與講座,除了掌握專業的學科知識,還要具備相應的信息化檢索能力。圖書館管理者要高瞻遠矚,明確提升館員綜合素質在信息化作業中的重要性,結合實際情況引進人才,并鼓勵他們進行學位攻讀、研修深造,提高信息化技術在圖書資料管理中的應用成效[3]。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今的圖書管理已逐步融入網絡信息化環境。圖書資料管理作為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工作,其管理狀態能否滿足網絡信息化環境下的讀者需求,成為現代圖書館亟需研究的問題。信息化技術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中的廣泛應用,正在使圖書資料管理朝著更科學、更便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