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弗斯(上海)
2018年,在黨的十九大確立的發展框架和政策基調下,經濟增速不再是首要目標,轉而強調經濟發展質量,以投資穩增長的傳統逆周期調控手段可能弱化,地方政府投資沖動也會受到抑制,投資增速可能繼續緩慢下行。在宏觀經濟大背景下, 2018年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延續,將繼續制約投資增長:一是中央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抑制樓市投機決心很大,預計2018年銷售將繼續負增長。二是隨著銷售持續下滑,房地產信貸收緊,現金貸、消費貸監管加強,開發商投資資金來源將受到影響。三是2018年資金約束將抑制地產商拿地意愿,土地購置費用對投資的支撐將減弱。四是建安費用影響房地產投資。2016年以來,由于面臨銷售下滑以及環保限制施工進展,開發商主動調節施工進度,施工面積增長將影響建安費用增長。
從正面因素來看,支持房地產投資增長的積極因素仍然存在:城鎮化持續推進,城市人口持續增加,將推動居住型買房需求持續增長;按照新型城鎮化要求,城市規劃工作加強,城市發展與產業發展的協調受到更多重視,產城融合不平衡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不少熱點二線城市的城鎮化將取得積極進展;新型城鎮化推動的城市群發展,也將帶動中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中小城市人氣度較快提高。這些都會為房地產銷售市場擴大、開發建設空間擴大提供積極支持。另外,2018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將邁出實質性步伐,多元化住房供應體系正在形成,多個省區市確定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經過前期大力度去庫存,當前房地產庫存已降至低位,有望對投資端產生帶動作用。綜合來看,2018年房地產投資將保持平穩增長,增速較2017年略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