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偃(上海)
我國一線和大部分二線城市,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住房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但由于受到資源環境的約束,大中城市需要有城市發展新思路,以應對人口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
上海房地產業發展的新舉措,除了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外,還要和周邊城市共同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共襄房地產業新發展。上海由于地域狹窄,土地資源緊缺,又不能請求鄰近省市劃出部分區域給上海,只得正視困難,在約束中奮起,即將房地產業發展的視野放大,把房地產業發展的空間加以拓寬。具體設想是:首先要精心耕耘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上海郊區的小城鎮規劃住宅區,以中低價位分流購房客流,滿足市民對“擁有”房產的需求;其次與在上海西南面的浙江嘉善、西面的江蘇吳江、西北面的江蘇昆山、北面的江蘇太倉和常熟等城市協商合作,在與上海毗鄰的小城鎮或者規劃新城鎮并聯合開發房地產,通過軌道交通覆蓋、人口和產業轉移,引導市民去外圍購房居住。這些年里,上海與江浙兩省的經濟合作相當緊密,上海地鐵11號線接通江蘇昆山花橋,已經開創了上海市民大批在花橋乃至昆山居住的先例,到嘉興、太倉購房的上海人也不少。上海地鐵17號線向西延伸到蘇州,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上海市民到蘇州購房。江浙兩省的這些城市與上海地域相近、人文相親,而且風景優美,是生活的宜居之地,今后的交通規劃和發展將使兩地距離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