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協同實踐育人視角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探究

2018-04-01 23:31:37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福州350106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8年5期
關鍵詞:育人大學生建設

劉 碧 強(福州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福州 350106)

0 引 言

實踐教學基地是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在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5月下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創新創業實踐”,“建好一批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創業示范基地、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和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加快實踐教學基地協同建設步伐,成為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務。

1 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協同育人的必要性

實踐教學基地是高校為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與實踐技能,在校內外建立的以實踐教學為主要任務的教學平臺,也是高校開展科學研究、研發成果技術轉化與應用、社會服務的重要載體,是促進產學研政等多元主體協同創新的重要橋梁。按照不同標準,可將實踐教學基地分為不同類型。如按照基地與學校的隸屬關系,分為校內、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按照共建單位的性質,分為校企合作型、校政合作型、校社合作型、校際合作型、多元主體協同型實踐教學基地;按照學校與合作單位的協議互動關系,分為單一型、發散型、網絡型實踐教學基地。行政管理專業作為公共管理大類專業之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相對滯后,有必要按照協同實踐育人的基本要求,推進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1.1 培育和提升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國家培養既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又能引領經濟發展的高素質人才[1]。長期以來,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缺失、實踐教學平臺不足是掣肘行政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難點。就業渠道與職業選擇多元化,對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以實踐教學基地為依托,整合校企政社資源,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和提升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然選擇。

1.2 促進公共管理學科與專業發展和繁榮的必然要求

公共管理學科存在學術認同、學科認同、學者認同尚未確立等深層次問題[2],形成和建構中的公共管理理論和學科需要展開深入理論研究和培養專業人才[3]。要將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納入公共管理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度進行綜合考量,著力打造基于全方位、多層次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研共同體,在實踐教學中推動公共管理知識增長,促進學科與專業的發展和繁榮。

1.3 公共管理院系主動對接、融入并服務社會的必然要求

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人才培養忽視社會與市場的需求,是制約高校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問題。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校與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基層自治組織等多元主體之間的互動關系日益緊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公共管理院系要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術研究、社會服務與人才培養相結合,走出“象牙塔”,積極主動對接、融入、服務社會,以開放的姿態,積極搭建和諧、創新、進取的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在實踐教學的同時,更好發揮自身在產、學、研、政、協同創新中的作用。

2 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協同實踐育人現狀

2.1 協同實踐育人理念淡薄

“協同育人是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化解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弊端的有效舉措”[4]。當前,“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行政管理專業本科教學模式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一些高校的教學、思政、學生事務等管理部門對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重視程度不高,協同實踐育人理念相對淡薄。一些相關院系領導及教師雖已意識到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缺乏系統思考與統籌規劃,實踐教學基地明顯不足,協同實踐育人工作裹足不前。與此同時,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等相關單位領導對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科性質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認識不清,參與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協同育人理念淡薄,協同實踐育人的意愿不夠強烈。

2.2 協同實踐育人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猶存

協同創新模式已突破傳統的線性和鏈式模式,呈現出非線性、多角色、網絡、開放性的特征,演變為以多元主體協同互動為基礎的協同創新模式[5]。然而,在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過程中,根深蒂固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尚存,導致實踐教學資源碎片化,制約了實踐教學基地的協同育人效果。① 從高校內部來看,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不完善、實踐教學項目管理權限分散、基地建設責任不明、實踐教學資源配備不均衡及共享平臺缺失等原因,導致校內實踐教學資源整合困難。② 一些單位基于工作機密與組織紀律、經費預算等原因,接納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進行集中性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不高。③ 高校行政管理院系與其他社會主體之間尚未搭建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與此同時,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風險防范與化解機制、責任分擔機制、利益與資源共享機制等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運行質量與成效。

2.3 協同實踐育人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規范的協同實踐育人管理制度,是推動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管理制度缺失,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常停留在紙質或口頭協議層面,實踐基地建設徒有虛名、華而不實、流于形式的現象屢見不鮮,導致人員、經費、教學設備設施等實踐教學資源整合困難。與此同時,因管理制度缺失,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難以得到卓有成效的指導與督促,基于實踐教學基地的產、學、研、政協同創新共同體難以構建。

2.4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質量評價與監控機制不健全

“開展對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建立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已成為各高校的重要任務”[6]。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運行中,無論高校還是共建單位,對基地運行質量的評價與監控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一些高校盲目推動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重項目立項,輕項目執行、評價與質量監控;一些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門盡管已著手評價與監管實踐教學基地,但“評價機制不完善,基地評價形同虛設”“基地評價指標可操作性不強、評價要素不標準、評價措施不合理”[7]。此外,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內容不切實際,評價過程不規范,評價信息不透明,評價結果未能得到充分運用,都嚴重影響基地建設成效。部分政治性較強的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如黨政機關,因單位性質、實踐任務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基地評價工作難以得到共建單位的支持與配合。與此同時,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方式方法滯后,也影響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運行穩定性、科學性與實效性。

2.5 協同實踐育人的保障體系不完善

長期以來,協同實踐育人的保障體系不完善,影響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質量與成效。① 與理工類專業相比,國家級、省級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的數量有限,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一些高校雖然建立了校級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但基地建設配套經費不足。② 因職稱評定、績效薪酬等激勵機制不完善,校內雙師型導師參與實踐教學指導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限;校外兼職導師數量偏少、素質參差不齊,難以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校外實踐導師的基本要求。③ 大學生在實踐教學基地期間,缺乏有效的激勵與保障措施。④ 創新創業知識與技能培訓不足,預就業機會很少,也影響實踐教學基地對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吸引力。

3 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探索

3.1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概況

經濟與管理學院公管系內設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兩個本科專業,以及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近年來,該系高度重視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截止2017年7月,已建立校外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6個,分別是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福建省機關服務中心、閩侯縣檢察院、閩侯縣統計調查大隊等。該實踐教學基地具有以下特點:

3.1.1專業關聯度高,實踐形式多樣

專業關聯度是衡量實踐教學基地質量的重要指標。公管系的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中,既有各級各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也有與專業特色吻合的歷史名人紀念館、社區等,專業關聯度高。在實踐教學基地運行中,公管系根據共建單位的性質與學生需求,采取靈活多樣的實踐教學形式,如頂崗實習、志愿服務、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專題調研。

3.1.2學生集中實踐與分散實踐相結合

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運行過程中,根據共建單位的工作需要,以及行政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計劃,堅持集中實踐與分散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選派大學生到基地開展社會實踐。一方面,根據共建單位的工作需要,以及學生的個人意愿,不定期選派個別學生到福建省機關服務中心等共建單位進行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另一方面,根據實踐教學需要,定期選派一批學生到共建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志愿服務、專題調研等,期限各異。如近年來,該系每年均組建人數約20名的暑期社會實踐隊伍,赴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進行為期近1個月的頂崗實習;不定期選派學生到林則徐紀念館、軍門社區等單位實踐。

3.1.3項目驅動,教、學、研、政多元互動

在公管系實踐教學基地運行過程中,以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省廳級與校級教改項目,以及各級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和挑戰杯項目等為支撐,發揮了項目驅動創新、促進實踐育人的作用,實現教、學、研、政互動,提高了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與科學性。近年來,本系教師先后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0余項、省部級項目數十項。本系教師還注重教研教改,先后承擔教育部教育規劃重點課題1項、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7項、省級教改項目2項;在《調研世界》《高校教育管理》《科學學研究》等期刊發表教研論文數十篇,為推進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撐。近年來,該系學生以在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福建省機關服務中心等基地的工作實踐及專題調研為基礎,完成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3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數項。

3.1.4支部引領,班級協同,社團助力

在公管系實踐教學基地運行過程中,注重發揮系教工黨支部、學生黨支部、學生團支部在實踐教學中的引領作用,以及班級的載體作用,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不斷創新實踐形式與方法。此外,在實踐教學中,依托大學生廉潔社團“福州大學旗山惟廉社”,結合行政管理專業特色與共建單位的廉政文化底蘊,協同開展廉政文化宣傳教育活動,以人為本、寓教于樂。如2015年,該系組織福州大學旗山惟廉社社員、2014級公共管理3班學生,與軍門社區居委會合作開展“廉政文化進社區”活動,贏得居民的高度認可與贊譽。

3.2 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成效

3.2.1提升了大學生的專業素質與創新創業能力

公管系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以培育和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行政管理專業素養,鞏固大學生的公共管理等理論知識為主旨,選派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到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福州市閩侯縣檢察院等單位社會實踐。通過頂崗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志愿服務、專題調研等形式,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明顯提升,進一步提高了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核心競爭力與就業率。

3.2.2推動了行政管理專業建設與公共管理學科發展

公管系及公共管理研究院擁有“公共管理”省級重點學科、“政策科學與政府管理創新”二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等7個研究機構,其中,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個。依托厚實的公共管理科研平臺與行政管理品牌專業,該系鼓勵和支持師生基于實踐教學基地開展教研教改與課題研究,促進了行政管理專業建設與公共管理學科發展。

3.2.3提高了社會服務與公共決策咨詢的成效

公管系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運行過程中,以實踐教學基地為平臺,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原則,持續為共建單位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服務與決策咨詢,提升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與水平。如該系師生長期為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福建省機關服務中心等共建單位進行決策咨詢,推動了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各方的共生共榮。

3.2.4促進了班級建設與支部建設,推動了社團發展

實踐教學基地為教工黨支部、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班級提供了主題活動場所。公管系通過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創新的學習共同體,促進了班級建設與支部建設。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等共建單位,先后為本系2014級公管3班團支部、公管系教工黨支部、則徐人才實驗班等開展社會實踐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活動資源,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教學成效。其中,公管系2014年學生團支部曾獲福建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團支部”,連續兩年獲得校十佳團支部項目;公管系教工黨支部榮獲2016年校級先進黨支部。以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為主體組建的福州大學旗山惟廉社近年來多次獲得校星級社團榮譽稱號,先后組織開展廉潔詩歌朗誦大賽、辯論賽、福建省在榕高校大學生廉潔知識競賽等大型廉潔文化宣傳教育精品活動,被福建日報、新華網、人民網、中國青年網、福建省教育廳網、福建省紀委網等媒體廣泛報道;曾獲由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廉政建設與治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全國大學生廉潔社團網絡聯合頒發的2016年度12.9全國大學生廉潔教育月“優秀組織獎”。

4 以實踐教學基地為依托,協同推進行政管理專業實踐育人

4.1 以生為本,在實踐教學中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們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8]。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校及共建單位要注重培育大學生的主體人格,確立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以生為本理念落實到協同實踐育人中去,在實踐中培養與提升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與行政管理專業素養。多元主體要勇于破除協同實踐育人的認知偏差,著力和諧、寬松、友好的協同育人文化氛圍。注重發揮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與自組織能力,調動其實踐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4.2 和諧共贏,實現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有效協同

“高校人才的培養不是某一群體或組織就可單獨完成的,它是一項涉及校內外、多層次、多主體的系統工程,因此高校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各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依托,共同努力才能實現”[9]。“政府搭臺、校企參與、三維一體、共同推進,是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規范、有序運行的要求,也是基于‘協同效應’實現資源有效利用的必然選擇”[10]。在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過程中,要以開放式辦學的協同思維,打破實踐教學資源共享的體制性、機制性壁壘,有效整合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促進多元主體合作共生、和諧共贏。① 在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方面,要設置與基地實踐有關的實踐課程,加大實踐教學環節所占比重,優化實踐課程體系。② 加強校內部門合作,有效整合校內實踐教學資源。教務處、學生處、校團委等部門,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挑戰杯項目等項目建設中,要鼓勵和支持有助于推動行政管理專業建設與學科發展的大學生實踐項目。③ 推行實踐教學基地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協同實踐育人的責權利。④ 深化校內外共建單位合作,探索基地建設的利益共享與風險分擔機制,明晰實踐項目成果權益歸屬與分配機制。⑤ 建立常態化基地信息溝通渠道,定期交流與學生管理、實踐項目管理等相關的信息。

4.3 項目驅動,發揮實踐教學基地在產、學、研、政協同創新中的功能

“如何提高產學研協同創新效率,不僅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問題,也是經濟轉型升級必須跨越的‘達爾文鴻溝’”[11]。“開展項目化社會實踐有利于豐富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的項目運作經歷,提升項目操作能力,進而豐富職業技能”[12]。在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運行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基地在產學研政協同創新中的基礎性平臺功能,以各級各類學術性或應用性項目為支撐,以項目促進社會實踐。① 項目源自實踐。行政管理專業師生可根據基地的性質與功能,結合行政管理專業特色與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需要,在實踐中挖掘教研素材,提煉與基地有關的科研主題,進行相關項目申報與理論研究工作;② 項目服務于實踐。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實踐導師與學生根據項目研究成果以及學生的實踐感悟,提出有助于完善共建單位工作流程、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政策建議,進而解決其實際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此同時,要優化實踐項目選擇,規范項目立項、執行、考評與質量監控等環節,以項目推動共建單位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實踐育人成效。

4.4 打造品牌,創新協同實踐教學的形式、方法

“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已成為行政管理專業建設的重要課題;應樹立學生主體意識、教學效益意識和整體優化意識,改進案例教學法,探索‘教師互助’長效機制,提倡情景模擬教學法、引導開展社會調查”[13]。要以特色明顯的實踐活動打造實踐教學基地品牌,助力行政管理品牌專業與品牌學科建設。除傳統知識培訓講座、案例研討、參觀式學習、志愿服務等教學方式之外,可采取體驗式實踐教學、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專題調研、頂崗實習、電腦化訓練、項目導入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實踐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既要基于行政管理專業特點,也要遵循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客觀規律,以創新建品牌,以品牌促創新。可運用互聯網、新媒體教學工具、手段與技術,搭建“基于e-Learning 平臺的網絡學習社區”[14],塑造網絡學習共同體。

4.5 規范制度,推進協同實踐教學過程管理精細化、科學化、信息化

高校實踐教學基地管理制度建設要“在控制與自由之間尋找平衡點,既要發揮管理制度的規范功能,又要增加管理制度的彈性,以保障教學具有選擇性、個性、彈性和開放性”[15]。要推進實踐教學基地管理建章立制,以規范的制度明確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標準、程序,推進協同實踐教學過程管理精細化、科學化。根據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需要,優化實踐教學基地管理流程,重點做好實踐教學基地的資源管理、項目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檔案管理等工作。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根據行政管理專業特色與教學實踐內容、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特點及其實踐需求,開發實踐教學基地信息化管理平臺。

4.6 以評促建,加強實踐教學基地運行質量評價與監控

科學的實踐教學基地運行質量評價與監控體系是推動實踐教學基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要基于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目標,以評促建,完善實踐教學基地運行質量評價與監控機制。運用師生自評、教務處評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評價、專家評價、同行評價、共建單位評價、第三方評價等多種評價形式,促進實踐教學基地運行質量評價主體多元化。要堅持SMART原則,完善實踐教學基地運行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應從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以及實踐課程體系出發,對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保障、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監控,并通過及時的信息反饋系統進行調控”[16]。教務處等教學管理部門,以及高等教育行政主管單位,要定期督查和監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質量,及時發現基地運行中的問題,嚴明基地實踐教學紀律,完善基地建設問責機制。健全基地準入與退出機制,根據評價結果,建立基地動態調整機制。

4.7 完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與激勵機制,推動基地可持續發展

4.7.1完善實踐教學基地保障體系

(1) 組織保障。可根據實踐教學需要,學校與共建單位協同,組建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決策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決策委員會負責基地建設與運行中的重要事務決策,確立基地共建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思路等;執行委員會,負責基地實際運行過程中的具體事務,如明確任務分工、調配實踐教學資源,做好實踐學生組織與管理工作等。條件成熟的院系,可整合行政管理本科與研究生教學資源,設置實踐教學基地管理辦公室,專人負責實踐教學基地運作。

(2) 經費保障。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過程中,可采取多種渠道,保障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經費。① 公共管理學科建設與行政管理專業建設經費;②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學校教務處等部門下撥的各類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經費,以及與基地建設有關的國家級、省級、校級等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經費、挑戰杯項目培育經費等;③ 學院自主配套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經費;④ 與基地有關的教師教研教改項目與科研項目經費,并爭取獲得基地共建單位的經費支持。在做好經費保障的同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高校計財處、監審處、紀委等部門等,也要加強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經費的監管,確保專款專用,防范和化解基地建設經費使用中的廉政風險,提高基地建設經費使用效率。

(3) 雙師型導師隊伍保障。高校要重視行政管理專業雙師型導師隊伍建設,① 要注重培養和提升本院行政管理專業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與實踐教學技能。② 可吸收來自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非政府組織、基層自治組織等單位的社會人士擔任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實踐校外導師。

(4) 實踐教學設施保障。健全的實踐教學設施是提高實踐教學成效的重要條件。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軟硬件設施,主要是指與大學生實踐相關的各類教學軟硬件、電腦、教學器材、影像設備與器材等。

4.7.2完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激勵機制

(1) 對學生的激勵。要在學分認定、評先評優、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時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基地實踐經歷與調研成果。在實踐期間,學校與共建單位要爭取給予學生適當的交通、餐費補貼等,并為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2) 對實踐導師的激勵。鼓勵和支持校內行政管理專業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踴躍申報與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有關的教改與科研項目,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指導積極性,并在工作量認定、績效工資核算、年度考核、職稱評定等方面予以照顧。鼓勵共建單位的實踐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擔任學生實踐導師,對于實踐指導成效顯著的單位實踐導師,建議共建單位在績效薪酬考評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

5 結 語

實踐教學基地開辟了協同實踐育人的第二課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高校公共管理院系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非政府組織、基層自治組織等多元社會主體間的協同互動日益緊密。高校公共管理院系要以開放的姿態,積極主動對接并融入社會,打破校內外各類組織間壁壘,建立、健全多樣化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教學基地,改變傳統的“封閉式”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模式,通過協同實踐育人,推進高校的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功能的有機融合。近年來,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通過有效整合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搭建了和諧、創新、協同的多樣化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形成了有一定推廣應用價值的實踐教學模式。新形勢下,高校公共管理院系要秉承以生為本、平等友好、互惠互利、互聯互通、協同創新的原則,以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公共管理實踐技能、公共領導力與廉潔力等素質為目標,以班級、學生黨團支部和社團為載體,借力校院團委、學生處、教務處(辦)等校內支持機構,有效整合校內外優勢資源,推進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切實提升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與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荊玲玲,陶 楠,張 燕.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商業經濟,2016(6):123-125.

[2] 張再生,白 彬.基于范式分析的公共管理學科身份危機與發展路徑[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5(6):46-50.

[3] 崔運武.論當代公共管理變革與學科專業發展和教材建設[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6(4):135-138.

[4] 房三虎,張永亮,謝青梅.協同育人視域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4):219-222.

[5] 趙 哲.高校與企業、科研院所協同創新的機制障礙與對策——以遼寧省高校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4(3):49-53.

[6] 肖 洪.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J].青年科學,2009(5):69-70.

[7] 龔兵麗,鄭長濤,戴克林.地方高校實踐教學基地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5):197-200.

[8]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45.

[9] 盧冬君.構建高校協同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15(6):25-28.

[10] 楊 霞,張繼河,張宏玉.基于“協同效應”的校企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8):226-228.

[11] 葉偉巍,梅 亮,李 文,等.協同創新的動態機制與激勵政策——基于復雜系統理論視角[J].管理世界,2014(6):79-89.

[12] 方付建.行政管理專業項目化社會實踐教學的實施及改進探討——以 Z 大學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5(6):31-34.

[13] 吳 江,葉永成.樹立三大意識構建四位一體實踐教學方法——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方法創新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176-178.

[14] 陳淑潔,葉新東,鄒文才. 基于e- Learning平臺的網絡學習社區的評價方法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2):75-78.

[15] 劉 昕.高校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的現狀及對策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4(19):49-50.

[16] 劉元林,孟慶強,潘 莉,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1):19-24.

猜你喜歡
育人大學生建設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珠”育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亚洲精品6码| 久草热视频在线|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色99| 无码'专区第一页|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动态图| 精品国产网站|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在线网站18禁|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色婷婷视频在线| 天天综合色网|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999精品免费视频|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婷婷色中文网|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一级毛片yw|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超碰91免费人妻|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99热亚洲精品6码| 无码内射在线| 在线国产资源| 国产男人天堂|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91亚洲视频下载| 中文字幕色在线|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免费a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第5页|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久久国产乱子|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